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2005-04-29孙明华刘楚仁
孙明华 刘楚仁
不经风雨不足以言雷霆,不历坎坷不足以语人生。
——作者题记
引子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漫漫故道梨花,悠悠香飘万里。砀山,这个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梨都”,千百年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敢开人间先河的人们,他们用青春与热血、智慧和汗水,在这片贫脊而古老的土地上,共同弹奏着一支雄浑、壮丽、五彩缤纷的乐章。
春风几度芳草绿。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又重新吹响了故道黄河的伟岸与阳刚。而砀山,这个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挣扎与蜕变的古城,尤如巨龙骏马,凌空飞跃,气宇轩昂;她又宛如镶嵌在皖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跨越,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田野上,千千万万的砀山人为此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数也数不清。而砀山县天牧种猪场场长张登峰,就是其中一位勇于开拓、乐于奉献的优秀代表。
一
初识张登峰,是在我那间塞满档案和材料的办公室里,他一米七二的个头,稍黑偏瘦而充满刚毅的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笑容,让人顿生亲切和好感,于是便没了初见面时的生疏和拘谨,随心所欲地畅谈起来。
话题是从什么地方切入的,一时实在难以想起。而唯独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的,却是他下面一段话语:
煮海为盐的过程我没有见过,但我的经验里有过那种场景:面对一锅看似普通的水,当它在烈火上经过漫长的翻滚、蒸腾,终于熬干殆尽,锅面上结晶出一层如雪的盐时,这场景真让人心里敬畏与肃穆。一粒盐在看似庸常的水中,它的永恒是潜在的、宁静的。我感到有一种沉潜的精华,在人的心中崇高。
庸常的人生中,也有无处不在的晶体,在这么多流动的生命中,正是精神的结晶让我们看到生命的伟大,也正是这些能从世俗的尘埃中得到结晶的精神,使人类有了信仰和希望。
活在一种使命中,而不是活在名利、声色中,这也许就是在人生的炼盐过程中不属于蒸腾而属人们的共性。如果说看似平常的海水中有令人敬畏与肃穆的东西,则在世俗的生活中那些无私的灵魂更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如果不是亲耳所听,真不敢相信这话是从一个初中尚未毕业昔通的农民口中说出的,于是便有了些许探寻,些许敬佩。岁月在他身上究竟还烙下了多少故事,让他年轻的心田产生如此的慨叹?于是整个上午,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笔飞龙蛇地记,全然忘记了时间。尽管张登峰平静而又朴实地回忆着那些难忘的往事,他还是从容地抒发了一位农民艰苦创业的壮烈豪情及不屈不挠的云水襟怀,展示了融于那些往事里的血与火、悲与欢、爱与憎、泣与歌。
二
一九七六年,张登峰出生在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周寨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受家庭的影响,张登峰自小就养成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性格,他孝敬父母,学习刻苦,深受亲邻及家人的喜爱。一九九二年,受灾情的影响,张登峰家几亩果园全部被洪水冲毁,分文未收,家中再也拿不出钱来供养他读书,致使他不得不含泪辍学。回到家里,望着父母日夜操劳疲惫不堪的倦容、破旧的房屋,年仅十六岁的张登峰发誓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中的贫穷面貌。然而,仅有的几亩薄地又怎能发家致富呢?于是,不甘过清贫和平庸日子的张登峰开动脑筋,四处筹措资金,先后开过浴池、商店,做过饲料生意,然而几年的风风雨雨,不但没赚到钱,反而除掉本钱,赔了一大笔。
接连受挫,并没有打倒张登峰。一九九五年,他又做了一个颇为大胆的决定,创办养猪场。养猪是当地农民习惯称作“零钱作总钱”的家庭养殖模式,市场潜力大,可风险也极大,何况张登峰一无本钱,二无技术,三无场地。此种想法一出,立即全村哗然,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他异想天开,想赚钱想疯了,有的干脆当面说他白日做梦,就连平时极支持他的父亲也频频摇头。然张登峰自有自己的小算盘。无本钱可以向亲戚四邻或银行去借,无技术可以边干边学。无场地可以建。说干就干,于是张登峰说服父母,一边四处筹集资金,一边与邻人达成协议,将自家几亩果园换了距村庄较近的十一亩玉米地用来建造猪场。
