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文学教学目标与策略
2006-01-30董春华
语文新课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按照这样的教育理念,文学作品的比例大量增加,外国文学作品的比例上升到了19%,①古代文学作品占全部教材的33%左右②,总计有60%以上的篇目是文学作品。那么,一位教师要想成功把握好教材,就必须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教学。
文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人格教育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③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不仅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更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关注人”的核心理念。从语文学科看,教材中的任何文学样式都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学文学就是学做人,文学教育就是教文育人。文学作品作为人格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培养青少年的特殊功效。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名著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现实生活,阅读对于本身缺乏生活体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对学生自己生活经验的建构和心灵、人格的培育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人教版推荐的经典名著《爱的教育》,写的就是小学生毕业后升入初中的故事,文中正直优秀的班长卡隆、聪明善良的安利可、贫穷而残疾的卖菜人儿子克洛西等等,都是学生的同龄人,容易引起中学生情感的共鸣。再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想象丰富奇特,情节曲折,有较强的吸引力,也易于学生接受。
文学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格教育,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只有人格完善,才能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价值,所以应该把它置于语文教育目标体系的最高层。而人格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项具体目标的设置,人格目标永远是最终与具体的统一、永远与流动的统一。只有将人格目标具体化并服务于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其可操作性。文学教学要想实现人格教育,其根本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格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忽视其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要素等,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修养。它是形成个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的前提和基础。
综合来说,“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次,分别如下:
1.必要的语文知识,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文字、词汇、语句、语法、语感等方面的内容。2.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作品是一篇篇文质俱佳的美文,这就决定了文学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数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3.熟练的语言技能。文学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写字、说话、听话、作文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基本的思维方式,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恰当使用语言,形成语感。4.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深厚的文化素养。这可以让学生在文学教学中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6.具有自身的人格魅力。
在以上六方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中学生蓬勃的精神风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方文明的举止、乐于合作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及健康的身体。
文学教育的具体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文学教学中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化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评价。文学作品形式多样,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文言文,不同体裁的教学细化目标各不相同。
语感目标。语感是指在表达或理解的语言行动中,主体对语言及其用法所作出的感应。这就是文学教学追求的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有自己个性的表达。语感是对语言的用法或文章的结构是否合乎规范进行直观判断和评价的能力,是对表达是否确切、是否妥当作出的敏锐的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对文学语言中的细微神韵处进行品味、判断、评价的能力。
情感目标。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文学教学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目标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羞耻感。文学教育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促进情感目标的实现,起到塑造学生灵魂、纯洁学生情感的积极作用,并达到知识、语感、情感的和谐交融。
意志目标。意志品质是指人表现在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中的一种坚持目的、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模式。它表现为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工作事业上对理想的追求,为实现理想抱负的顽强品质和个人修养上的自我完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有许多这样的人物典型,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良好的指向。
文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立足文学作品,挖掘蕴涵的人格教育素材
课堂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创设情景,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积极的态度、行为和良好的个性。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文学作品中关于人格教育的素材很多,如“卧薪尝胆”的勾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身受奇辱忍而发奋著书”司马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蒲松龄;“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这些文学人物,无不散发出崇高的人格魅力,因此,文学教学中具有着其他学科教学没有的人格教育优势。
学习文学作品要知人论事,文如其人,考察作者的身世、经历、性格、志趣以及创作动机,联系作品了解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对理解文学作品极为重要。例如:教学《故都的秋》,先让学生了解郁达夫当时身处日寇进逼华北的危急时代,满怀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故其笔下故都的秋色流露出深沉的忧虑和孤独之情。联系历史,了解作者,倾注情感,会让学生了解得更深刻。
(二)在阅读积累中培养语感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叶圣陶语)语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文学作品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佳途径。“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朗读或背诵优秀作品的全文或精彩段落、句子;摘抄优秀文章的全文或段落、名言警句等;选出文章中写得精彩的片段,认真品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词语替换,用另外的词替换原词,思考原来词语用得好的原因,分析不同词语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收集好的词语,比喻的语句等等。培养语感不能速成,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揣摩品味、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构建科学、合理、开放的评价体系
语文教学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停留在知识技能的层面上,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养成。文学教学具有情感性、审美性的特点,它对人的教育影响不是显性的,而是隐性的,模糊的,依次对其衡量判断不能单纯地以具体数据量化。评价文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感知体会,注重对学生心灵的启迪和震撼,注重学生所受到的美的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及交流与合作。只有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和谐”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共169篇文章,其中32篇外国文学作品。
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共169篇文章,其中55篇古代文学作品。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第2页。
(董春华,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