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

2005-04-29

世界文化 2005年1期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维也纳奥地利

杨 锏

根据诺贝尔把文学奖授予“具有理想主义的优秀作品”的遗嘱,按照 “授予文学上的先驱者和创新者”、“授予不太知名的优秀作家”、“授予名气很大,同时也颇有成就的大作家”的三大评审原则,200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把他们的世界文学大奖颁发给“不太知名的优秀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以奖励其“小说和戏剧用激情的语言揭露社会陈腐及其压抑力量的荒诞性,并具有正声和反调音乐效果”的文学成就。

耶利内克是奥地利的女作家。虽然我国自开国门以来,百年中国文学先是偏向欧美,然后转向苏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又转向熟知英语帝国文学于细微的地步,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忽视欧洲版图上的奥地利文学传统。奥地利曾经诞生过影响20世纪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大师齐格蒙德·弗洛依德(1856-1939);杰出诗人、现代德语诗歌代表作家勒内·马丽亚·里尔克(1875-1926);现代著名作家、公认的世界文学大师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现代著名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1883-1924),等等。而耶利内克就置身于奥地利的这种文学传统,她通过半个世纪的拼搏突围,最终在今天得以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从而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奥地利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0个获此殊荣的女作家,第12个获此殊荣的德语作家!

然而不幸的是,相比起她的那些享誉世界的前辈们来说,耶利内克只有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才广为人知,并且还倍受质疑,而在获奖以前,除了在德语文学圈有人知道她是个争议人物以外,整个世界文坛对她却几乎闻所未闻。不过也是,百年前诺贝尔就说过,要奖励创新作家,奖励不知名的优秀作家,所以才有了曾经让人感到陌生的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印裔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2002年的匈牙利作家凯尔泰兹,2003年的南非作家库切,也才有本年度不太闻名的耶利内克获奖。不单靠文学成就巨大,而靠“不知名的优秀”问鼎诺贝尔,这样说来,耶利内克又似乎是相当幸运的了。

耶利内克的人生经历了二战以来的世界风云变幻。由于被强迫并入德国版图,并被希特勒捆上纳粹政权的战车,奥地利遭受了二战血与火的洗礼。1945年4月13日,苏联红军占领维也纳。一年以后,也就是1946年10月20日,在战后欧洲的余震中,耶利内克在奥地利斯泰尔马克州的米尔茨楚施拉克呱呱坠地,因此,可以说耶利内克从小就目睹着战火掠过的奥地利的千疮百孔而成长。耶利内克的母亲来自维也纳富裕家庭,父亲是位具有捷克-犹太血统的化学家,因为在二战期间从事重要工业生产而遭受迫害并被迫逃离,于是他们举家到了维也纳。

维也纳是世人皆知的音乐之都,让奥地利人自豪的伟大音乐家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弗兰茨·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无不于此演绎他们音乐才华,成就他们的一世英名。生活在这里的耶利内克从小就受到母亲的严格管教,母亲所有的希望就是让小耶利内克长大以后也成为音乐家。于是,1960年,父母把14岁的耶利内克送到维也纳音乐学院攻读管风琴、长笛和作曲课程。四年后,她又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同时继续从事音乐研究。

也许是因为从小经受战争撕裂和政治动荡的刺激,也许是因为母亲强迫自己按照她的意志学习和生活的专制管教的压抑,也许是学校生活的枯燥和学习的紧张,也许是先天的精神痼疾,少女时代的耶利内克开始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1968年,精神疾病的痛苦迫使她把自己封闭在家,她就这样度过了整整一年近乎关禁闭似的孤寂生活。这大大影响了她的学习,以至于到了1971年,她才最终通过音乐学院的风琴文凭考试。显然,这决定了耶利内克已经无法成为可以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音乐家了,母亲的专制教育,一厢情愿地望女成凤(音乐家)的希望也几乎化为泡影。

然而正打歪中,耶利内克专攻音乐而终成文学家,不登维也纳金色大厅,而偏偏走入斯德哥尔摩的金色大厅(虽然她没有参加颁奖典礼),都是皇家金色大厅,都是世界声名,真是应了“是真金子的到哪里都发光”那句老话。耶利内克走向斯德哥尔摩金色大厅的文学步伐很早就开始了,在她接受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熏陶的时候,她在文学方面的兴趣就在慢慢增长。她开始创作了一些诗歌,不管是抽屉文学还是发表豆腐块,但经过日积月累,耶利内克终于在1967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利莎的影子》,这宣告作家正式登上文学舞台。自此,她的文学之路便越走越远。

在耶利内克登上文学舞台的时候,也正好是冷战阴云笼罩世界,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违背意愿的音乐学习,家庭管教的严格,为遭迫害致死的父亲雪恨的愤怒,为寻求精神创痛的释放,所有这些因素促使青年耶利内克积极投入到当时浩荡的学生运动中去,去反叛抗争,去争取独立自由,去报仇雪恨。于是,放下了以往的乐器,拿起笔来,用文字书写出个人对时代社会的姿态,表现出个人对社会的猛烈抨击。1970年,耶利内克出版了小说《我们都是骗子,宝贝!》,这标志着作者的创作开始转向社会批判。