当时还是夏季,十一亩玉米长的郁郁葱葱,煞是喜人。当村民听说张登峰要将这即将收获的玉米用铲车推倒用来建造猪场时,纷纷跑出家门像看西洋景一样稀奇,同时也为张登峰过人的胆识,超常的勇气所折服。
猪场马上就要动工,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却迟迟不能到位。张登峰心急如焚,几次催促,却被告知因养猪风险性大,无人肯作担保为由,拒绝了他贷款的请求。万般无奈之下,张登峰只好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不惜高利向亲戚朋友去借,就这样奔波了一个多月,仅凑了十三万元。这些钱对于一个上规模的猪场来说虽是少了些,却勉强可以维持下去。
一九九七年,张登峰首批从天津宁河种猪场、湖北天种种猪场、湖北种猪场等地引进优良大约克夏、杜洛克、长白原种猪一百余头,在村里办起了第一家养殖场——天牧种猪场,并吸纳劳动力十余人。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张登峰不怕吃苦,肯钻研爱学习,他采取边实践边摸索的办法,在养殖领域里大胆尝试。经常向养猪的同行及有关专家请教学习,怎样管理好猪,如何把握育雏技术要领。人家说,他就用笔悄悄记到日记本上,回到家再一一对照去做。渐渐地,猪长大了,随之而来的病情与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他就三天两头不厌其烦地向兽医、养殖能手请教;无论是买药,还是进城、外出,他都不失时机地到市科委、安徽农业大学等地请教专家教授。为了充实自己,提高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他订阅了《农村养殖技术)、(田野》等杂志,购买了《科学养猪》、《猪病防疫)、《快速养猪法》等书籍近百册,价值上千元。他利用空闲时间和晚上仔细钻研,并把重要部分或常发生的病情治疗方法,认真摘录,归纳整理,同时还购买了《养猪营养指标》等书,按照猪的前、中、后期自行配料。头三个月,他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除了一天到晚守着猪场,观察猪的动态,就是看书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他勤奋学习,善于钻研,科学管理,他养的猪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八,加上市场行情好,当年他就实现了开门红,纯收入达到了八万元。
张登峰搞养殖,不仅重视技术,还善于洞察市场。他通过听广播、看电视、阅读报刊,及时了解国家对养殖业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并订了《市场信息报》、《信息快报)等多种信息类报纸,了解养殖和饲料行情,把握住了养殖市场脉搏。一九九八年,他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投入盈利的近十万元,又借来一部分资金,适时扩大了规模。二零零零年,他又瞄准市场,果断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二十间房子,购买了猪槽和一套饮水设备,通过人性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减少了病情危害。为了保证正常供电,他又专门安装了一套发电机组;为了解决夏季炎热问题,在猪舍里他装上五十多台电扇。就这样,他
按市场规律办事,加上科学管理,精心孕育、扩繁,短短几年内,便发展到一个占地十一亩,拥有猪舍一百六十间,种猪二百头,公猪十头,年面向社会提供原种二元杂交种猪一千二百头以上,成为皖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种猪质量一流的大型种猪基地之一,他也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状元”。
三
猪是十分可爱的动物。它憨态可掬,自打离开娘胎,便哼叽哼叽地直叫,倘若你此时跨进猪舍,它们便如受了惊吓般乱作一团,然后瞪大黑亮的眼睛紧盯着你,像是和你捉迷藏,又好似向你示威。稍倾,它们便又一排排后腿蹬着挤着,争相吃着母乳,甚是招人喜爱。张登峰认为,猪应该和我们人类一样,要有较好的居住环境,要有规律的饮食,冬要有暖气,夏要有凉风,只有这样才能够茁壮成长。认识到这一点,他便想尽办法,实行人性化管理,和猪交朋友。通过长时间的总结和摸索,张登峰建立了一套科学养猪模式,并且针对猪与其它动物不同的特点,利用青草、玉米等农作物,研制出绿色天然无激素饲料,和猪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同时,猪也是十分凶残的动物。