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 新英雄 新篇章

2006-01-26张明廉

飞天 2006年6期
关键词:陇东报告文学新世纪

张明廉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陇东董志塬上,中国石油工人又书写出新的壮丽诗章:储量超四亿吨的大油田长庆西峰油田于2001年发现,2002年开发试采,至2004年建成百万吨产能。陈德宏、王新军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跨越梦想》,就是关于中国石油长庆西峰油田勘探开发历程的最新纪实。读《跨越梦想》,令人振奋,令人激动。我们早就听说开发大油田的事,也在报上读到有关的消息,但真正对长庆西峰油田有更多更具体而深入的了解,是在读了《跨越梦想》之后。在新世纪,中国石油工人在祖国的黄土地上,用智慧和汗水写出了发展我国现代石油工业的新篇章,我们的作家为彰显他们创造的英雄业绩,为新一代石油英雄好汉立传,也写出了高扬我们时代主旋律的新篇章。在这个意义上,《跨越梦想》是一部及时的报告,是一部传递出我们在新世纪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实脚步声的报告。

《跨越梦想》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首先,是它题材的重大性。它关注的是当前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即能源问题。长庆西峰油田是一个储量超四亿吨的大油田,这样一个中国近十年石油勘探开发的最大成果,是在世界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取得的;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关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影响;而长庆西峰油田的建设者们所作出的贡献,从某个角度看,是代表中国人民对此作出了一个充满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响亮回答。而且,长庆西峰油田作为低渗透油田,其开发利用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长庆西峰油田的建设者们却为这类低渗透油田走出了一条高效开发之路,它的意义非同寻常。同时,长庆西峰油田是在现代意识、现代理念指引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化石油企业,它的技术是现代的,它的管理是现代的,作为数字油田、绿色油田、人本油田,应该说,它的出现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新世纪有一个新的很高的起点。长篇报告文学《跨越梦想》清晰地揭示了长庆西峰油田作为数字油田、绿色油田、人本油田这样的现代化石油企业的典型意义,展示了以“西峰模式”命名的长庆人、采二人创造的建设现代化石油企业的一整套成功经验。它的价值显然绝不会仅仅局限于石油工业的范围内,它所体现的高新科技的含量,它所蕴涵的现代意识和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环保),具有普遍意义。还应该看到,《跨越梦想》揭示的长庆西峰油田和陇东老区共同创造和谐双赢的地方和企业关系的重要经验,同样具有普遍意义。《跨越梦想》着力表现这样的重大主题,表明它是一部体现新世纪时代精神、宏扬时代主旋律的好作品。报告文学这种文学样式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及时回应时代的重大课题;长篇报告文学《跨越梦想》的采写和问世,显示了它的作者的敏锐眼光和思想穿透力,不单及时捕捉到这样重大的题材,而且睿智地把握到这一重大题材的深层内涵,相当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长庆人、采二人精神、理念、品格的一系列闪光点,不单给人以激励和鼓舞,而且给人以启示和借鉴。

文学是人学,作家要关注的首先是人;报告文学也不例外。成功的报告文学作品也首先要写好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人的形象。显然,对于报告文学的作者而言,塑造人物形象有特殊的难度,因为它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它必须纪实而不能虚构,它可以选择而不能想像,这就要求它的作者真正熟悉、理解自己的描写对象,不是流水账式的简单记事,更不是停留在“事”的表面,而要深入开掘出采访对象内在的美质,通过人物的言行,不单能写其形,更要能传其神。应该说,陈德宏、王新军在采访过程中,一方面与自己的描写对象面对面,一方面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多侧面、多角度地把握对象,立体地认识描写对象,在作品中着重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我们看到,长篇报告文学《跨越梦想》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于英雄群像的塑造;它为我们写出了长庆人、采二人这样一种新时代的石油工人的典型。我们通过《跨越梦想》认识了长庆人、采二人,从领导、管理层的胡文瑞、王道富、高静乐、朱国君,到基层组、站的李芳、章继远、孟亚莉、王彦龙等,长庆人、采二人成为他们的“共名”。如果说,“艰苦创业学大庆,科学发展学长庆”,在大庆人身上,我们感受最突出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毫无保留地为祖国、为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在长庆人、采二人身上,我们仍然看到这种精神的延续和发扬光大,但同时,他们还有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另一种气质和品格,这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获得的现代意识、现代理念,是对高新科技更高境界的不断探索,是对和谐人文理想的执著追求,这使他们成为另一类新的英雄,新的时代典型。或许可以说,《跨越梦想》是新世纪石油工人的新英雄谱。

长篇报告文学《跨越梦想》是一部充满时代激情的作品,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正是以激情取胜。作家视界开阔,所以作品气势恢弘,这既体现在他们关注全局、关注整体的选材与叙述方式上,也体现在他们具体运用材料的角度和阐释重点上,如第二章有“北方石油的古老传说”和“陇东高原的石油勘探”两节,涉及到与长庆西峰油田有关的若干历史资料,尽管只有零星的几条,却巧妙地贯穿成一条延续的线索,足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事实上,从“脂水”的记载,到“石油”的命名,表明中华民族的儿女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也不缺乏科学意识,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窒息和扼杀了这种才智和意识;从“延长石油官厂”的开办,到1970年开始的陇东石油大会战,再到新世纪初长庆西峰油田百万吨产能的建成,更揭示了历史的曲折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种细节的运用,使作品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感和纵深度。《跨越梦想》的又一个特点是它的理性精神,它叙述长庆人、采二人在陇东大地上创造的英雄业绩,注重让事实说话,一再通过大量数据和充分的具体材料,有力而深刻地阐释了建设现代化企业的现代理念,阐释了建设和谐的现代社会的现代意识。这种和谐既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的和谐。在某些方面,作家的阐释已深入到形而上的层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这种理性精神并不与我们所说的激情相冲突,因为它所体现的,是我们所说的一种时代激情,是贯注着一种清醒而深刻的理性精神的激情。正因此,《跨越梦想》不仅给我们一种感动,而且给我们一种新的理念,对于需要转变观念以适应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现实的人们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正是我们看重它的原因。

责任编辑 辛晓玲

猜你喜欢

陇东报告文学新世纪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春日 陇东花事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浅析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陇东老区的放足运动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