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九潜龙勿用”解

2006-04-06桑文彬

现代语文 2006年11期
关键词:易经偶数周易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

其中“仁远乎哉”和“笑人齿缺”两句还比较好理解,而“上九潜龙勿用”一句单靠一般的文言文知识是难以解决的。此文多在初中作为经典选入语文课本。初中学生学此课文,对此句没有细究的必要。但学生如果问到这个问题,教师又是无法回避的。

“上九潜龙勿用”是《易经》中的句子。《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占卜书,相传“(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因此《易经》又称《周易》。该书对事物发展变化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含有深刻的哲理,被视为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中有“乾”、“坤”、“屯”、“蒙”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与“——”两种称作“爻”的符号构成,由下而上,顺序由六画构成。“—”与“——”的属性相反,“—”代表阳性,男、君、强、奇数等,象征积极的事物;“— —”代表阴、柔、女、臣、弱、偶数等,象征消极的事物。因而“—”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九代表,又称作“九”;“——”用成对偶的偶数二、四、六、八、十的中间的六代表,又称作“六”。卦的构成,是由下而上,最下方的位置,称作“初”,最上方的位置称作“上”。例如开始的乾卦,全部是刚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又如第二卦的坤卦,全部是柔爻,由下而上的六爻,称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查《易经》,“上九潜龙勿用”当为乾卦中“初九:潜龙,勿用”之误。那么“初九”这一爻的意思是什么呢?大家知道,龙是我国古代最受崇拜的神秘动物,能够三栖——潜在深渊,行走陆上,也能在天空中飞腾,具有变化莫测、隐现无常的性格。而乾卦中此爻说明目前是龙的潜伏期,即“潜龙”。“勿用”是说还不能发生功用或采取行动,但也有“具有潜在的力量,不可预测,难以限量”的意思。这一爻说明:在潜伏时期,应当隐忍待机,不可妄动。和我们常提的“韬光养晦”是同义语。

学识渊博的鲁迅先生把“初九潜龙勿用”写作“上九潜龙勿用”大概是有意的,鲁迅先生在文章中顺手引用,反衬出强逼天真幼稚的孩子们读这类“天书”的可笑。客观地说,《周易》包含的哲理是博大精深的,后人将之视为占卜书是狭隘的。像“否极泰来”这样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成语就源自“否”“泰”两卦。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乾”“坤”两卦中——“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像“劳谦君子,有终,吉”,用“现代化”的语言解释就是:辛勤工作,谦虚谨慎,道德高尚,就会有好的人生结局——这哪里是“占卜”呢?这分明是在告诉人们深刻的人生哲理。

(桑文彬,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易经偶数周易
我所认识的《易经》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谈“奇数与偶数”的教学处理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抓住数的特点求解
有多少个“好数”?
奇偶性 问题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