行内人都知道,公猪之间是不能碰面的,假若碰了面,便像约好了决斗一样,同时蹿将出去,厮咬在一起,六七个人也甭想把它们拉开,直到一方败下阵来为止。二零零一年秋的一天,张登峰从外面办事回来,发现两头公猪不知怎么从圈内跑了出来。张登峰怕它们咬将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自行车,急速跑上前去,企图将他们分开。孰料由于他的突然出现,其中一头公猪受了惊吓,发起怒来,猛虎般朝他扑去。张登峰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撞出三米多远,仰面摔倒在地。这头公猪还不罢休,蹿上前去朝着他的右腿“咔嚓”就是一口,一块鲜血淋淋的肉就被活生生地咬了下来,致使张登峰一个月没能下床,至今右腿上还留有一个酒盅大小的疤痕。
猪的野蛮和凶残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猪们患了疾病。二零零二年夏,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在猪场蔓延,猪们不吃不喝,行动迟缓,无精打采,眼瞅着一个个倒下去,张登峰心急如焚,请遍了附近的兽医,皆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远赴北京、合肥等地聘请兽禽类传染病专家,向他们求救。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人生地不熟,他费了好几天工夫才找到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解三星,当几天未合眼蓬头垢面的张登峰出现在解教授面前时,解教授被深深地感动了,立即动身随他赶到猪场,很快控制了疫情。然而由于耽搁时间过长,部分种猪还是死于非命。这时有不法商贩找上门来,愿出高价购买病死的种猪,然后抛向市场,谋取暴利。“怎么能做这缺德的事呢”!面对不法商贩不断抬高的价格,张登峰严词拒绝,随后含泪将死猪全部挖深坑埋掉,为此,张登峰损失近十万元,可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当今商海汹汹,钱潮拍岸,但做人要珍重自己的人格,可不能跌进钱眼里!”
张登峰拒绝出卖死猪的事,在村民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说他傻,眼瞅着能赚的钱不赚,是个十足的笨蛋,但大多数人还是翘起大拇指,连声夸赞。
事业受挫,并没有打垮意志坚强的张登峰,他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凭着自己的意志和智慧闯出困境,为村民发家致富树立个良好的榜样,真正成为村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为了避免猪场再次发生瘟疫和疾病,张登峰开始学医,每天他除了管理好猪场,就是埋头钻研医书,向当地的兽医请教。天道酬勤,很快张登峰就能自行配药、打针,并且在民间搜集了大量治疗猪病的偏方,他利用这些偏方与粮食相混合,经过精细加工,配治成多种预防疾病的饲料,自此,他饲养的猪很少生病,且由他配治的饲料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纷纷前来求购。在粪便的利用上,张登峰采取用猪粪上果树、种菜、种粮,节约了化肥,并使果园增收,菜粮增收。他还廉价卖给附近的菜农、果农,不仅使自己每年多收入两万多元,而且为形成了绿色水果提供了有力保障,促成养殖业与配套林业的良性发展。由于张登峰善于管理,巧妙进行综合利用,循环运作,减少了成本,节约了开支,增加了利润,很快猪场就起死回生。
正当张登峰踌躇满志,准备再大干一场之际,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再次将他推人绝境。
二零零三年二月十日上午,张登峰外出给客户去送饲料,中午回家时听妻子说自己不满两周岁的儿子在午饭前吃了一粒花生米,不慎卡在了喉咙里,后经妻子一阵拍打,吐出花生米碎粒若干。之后,孩子除了有一点轻微咳嗽外,一切恢复正常。张登峰听后放心不下,便和妻子一道来到镇卫生院,经医生检查,怀疑孩子气管内有异物,便让他带着孩子到县医院检查。张登峰未敢停留,忙乘车赶到县医院,通过x光线诊断,儿子支气管内有花生米碎粒异物,需要动手术取出。虽然医生讲仅是一个小手术,无大碍,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张登峰决定宁愿多花些钱找一个更好的医院治疗。后经朋友介绍张登峰选择了某市一家有名的医院,当日就办好了住院手续。
次日早上八时许,医生说要给孩子做手术,当儿子被推进手术室时,张登峰万万没想到,这竟成了与儿子的永别。
手术是九时开始的,约二十五分钟,从患儿口中取出约八分之一大小的花生米。九时五十分,患儿出现支下漏气,需做放气手术,出现生命危险。
十时十分,患儿病情加重。
十一时,孩子因抢救无效死亡。
噩耗传来,张登峰及其家人如雷轰顶,怎么也不敢相信,一粒小小的花生米,咋就夺走了儿子的性命?
