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如何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唱主角

2005-04-29金寅圭

中国经济信息 2005年23期
关键词:东亚地区东亚世界

金寅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 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崛起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国GDP 持续快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快;二是对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显著增强。中国的崛起给东亚地区国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中国经济发展步入黄金期

中国通过20多年的内部体制改革,已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平稳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黄金发展时期。1978到200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2001到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8%,也位居世界前列。从1980年到2002年的20多年里,中国的人均GNP从1980年的307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5.7美元,GDP及GNP总量已经居世界第6位。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80年到2000年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的20.7%。中国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为4.7%,仅次于美国的14.4%和日本的6.7%。

在改革的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进步,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研发和技术投入比例加大。在国内改革的同时,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也体现出来,外贸和外资不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也以自己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占据东亚经济主导地位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2004年与1978年比,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50多倍,年均增长15%。中国对外贸易量占世界贸易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进出口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47.9亿美元,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25位攀升到2003年的第3位。其中出口贸易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5933.7亿美元,从世界第28位攀升到第3位。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535亿美元,实际利用606亿美元(政府公布数据,UNCTAD数据为62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形势下,中国经济、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人民币币值稳定,汇率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使中国在世界和东亚地区的经济地位处在一个世纪以来最好的时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中国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与主要亚洲贸易伙伴的区内进口比重有所增加,东亚各国的出口市场从欧美地区转移到了东亚各经济体。由于产业转移及中国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扩张,中国已经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基地。

中国不仅作为经济大国,也作为政治大国在东亚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处于东亚的中心地带,与中亚天然毗邻,与南亚次大陆隔帕米尔、喜马拉雅山相望,南部海陆边界均与东南亚各国相接壤,本身也是东北亚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处于亚太经济圈的天然中心地带,位居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海洋的边缘,海岸线长达32000多公里,特别是中纬度海岸线漫长。这样的地理位置为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东亚地区的枢纽性作用提供了可能。

中国在2003~2004年提出了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要旨在于在通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通过中国国内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通过中国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自身能力的增强,来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自身经济实力为基础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依托一体化实现经济平衡发展

由于长期的经济分工和产业结构分布,东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多层性的特点。2001年,发达国家如日本人均GNP在35600美元;新兴工业经济区域从韩国的9460美元到新加坡24000美元;接下来是中国与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从700美元到3700美元;最后是越南、缅甸、蒙古、北韩、柬埔寨等国,人均GNP只有150~420美元。

面对目前东亚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础情况,笔者认为,东亚各国应当加紧推进相互间的制度性经济合作,以充分发挥各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一体化的框架下实现东亚经济的整体平衡发展。

通过加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可以充分发挥丰富高素质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展自身的制造业,并在尖端科技上有所突破;日本可以依靠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自身产业结构,早日摆脱经济困境;韩国可以有效振兴经济,利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优势,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东盟各国可以将自身内部要素市场和中日韩三国要素市场结合,利用劳动力和管理经验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其外向型经济特点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对东亚各国企业来说,通过合作建立一个东盟——中日韩共同的国际标准,一方面摆脱了对欧洲和美国标准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东亚各国企业在竞争中遵循共同的国际化准则,互相借鉴管理和技术经验,使企业竞争力有效提高。

紧密的经济合作还有助于消除政治、经济、历史方面的裂痕。韩半岛目前还处在分裂的状态,日本和中韩的领土争端、历史问题也达到难以调和的程度。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由能源和渔业问题引发的边界摩擦时有发生。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是防止使上述的种种政治和安保方面的问题成为现实的重要途径。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政治和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和融洽化。东亚各国从民间、企业界到政府高层的互信、互访和互助,有利于对本地区政治和安全问题达成共识。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合作也是多年以来经济战略的选择。1997年中国共同倡导了“10+3”框架机制的建立。其后在东亚制度性经济合作中,中国一直扮演着积极倡导者的角色。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中国率先提出与东盟建立中国与东盟间的自由贸易区的主张,在2002年与东盟达成《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就在东盟认为中国会与其率先实现“10+1”的合作,使东盟实现其领导东亚经济合作的目标时,2003年中国又率先倡议,并与日本、韩国提出《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对东亚经济合作的主导权问题有相当的关注,并已经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可以预期的是,通过积极推进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中国在东亚地区发挥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东亚地区东亚世界
“东亚汉诗史(多卷本)”简介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如何看待我国的高投资率
会“珰”洞鉴以昭然——古代东亚地区冠饰“珰”之探究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鼎盛与危机:明清东亚宗藩体系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