如果说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是耶利内克的成长时期,是她在迷茫压抑愤懑中挣扎反抗的时期,那么,到了70年代,当作者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通过呐喊批判来干预社会的时候,她终于找到了自身生活的切入点。1972年,耶利内克出版了小说《迈克尔·哈尔斯》,小说中坚持反叛语言的主人公矛头直指通俗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虚假表面。1974年,耶利内克加入了奥地利共产党,这种身份一直保持到1991年退党时为止。1975年,她出版小说《死者的孩子》,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称奥地利是个死亡国度,惹怒了当局,而幸好小说《情人》的出版为她打开德国文学的大门,奠定了她在德语文学界的地位,从此即便是遭受奥地利当局的围攻和封杀,耶利内克仍然在德国拥有发表言论的空间。实际上,耶利内克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德国出版的,而且她至今获得的20多项奖励,也大多是由德国颁发的。

显然,70年代的生活和创作为耶利内克80年代的红火打下了基础。8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缓和,学生运动的消退,世界渐趋平静,然而,耶利内克的社会批判却没有因此停止,而是创作出引发广泛争议的代表作《钢琴教师》(1983)和《欲望》(1989),并由此让作者的声名深入人心。小说《钢琴教师》在2001年由奥地利导演麦克·汉内克改编成电影,并在当年就获得第5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男女演员和评审团奖。这部被改编的小说主要描写了女教师艾丽卡在极端压抑环境中的变态生活,尤其是性变态,因此被指斥为色情小说,并遭批判和禁止。但实际上,这部小说所反映的压抑抗争故事带有作家早期生活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作家是在用极端的方式探讨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在极端压抑状态中的扭曲,并通过这种畸形的生活折射出女性在与强大环境作斗争的无可奈何,反映了女性自身的脆弱生活,带有心理分析的特征,而作家曾经接受的音乐教育赋予小说音乐节奏的美感,如同“语言雪崩”的小说语言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语言艺术。女人的反抗这样的女权话题本是六七十年代的热门话题,奥地利已故著名女诗人、作家巴赫曼就曾创作出自传小说《马利纳》(1964),通过女主人公与父亲、情人和男友三个男性之间的关系来反映女性所遭受的男权压迫。而到了耶利内克这里,作者已经不单是呈现压迫,而更重要的是,她通过小说展现出一位女性极端反抗的决绝姿态:面对作者亲历的战争迫害、苛刻家教和政治斗争,作为女人既然没有力量对抗如此种种强大压抑,那么自戕和自虐总可以实现对社会的报复!当然,批判嘲讽执政权贵左右社会的小说《哦荒野,哦防备它》(1985),抨击对女性的暴力即为社会文明的小说《欲望》(1989)等等,更为作者带上了书写女权、性、暴力和批判社会的帽子。

耶利内克先弄音乐,继而弄文学,写诗,写小说,写剧本,做翻译,她真是个文艺多面手。然而,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翻译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等的作品,耶利内克的主要文学成就还是表现在诺贝尔文学奖所肯定的小说和戏剧方面。耶利内克以前就攻读过戏剧课程,1979年,她还创作了剧本《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发生了什么或社会中坚》。虽然她的戏剧没有小说影响大,但是她仍然把戏剧当成了抨击社会的武器。1994年她创作了剧本《休息站或者说他们都这样干》,1998年维也纳上演了她的剧作《体育剧》,这些剧作无不激烈批判奥地利时弊,不仅如此,为了反对奥地利极端右翼势力,作家甚至拒绝她的剧本在奥地利公演。2001年耶利内克创作出剧本《再见》,直接对极右势力予以攻击。2003年,为反对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作者又写出剧本《班比乐园》表达反战的立场。

近年来,瑞典文学院陆续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书写后殖民社会的奈保尔,书写纳粹集中营野蛮生活的凯尔泰兹,书写南非种族矛盾的库切,似乎都被指涉嫌政治,而此次耶利内克获奖更是广受质疑。诚然,从纯粹文学审美的角度考虑,耶利内克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创作并不代表当前世界文学的顶峰,但是,从文学关怀社会生活的角度考虑,耶利内克的创作是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她的作品除了具有如获奖赞词所说的艺术成就以外,更重要的是,诺贝尔文学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一种关怀人类的姿态,即无论是反映后殖民、种族矛盾、纳粹集中营,还是反映女权和抵抗右翼的斗争。于此,我们似乎不应该再让耶利内克继续陌生了。

猜你喜欢

诺贝尔文学奖维也纳奥地利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我在奥地利留学时的点点滴滴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火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