为了给儿子讨个说法,张登峰在宿州市医学会的介绍下,出资到徐州市医学院做了尸体检验。尸检报告表明,主治医师在手术时没有给患儿做麻醉的情况下,导致患儿气管破裂,出现皮下漏气,形成气胸,在没有各种医疗措施到位的配合下,加上手术操作有误,是导致患儿死亡的最根本原因。
屋漏偏遭连阴雨,更为惨痛的是,就在孩子死亡后的第十四天,张登峰年愈七旬的奶奶因承受不住失去亲人的沉重打击,伤心过度,致使心脏病复发,不幸去世。
半月不到,接连失去两位亲人,妻子承受不住这个打击,整日疯子样不吃不喝,以泪洗面。面对家中如此惨状,不服输的张登峰四处奔走与医院打起了官司,猪场由于疏于管理,经济收入迅速下滑,病猪、死猪现象再次出现。
张登峰家中的遭遇牵连着亲戚四邻及朋友们的心,他们纷纷出力出钱,帮助张登峰料理了其奶奶及儿子的丧事,然后围坐在他家中,劝他抖擞精神,走出阴影,尽快把精力投放在猪场。一句“今天阳光灿烂,你抬头看看好吗”?一句“你面前有镜子嘛,对着它咧咧嘴你就会笑了”。质朴的话语里饱含着浓浓的深情,张登峰冰凉了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他泪流满面地说:“谢谢大家,哉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的,也绝不会被轻易打倒的……”
笑容重又绽放在了张登峰的脸上。
四
张登峰认为,搏风击雨、开拓进取、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才是北方男子汉的本色。他说,在他的心中,始终悬挂着一条语录:
生活中的酸辣苦甜咸五味俱全,你要想得到甜,就必须战胜酸辣苦咸。
这话听来简明而平实,平淡而素朴,既是人生浩叹,又寓哲意蕴。
的确,涅磐后的张登峰成熟了许多。他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养猪上,并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不遗余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工作,数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养殖专业展览及技术研讨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历时一年与市农委的王刚同志共同完成(科学养猪技术问答)技术资料,较好地指导了宿州地区养殖行业的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在艰难中扎实起步的张登峰,始终没有忘记脚下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他致富不忘乡邻,一心想着群众。几年来,在张登峰的带领下,该村和周围村庄,迅速掀起了养殖热潮。谁家想养猪,他闻讯后就主动热心上门指导建猪舍,认真传授饲养方法,手把手指教饲料配比技术,教他们防疫治病措施,灌输先进的养猪理念。二零零二年冬的一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张登峰正在猪场忙碌,突然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顶风冒雪走了进来,说她是本镇盂楼村的,姓陈,因为家中饲养的猪得了瘟疫,请了很多兽医治疗都不见效,十三头已经死亡七头,剩下的几头猪眼看快不行了,便想到了张登峰,求他帮忙医治。根据老人对猪病情的描述,张登峰很快就给老人配制好了药,让她拿回去给猪用针打下,老人将信将疑,非要张登峰陪她跑上一趟,张登峰看出老人的心思,笑着说:“如果此药不奏效,死猪赔您活猪钱。”见张登峰如此胸有成竹,老人只好悻悻的走了。回到家中按照张登峰的交待给猪打了针,奇迹出现了,半天工夫猪竟好了。老人对张登峰的医术佩服的五体投地,逢人就夸张登峰真是神了。