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比时间珍贵 移民应取高技能
2005-07-01林行止
林行止
为什么慈善机构不要钱而要义工?答案很简单,除了慈善家,一般人重视金钱甚于时间,他们宁可当义工而不捐款
(一)
在8月下旬假伦敦大学书院召开五年一度的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上,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教授艾林仙(T.Ellingsen)和约翰逊(M.Johannesson)提出的论文《时间不是金钱》,一举推翻时间比金钱宝贵的“传统智能”!
除了向慈善机构捐款或富亲戚接济穷亲戚,一般人体现慷慨的手段并非以金钱而是以非货币媒介(non-monetary means)去表达。在西方社会,有能力的人经常帮朋友和邻居的忙,如清理花园、修理篱笆,“出力”帮忙被视为友情的具体化。谈到金钱,助人者固然因为不愿付出现款而慷慨不起,即使愿意付出,接受者有可能认为是对方的施舍,是对他的侮辱,因此会弄“钱”反拙;在一个组织之中亦如此,有心人会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协助同事解决问题,但几乎没有人会出钱替他们解困分忧。
经济学家对慈善机构经常要求富裕阶级做义工一事感到困惑。他们指出,要这些人利用当义工的时间做他们最擅长的高报酬的工作,然后把所得的额外收入捐出,岂非对授受双方更为有利?答案是肯定的。利用当义工的时间去赚钱然后捐出,对接受机构来说,受惠程度肯定较高。这种推论绝对正确,实行起来则可能大有问题。因为高收入者不是无时无刻都有工作,这等于他利用“无工可做”即无收入没有“机会成本”的时间去做义工,因此不能“以捐钱代义务劳动”。
可是,在现实世界,为什么慈善机构不要钱而要义工?答案很简单,除了慈善家,一般人重视金钱甚于时间,因此他们宁可当义工而不愿捐款。
經济学家称当义工为“非货币的慷慨”(non-monetary generosity)。据研究,人们所以愿意这样做,原因有三。第一,对慈善机构是否善用金钱存有疑虑。第二,当义工是肉眼可见的“利他”举动——尤其是名人替慈善机构“无偿工作”的事实被传媒广泛报道时,当事人不仅自我感觉良好,且可轻易换得“善长仁翁”之名。第三,奉献时间完成某项工作,很可能较捐款来得有效率。
从古典经济学的立论基础“人人为私利而忙”出发,笔者对上述的推论有一点补充:以当义工代捐款的高收入者,还有藉公余做些与本业性质不同的工作以松弛神经的隐性诱因;这种推论如果不致远离现实,意味当“周末义工”不是单方奉献,而是有互补性即受授双方都可受惠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二)
资金流往穷困地区,而穷困地区人民向相对较富裕地区迁移。移民大都是出卖体力做些如杂役、扫街、倒垃圾和清洁厕所之类的“贱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了,因此不愿做这类“厌恶性工作”,非技术移民正好填补这种空缺;但有一点更重要而且经济学家并未提及的是,高薪尤其是专业性工作,几乎毫无例外是“保护性行业”,外来者被本地同行排斥,不易谋生,因此便少有这类移民。无论如何,大量输进体力劳工的移民趋势对“进口”移民地区极为不利——短期受惠长期有害。香港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以色列海法(Haifa)大学计量经济学教授宾-格特(M.Ben-Gad)在会上提出《重要技能的互补性及移民过剩》的论文,以充分的数据,显示“进口”高技能移民对接受移民地区经济的积极影响,会十倍于“进口”非技术移民。他指出,非技术移民对接受移民地区富裕阶层有若干好处,比如可以相对其收入属于非常廉宜的代价雇请家佣,却因此令低收入阶层受害。他们的工作量被分薄了(低薪工人供过于求),工资自然下降。这种现象不但加深社会两极化,而且对资本性收益毫无进益。
“进口”高技能移民的效果完全不同。那虽然会拖低接受移民地区高收入(主要是专业)阶层的收入水平——由于这类移民不会很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较非技术工人难百倍,加上要打破保护网并非易事),因此拖低幅度有限——但高技能移民会创造财富,对总体经济因而十分有利。换句话说,非技术性移民只会令移民本身受惠,但引入高技能移民,对接受移民地区的好处说不完!
对于香港来说,人口增长率0.65%,虽低于世界水平1.14%,却较欧盟的0.15%、英国的0.25%、中国内地的0.58%(且别说日本的0.05%)高,意味着“进口”低教育非技术劳工绝非香港长远之福。香港是考虑修订移民政策的时候了。
作者为香港《信报》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