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四个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006-01-30周保全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意识思维语文

周 静 周保全

传统式教育是一种“去问题”的教育: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离开教室。而我们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则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和核心,也是连接研究性学习各个要素的纽带。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去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下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夯实“双基”,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知识支撑点

《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从何而来?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知识转化为探究问题的科学素养。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所以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通过研读教材文本以发现问题。源于教材文本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形成能力、陶冶情操、感受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品位的目标。如果问题不基于文本,就往往会流于形式、失之肤浅。教师应当告诉学生,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必须熟读文本。只有熟读深思,才能使自己的质疑持之有故,言之有据。其次,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深化认识。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又一条重要途径。贫瘠的土壤长不出富有生命力的鲜花,同样,狭隘的知识视野也难以产生深刻有力问题。语文教育最终要服务于现实社会,利用现实社会的生动事实来引发学生质疑问难,这正是学生学以致用的直接体现。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能手到擒来,为我所用,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技能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各种技能包括提问技能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应有之意,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认识的深化,学生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物、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些新吸收的东西甚至有可能与其旧有的知识发生冲突,这就能引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但是如果提问基本技能缺乏,则可能会抑制他们提问的欲望,进而打消他们提问的念头。一个善学的人,疑问将贯穿于其学习的全过程。如果不能使学生将其疑问提出并加以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质疑的兴趣会大大降低。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学习基础名次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技能训练,使其成为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坚实根基。

二、和谐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着力点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任何戒备心,不担心别人会指责和批评自己,有一种安全感。如学生在提出问题时不必担心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讥笑,能够无所顾虑的发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所谓“心理自由”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约束,能够比较自由的思维和表达。如果教师对学生大胆的发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捣乱、钻牛角尖,而加以批评、训斥、甚至嘲讽和挖苦,毫无疑问会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保障,学生就不会多想,也不敢多想,有了想法也不敢多问,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将会被完全泯灭。

因此,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质疑的前提。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播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在课堂上,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于开口的心里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主动。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提出的问题简单、肤浅或不合逻辑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给予拓展和挖掘。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当学生提出教师没有预想到甚至是超出教师认识范围的新问题时,教师也要学会随机应变,在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巧妙、合理而准确的加以回答,使课堂气氛更加宽松和谐,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会发挥的淋漓尽致。因而只有问题意识与问题教学的整体环境得到优化,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

但是,即使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民主教学的今天,“师道尊严”仍然蛰伏于许多人思想的深处。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容易被认为是对老师的不敬,这就使得理应相互信任的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被不断拉大。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尚有相当难度。尤其在起初阶段更需要我们耐心的鼓励和细致的引导。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精心的培育,学生才有可能逐步领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将成为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学生的智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民主、平等的对待学生。正确的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动学生创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其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意识这棵种子的成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师只有努力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焦虑感,才能使他们在与教师的平等对话中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真正成为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的主人。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起跳点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经这样说:“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学生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的将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这种现状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但另一方面,与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指导不无关系,所以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提问技巧,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从看似矛盾处设疑

事物相互矛盾的地方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最能体现作者深层次的情感,最能体现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是洞察全文的突破口。它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章中的关键句子,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怎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落了下来”,又打了呢?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中骨瘦如柴的女人明明活着,还“回过头来,冷笑一声”,还“漠然望了一眼”,怎么说“又少了一个”呢?《死海不死》一文的题目,名字上是死海,为什么又不死呢?从这些看似矛盾的叙述中提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更深刻地领会了作品巧妙的艺术构思,理解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2.从文章的留白处设疑

写文章如同作画一样,有实有虚,如果只做纯客观的描写,无论你描绘的如何认真细致,也毫无生机、灵气可言。因此课文中往往有些地方是作者独具匠心留下的艺术空白,这些空白虽然笔未到,但意义却更加深远,真可谓言已尽而义无穷,给人留下了深长的回味余地,让学生在此质疑,不仅对把握整篇文章有重要意义,甚至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也有深远的影响。

如学习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里的主人公洛比,最初一心想通过搞恶作剧,达到被警察逮捕在监狱里过冬的目的,但最后在基督福音的感召下,他准备改过向善 ,却被警察逮捕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再如在《祝福》中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可恶”的是什么?“然而”又怎么样?语文教师要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3.从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

理学大师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有疑者,须看到无疑;无疑者须看到有疑,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疑尤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有些课文中的某些句子或内容,学生在阅读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问题,但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如《项链》的开头“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的学生只求大概,对“也”字视而不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里设疑,能不能把这个“也”字去掉?经过同学们分析,这个“也”字当然不能去掉,它蕴涵了玛蒂尔德的多少怨恨、不满和无奈,也可以说是全文的基调所在。又如有位老师讲《孔已己》时问:“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有的学生愣了一下,接着笑了说:“不知道姓和名字,绰号叫孔已己。”在学生的一愣一思索中加深了学生对“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这句话的深刻理解。更加深了对整篇文章和那个时代了理解。

四、开发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落脚点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历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就是源于对传统和既有价值的反对和否定。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诘问任何现成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文章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

例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说,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写信陵君的,在许多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也看到,人们对“战国四君子”是赞扬和歌颂的。同学们认同这些态度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说:“第一,信陵君的行为是恶劣的,这种行径的本质意味着为了个人的亲情和所谓的‘信义,可以置对国君和国家的忠诚于不顾。第二,信陵君窃取绝密级的国君兵符,杀害顶尖级的国君领袖,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乃千古罪人也!对这样的人还要肯定和歌颂,起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思议的。第三,应该讲,司马迁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学者,而他对信陵君的态度似乎与他的‘忠君爱民的儒家信仰自相矛盾……”这位教师的巧妙点拨,竟引出了学生如此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批判性思维是问题意识形成的一个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引导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就会常常惊喜于学生耳目一新的见解,就会常常欣慰地听到创新之树慢慢生长的声音。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他们主动参与、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努力搜寻头脑中已有的东西,进行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和扩充,并在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探索过程中,使零星的知识变的系统、有序,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变的更为合理,提高了建构知识的能力。此外,他们还学会了如何调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逐步培养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为今后学习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自学也活跃了思维,促进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以及辨证的思维方法,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维过程中,思维能力有了提高,思维方式有了转变,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总之,问题是贯穿语文学习过程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而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

(周静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周保全淄博四中语文组)

猜你喜欢

意识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