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成功的法宝——细节描写
2006-01-30阮班莲
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任何成功的作品,任何深刻的主题,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细节表现出来。假如文章是一棵树,细节就是这棵树上的枝条和绿叶;假如文章是一个生命,细节就是组成生命的血和肉。鲁迅先生认为,好的细节描写“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描写如此重要,但学生作文却常常忽视它。作文时泛泛而谈,只有对事件的概要叙述,却没有对细节的精雕细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要使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一个是方法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一、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细节描写塑造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是通过细节描写塑造出来的,离开了细节描写,人物就会像没有肉体的灵魂一样无所依傍。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俯拾即是,成为表现人物命运、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比如《孔乙己》中写道:“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子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这一细节描写,寥寥数笔,就使一个穷困潦倒、迂腐十足而又不乏善良的科举制度牺牲品的形象跃然纸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处处可见这种令人叫绝的细节描写,如服丧中的范进偷偷从燕窝碗中拣一个大虾元子送进嘴里,活画出范进的虚伪;临终的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瞑目,刻画了一个千古传笑的吝啬鬼形象;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中举前后的一系列细节表现,又描画出了一个市井小人的势利嘴脸。
细节描写可渲染环境、烘托气氛。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作者写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通过对“秋风”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孔乙己悲剧性的结局涂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再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这样描写月光下的荷塘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段描写细致生动,将荷塘的景物展现在读者眼前,创造了清幽、恬静的氛围,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细节描写结构全篇。有些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刻画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可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例如鲁迅在《祝福》中多次描写祥林嫂的眼神,从她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封建礼教是如何步步紧逼她、“吃掉”她的全过程。文章以这一细节贯穿全文,不仅为刻画人物服务,在结构上也有贯通一气的作用。茹志鹃《百合花》中对小战士枪筒里的树枝、衣服上的破洞及新媳妇的三次笑的细节描写,在小说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出现,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看起来浑然一体。
细节描写深化主题。好的作品不是靠作者去说明主题,而是通过生动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去表现主题。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四次写到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小说开头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一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咬人的“混蛋”时,听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于是他马上说到“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下来”;当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的主人时,忽又听说狗是“将军家的”,他又说道:“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的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借军大衣掩饰自己心虚胆怯的尴尬情状。在小说的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痛斥了赫留金之后,作者写到他“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耀武扬威的常态。小说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刻画了奥楚蔑洛夫欺上媚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揭露了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腐朽本质。
二、注重指导点拨,使学生学会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特征,做到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在写景之前,要求学生对写作对象作细致的观察,抓住写作对象的特征。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出此物不同于彼物的独到之处,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有一个学生描写夏夜的景色:“月亮升起来,大地上的一切都朦朦胧胧的”。我看了以后说,这里的景物描写一是太概括,不具体;二是没写出夏夜的景物特征,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指点后,学生重新写到:“一轮圆月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温柔的月光洒满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暗黑的远山朦朦胧胧,远处的天似乎要与大地浑然一体。那显得深远的树林,隐约传出各种小虫的鸣叫。近处的草丛里,不时响起蟋蟀响亮的叫声……夏夜的一切都显得幽远而神秘。”这样描写夏夜景物就生动多了。