在给村民猪治病的同时,张登峰还借用村里的小学,多次举办养殖培训班,赊给或者借给困难养殖户疫苗、饲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养殖积极性,先后带动了周寨镇吴庄村养猪场、刘暗楼乡天河养猪场、葛集镇窦集养猪场、玄庙镇韩新庄等多家养猪场及百余家小型养猪专业户,年总出栏猪两万余头,创利五百余万元,大大提高了砀山县农民养殖业的收入,极大的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及资源再生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周边广大养殖户及天牧种猪场的持续发展,张登峰还主动与宿州市养猪行业协会联系,在周寨镇设立服务部,并与宿州市全牧畜牧门诊部强强联手,开展综合性服务,适时聘请畜牧兽医专家定期定点坐诊,及时开设相关技术讲座,确保了该地区养猪业的平稳持续发展,使养殖户得到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张登峰不仅对养殖专业户无私进行帮助,同时还对弱势群体十分关注。十年前,家住宿州市埇桥区时村镇某村村民陈某与妻子在生了三个女儿后,违规又超生了一个儿子。因二千五百元计生罚款与村会计陈某某发生纠纷。在一次酒后,心胸狭窄的陈某持刀扬言要杀死陈某某,恰巧遇到前来劝阻的村支书陈强,陈某便不分青红皂白挥刀将陈强残忍地捅死。案发当日,陈某撇下年过七旬的老母和三个年幼的儿女,携妻带一幼女连夜潜逃。二零零四年五月十四日,陈某在芜湖落网。九月二十七日,陈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不久,张登峰得知陈某年仅十四岁刚上初二的儿子陈亮亮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同情心极强、本性善良的张登峰被深深地震撼了,他认为陈某犯了法,可孩子是无辜的,于是便暗下决心资助陈亮亮,绝不能让他再走自己因家贫辍学的老路。十一月二日,在朋友的引荐下,张登峰驱车三百余里赶到陈亮亮家中,将六百元钱塞在他的手中,并表示长期资助陈亮亮上学,直到他读完大学为止。十余年来,饱受村人白眼与数落的陈帅虎一家感动得热泪盈眶,紧拉住张登峰的手久久不放。陈亮亮八十岁高龄的老奶奶更是泣不成声,大喊一声“恩人呐……”长跪不起。
张登峰无偿资助杀人犯的儿子上学的事迹经宿州市党报(拂晓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说法不一。有的说他钱多了资助谁不好,偏偏资助一个杀人犯的儿子;也有的说他不图名不图利,是雷锋精神,可敬可佩。而张登峰却是另一种解释,他说:“杀人犯的儿子也是人,为啥这个社会会有这么的偏见呢?有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只有这样的人活得才有意义,社会才能够快速发展。”
采访时当我们提到天牧种猪场的前景及他个人的长远规划时。张登峰信心十足地表示,现在,他正积极筹措资金,投资兴建天牧种猪场二期工程,打造占地三百亩,种猪五百头的养殖业种植业合理结合的三点式花园式猪场,力争在省内建成规模较大、设施齐全、实力雄厚的大型养猪基地,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
天牧种猪场二期工程下设母猪基地、育肥基地、子猪基地、实验猪场、饲料场、水产林业等项目,以养猪为主、林业绿化为辅,水产为环境隔离的三点式花园猪场,此种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二期工程所投用的生产设备及厂房猪舍将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标准与我国现行标准高起点投入运行,为当地的畜牧养殖业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运行模式,以期更多更好的为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上午的仓促采访结束了,虽然对张登峰的认知既不深刻也不全面,但张登峰的人格魅力及其奉献精神已经令人难忘地凸现。在漫长的流水的人生中,我们遗忘的是时间,失去的是意义,而正是隐匿在年华后面的灰暗的无意义的生活组成了我们几乎一辈子的日日夜夜,最终使我们只能是水被蒸腾,而不能是盐被结晶。可张登峰却用他的实际行动,在勤恳的疏松某些板结的心田,默默播下寓含营养的种人,催我们警醒,使我们结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真诚的祝愿张登峰前面的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辉煌,以“长陵飞翮,乘春自有期”的雄心壮志,拽住自己命运的缆绳,使它驶向一个崭新的、更高的命运彼岸!
责任编辑陈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