APP下载

女人生猛等

2006-05-12

青年时代 2006年3期
关键词:物权法瓷器姿态

这已不是一个男尊女卑、男耕女织、男唱女随、男上女下的年代。

女人变得前所未有地美丽、聪慧、健康、能干、胸怀远大、敢作敢为、意志坚定。

男女的界限早已被打破,2006年3月《新周刊》男人能做的,女人也早已经做

到。而女人能做的,男人却未必能够企及。她们或以身体为武器,挑战男性之霸权.或在同等的竞争环境下将男性对手远远抛离.或成功地解构了女性自身,以一种无比平等、独立、自信的姿态脱颖而出。而其中数位先行者,更以其生猛姿态、出位言行,令男人们瞠目结舌。

有一点传统,有一点前卫,有一点美丽,有一点温柔.有一点能干,有一点糊涂,有一点聪明,有一点笨……家庭的幸福也要,事业的成就也要;与男人一样坚强的性格也要,最最女性化的柔弱体格也要;老辣的处世能力也要,美丽可爱的外貌也要……

“她世纪”正以始料未及的速度.以一种进取。强势、霸道、生猛,令男人们不安的姿态出现。

细瓷男人正流行

曾经,《城市季风》对比京沪男人堪称精辟:北京男人像毛坯,上海男人似瓷器,前者失之粗糙,后者太过细腻……那时,粗犷的硬汉当道,精细的“奶油小生”遭唾。上海男人似乎是精致男人的代言,但也夹杂着对其娘娘腔和脂粉气的嘲讽。

理想男人的风向标转到今天:不精致的男人不精英。哪个卓越的男人、像样的”白领”,不追求品位、讲究细节,不温文尔雅、修养得当?

“毛坯”男人过时了,“瓷器”男人正当道。

像瓷器一样精致耐看,焕发出优雅迷人的性感,光洁精致的外表.是男人魅力的一半。心细如针,温润如瓷的男人,让女人感受细腻的愉悦,才是真正的温柔杀手。”细瓷”一样的男人.讲究外表,精细内心。有细腻的情感世界,有生活的品位与情趣,更有骨子里那份坚韧的执著,那是男人坚硬的质地。

”细瓷”男人流行是男人的品质进化也是女人的福气。

哄客当道

一种新的力量在网络言论平台纠集并产生持续影响,从虚拟到现实,从网络到社会。

在上亿网民支持下,在2005年,哄客的力量开花结果。比起往年的一大进步是,哄客不仅制造了诸多起哄事件.还成功地推出他们的代言人,在2005年,一批网络偶像突然随着一大批网帖的刷新率崛起。

2005年.哄客文化登堂入室.不仅仅是被作为一种娱乐生活而存在,也正式入侵到一些严肃的领域之中。当网民想要表达他们对某一事件的不满,手中的武器可不止一种。2006年春节,小青年胡戈向广大网民贡献了他的最新起哄杰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种全新方式的影评招来了陈导的强力回击,这简直让广大哄客乐坏了。于是,胡戈成了“馒头教教主”,从起哄者变成了被哄者。

最具杀伤力的哄客事件发生在法律界,2005年8月1 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授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一一《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这封信随即被哄炒,跟帖如流,随即,本来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的《物权法》发生了搁浅事故。在得知《物权法》搁浅后,另一批哄客跑出来批评政府决策缺乏理性判断,涌起新一股的争论.这封信也被人称为“法制史上最牛的一封信”。显然,哄客们的力量已经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

就像一种全民狂欢的舞蹈,赞成者欢呼,这是公民时代来临的一种标志,一种新的话语体系正在形成。批评者则说,中国的社会思想体系正在变得庸俗轻浮,这种起哄的现状形成一种强大的思想错觉,当人们的耳边听到的都是哄客的声音时,他们以为那就是全民的发声,而沉默的大多数的想法却无迹可寻。

不管怎样,可以预计的是,2006年,还会有更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哄客的队伍,这成为中国最流行的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物权法瓷器姿态
浅析物权法的平等保护原则
攀爬的姿态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
跑与走的姿态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环境法视野下的物权法社会化进程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我国物权法理论与实践的完善
阅读是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