同时,写景还要把景物写“活”。只有将景物写“活”,才能传神,才能给读者留下具体可感而又生动鲜明的印象。要怎样才能将“死”的景物写“活”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例如一个学生描写学校的一个景点——假山喷泉,起初这样写道:“教学楼前有一个水池,池堤是黄色的。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水池里有水,水里有很多金鱼。池中还有三个喷泉,喷泉喷出水的时候,会形成白色的水花,真好看!”这段文字比较朴素直白,只是说明了学校有这样一个景点,但没有写出这个景点的美。我看后,要求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重新写作,力求将景物写“活”。经过一番修改后,他这样写道:“学校教学楼前有一个美丽的景点——假山喷泉。一个巨大的水池,池堤铺着黄色的瓷砖,弯弯曲曲,像一条黄色的蛟龙横卧在那儿。池中有几座奇形怪状的假山:有的像猛虎扑食,有的像飞豹下山,有的像骏马奔驰……假山上长着各种植物:有绿油油的翠竹,有顶着黄花的美人蕉,有红艳艳的一串红,还有金边吊兰、矮松、万年青等。金边吊兰淡绿色的叶子边沿镶着一道金边,色彩协调,造型美观,像人工制作的工艺品;“山松”远看像一个倔强的登山运动员在不断地向高峰攀登……一阵微风吹过,各类植物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小池的水清澈见底,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碧玉。池中有一群各色各样的金鱼,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中,好不自由自在。池中还有三个喷泉,喷出来的水珠像玻璃、像水晶、像钻石,水珠落下来时形成一圈圈涟漪,使原来静止的水面微波荡漾。”这一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假山喷泉”这一景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2.描写人物,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描写人物肖像,我要求学生写出每个人的不同特征,而且要透过肖像特征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就像阿累在《一面》中写鲁迅一样:“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里写鲁迅的外貌抓住了“瘦”的特点,但透过对“头发”和“胡须”的描写,我们又分明看到一个与旧社会顽强斗争的、毫不妥协的战士形象。在学生明确了肖像描写的要求后,就进行肖像描写的专项训练。有一个学生写一位清洁工时这样写道:“只见来人步履蹒跚,但每迈一步都力求稳定扎实。离近了,才看清他的外貌:这是个五十开外的老人;一双上世纪的绿色军用球鞋,洗刷得褪了色;一套蓝色制服虽也旧得泛白,却洗得干干净净,整齐地穿在身上;岁月无情地将皱纹留在他的在额上,把他的脸打成土黄,但在他眉宇间却有着老年人特有的慈祥和亲切。”(《我眼中的清洁工》)这一段人物描写写出了“清洁工”的老迈、慈祥等特点,可谓是肖像描写显精神了。
人物动作描写,要做到真实具体,同时还要在“炼字”上下功夫,力求用词传神。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写父亲:“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作者用了“走”“探”“穿过”“爬上”“攀”“缩”“倾”等一系列动词,将父亲艰难地穿过铁道去给“我”买橘子的情景刻画得细致入微,读后让人潸然泪下。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有这样精彩地描写,例如“不久,他睁开了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弯下腰,双手紧紧地握在了杠铃的横杠两端。他弯下腰,抬着头,均匀地做着深呼吸,像是在积攒着力量。忽然,他双臂一用力,将杠铃猛地提到胸前,他的身体也立刻转为半蹲。他用力再一挺腰,抬起了杠铃,两腿也由屈膝迅速转为直立。突然他大吼一声,积蓄已久的力量像火山爆发似的迸发出来,杠铃被他迅速举过头顶。”(《他打破了世界记录》)这里小作者运用了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详细地描写了世界冠军举起杠铃的经过,像电影的慢镜头一样,每一个动作都那样清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3.描写场面,要抓住细小的环节,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为表现人物和主题服务。
场面描写离不开细节,而好的细节不仅让整个场面生辉,还可以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例如《红楼梦》中“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回写刘姥姥吃饭那一段十分精彩。在这个场面描写中作者主要是抓住了细节,将每个人看了刘姥姥的“表演”后的不同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不仅使整个场面生动有趣,而且也写出了每个人的不同个性。我要求学生在进行场面描写时,也要注重细节,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例如一位同学在《难忘的一节课》中写到:“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一个、两个……教室里也不安静了,开始还是小声地叽叽喳喳,后来有的同学干脆喊了起来,一边喊一边举手‘老师,我,我……还有的同学跺着脚,摇着手,生怕老师不喊他。这时候老师走过来,说:‘李辉,你来回答吧!李辉激动极了,猛地站起来,‘咣当椅子被他绊倒了。”该场面具体描写了上课时同学们的不同反应,表现了同学们兴奋的情形,尤其写到李辉同学因激动而绊倒椅子的情状,让人哑然失笑。这里小作者通过细节写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热情的表现,表现了这一课的确让人“难忘”,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它对于表现人物、再现环境、展现场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魅力就在于此。离开了细节描写,文章就是没有枝叶的枯干,没有肉身的灵魂,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让人不能卒读。而有了精彩的细节描写,文章就会鲜活起来,丰满起来,生动起来。所以说“细节描写”是使文章点石成金的魔法,愿我们每一位习作者都掌握这一魔法。
(阮班莲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