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翻译例析
2006-01-30范永进陈志平
范永进 陈志平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一般是不能作状语的,而在古代汉语中的名词却常常可以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这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的翻译一般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而定。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多带有比喻义,可译为“像……一样”或“跟……似的”。
例如: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像狗一样)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
(3)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像犬牙一样)
(4)四周竹树环合。《小石潭记》(像环一样)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像鸢一样)
(6)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像狐狸鸣叫一样)
(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像鸟的翅膀一样)
2.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用……”或“依据……”
例如:
(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箕畚、土筐)
(9)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用船)
(10)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用木格)
(1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用雕版)
(12)火烧令坚。《活板》(用火)
(13)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
(14)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用箬篷)
(15)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依照法律)
(1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用丹砂)
3.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可译为“从……”等。
例如:
(17)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从小石潭)
(1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当面)
(19)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沿山)
4.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
(20)下见小潭。《小石潭记》(在下面)
(21)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在空中)
(2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与朱元思书》(在上边)
(23)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在外面)
(2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在五月)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1、岁、月、日、时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经常性,可译为“每年”“每月”“每天”“每时”。
例如:
(25)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送东阳马生序》(每天、每年)
(26)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每年)
2.“日”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渐进性,可译为“一天天地”。
例如:
(27)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一天天地)
3.“时”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的按期性,可译为“时时”“到时候”
例如:
(28)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时时)
(29)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之趣》(经常)
(30)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到时候)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翻译时可在其前加一介词,如向、从、对、到等。
例如:
(3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向西)
(32)日光下彻。《小石潭记》(向下)
(3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到东方)
文言文的名词作状语,不仅使语言显得精炼简洁,而且形象化,但同现代汉语相比,也有不够严密的一面,所以,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认真考虑,才能译得明白准确。
(范永进陈志平江苏省兴化市合陈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