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尴尬中的党报对策
2005-04-29龙钢跃
龙钢跃
党报是中国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报纸,一向具有最广泛的读者群,享有高度的权威性,系中国报业的核心主体。但随着我国不断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党报作为信息产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近些年来,党报遭遇了来自市场的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去年以来的报业经营尴尬,使得一些党报更是经营环境艰难。
党报欲从经营尴尬中跳出,目前急需解决报纸产品自身两个方面的矛盾:
一、党报的宣传特性与新闻属性之间的矛盾。党报自诞生之日起,就禀承了政党报纸的一般原则特性,视宣传为首务,以指导工作为己任,但同时太浓的宣传味和工作味势必弱化其新闻性,影响可读性,从而最终影响到市场占有率。这就给今天的党报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做到新闻性和宣传性的最佳统一?如何艺术地融宣传性于新闻性之中?
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与党报的提供能力、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之间的矛盾。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党报作为主流传媒的“信息主渠道”的传统地位正遭遇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合新闻信息资源,如何改革传统的报道模式,如何学习和借鉴其他传媒的传播手法和传播技巧,从而最终巩固其舆论主导地位,就成为今天党报亟待解析的又一道难题。
就因为被上述矛盾所困扰,党报一直让人觉得可读性差,关注度低,面孔呆板老旧,严肃有余,亲切不足。读者不看或不爱看,党报的功能和属性又怎么能得以有效体现和发挥呢?还有一些党报,干脆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不敢或不屑于竞争,“你争你的,我搞我的”,成了报业竞争的“观众”,这就陷入了“主流媒体边缘化”的危险怪圈。针对党报在报道内容、传播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以为唯有增强报纸本身的亲和力、震撼力、整合力才能使报纸的品牌影响独秀于报业之林。
增强党报亲和力,就是营造党报与读者相互亲近、相互关心、相互信赖、相互依存的一种感觉。
就党报本身而言,亲和力是一种报格魅力,增强党报亲和力,就是要多为读者着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新闻欲和知情权;就是要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报道方法,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语气、平民化的视角进行传播和交流。比如对于党委、政府的会议或领导人的活动,一定要挖掘出与普通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有关联度的新闻信息。关联度高,进行强化处理;关联度低,则弱化之。这样做,既是对读者权益的维护,也是对读者的应有尊重。
增强党报亲和力,就是要关注百姓的生存状态,做好服务文章。党报在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应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普通群众的生存状况上,关注其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的牵挂我牵挂,群众的忧乐系心头,为之奔走呼号,为之释疑解惑。这样,党报就能更好地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以人文关怀赢得读者的信赖和尊重。
要增强党报震撼力,就是要关注大事,直面热点,不回避矛盾,不隔靴搔痒,通过舆论的力量撼人心灵、动人心魄。
这也是增强党报竞争力和生命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 只有正义的声音最具震撼力。前年1月25日,长沙一酒店别出心裁推出什么“人乳宴”,多家媒体在第二天的一版进行了报道,有的态度“客观”、暧昧,有的在倾向性上明显趋于肯定。作为党报,《长沙晚报》对“人乳宴”采取了坚决的否定态度,在一版除刊发《“人乳宴”还是“人辱宴”》的消息和照片外,还配以评论《人乳宴,婴儿泪》,认为“人乳宴”有违道德,对之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道德批判,并明确表示应予以制止。新华社的消息直接引用了《长沙晚报》的评论。听到这正义的声音,不少读者来电来函激动地表示,《长沙晚报》的报道掷地有声,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党报需要在导向上进行正确的评判,然后发出正义的声音。
只有主流的新闻最具震撼力。现在,鉴于一些小报小刊利用部分读者读报心态的不成熟,无限炒作所谓“热点”或事故、灾难新闻,以争夺读者眼球,并得利于一时,因此,有人认为党报也要向这些小报“看齐”,要“少一些正面报道,多一些社会新闻”,特别是“要少些正面典型的报道”。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并且是有害的。作为主流媒体的党报以什么立报?是层出不穷的事故报道?是无限放大的负面新闻?肯定不是!主流媒体的立报之本是主流新闻。只有主流新闻才是更多读者关心的新闻,只有主流新闻才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只有主流新闻才反映了我们生活的整体真实和本质真实。因之,只有主流新闻才构成我们生活的强音,才能构成引领舆论的强音,并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我这里举一个关于吴子桂的报道为例。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报道中,《长沙晚报》于今年3月在一版显著位置加编者按刊登普通共产党员吴子桂的一封来信,题目是“无职无权的共产党员怎么当”。这是一个既具普遍性又具典型性的命题,拨动了千千万万普通党员的心弦,因此引起了极大反响,中央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在内的中央主要媒体进行了跟进报道,一时间,几乎是全国争说吴子桂。
再就是要增强党报的整合力,就是要党报充分整合新闻资源,把新闻做得更新、更全、更深、更精。
在通讯技术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快捷、交通工具如此现代的今天,竞争驱使各家媒体耳闻八方捕捉信息、钻山打洞挖掘新闻,导致独家新闻越来越少。独家新闻资源的稀缺性,注定了媒体在竞争时,面临着共享新闻资源时的同题竞争。在整合新闻资源时,需要创造性思维。思维方式往往决定报道视角。视角又往往是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独创性,即从同类事物中寻找不同点,从比较中抓特点,从一般性中寻找特异性。大量成功的事实证明,只有改变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实现新闻独创的目标。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创造的前提。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发现:创新。问一个为什么,将有效地促进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缘由的探讨;提一个怎么样,常常引起对事物过程机理的思考。
提高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力,也就是加大新闻策划力度的问题。今天的新闻竞争,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策划的比拼。成功的策划,能有效地将传播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受众的需求结合起来,凸显编辑意图,因此,在策划时,需要新颖的创意,也需要细腻的刀功,还需要考虑对手会怎么做,以便在竞争中超越之。
(作者系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常务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