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映红沸腾的南泥湾油田
2005-04-29柏林
柏 林
石油人的天职就是燃烧自己,把光和热献给党和人民。
——刘仰明
泱泱一川清波,十里蛙声一片。
畦畦稻秧荡荡,满目绿色尽染……
昂首远眺,但见汾川河两岸到处皆蓝色的抽油机起起伏伏,高高的钻塔直插云天,隆隆机声随风飘荡,一辆辆南来北往的油罐车呼啸着从身边驶过,脚下土地的微微颤动,使你顿感油罐里那沉重的份量……
又一辆大卡车奔驰而来,满车皆是穿着浅蓝色工作服的石油工人,你瞧,全都是青春洋溢的青年男女,迸发自内心的激情使他们一路歌声不断:
脚踩着大地,
头顶着蓝天,
我们是南泥湾的石油汉。
三五九旅在这里把希望播种,
我们在这里耕耘着共和国的明天。
……
啊,稻秧青青,石油飘香,歌声朗朗,一幅多么鲜活、多彩、火热、富庶的别开生面的图景,这,就是如今的南泥湾。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到处是油井,
致富的好源泉……
且不说那些生动勃勃、活跃、调皮的年轻人将这段歌词撰改的如何,这词这歌确是南泥湾钻采总公司广大员工们从心窝窝深处呼喊而出的。
不是吆,你看,从组建起南泥湾钻采总公司到现在,仅仅十多年间,他们用睿智、用心血、用汗水、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创造出了多少辉煌的业绩?
——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曾亲临视察,赞誉南钻人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三五九旅”。
——连续多年保持着“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被评为“省级政研会先进集体”。
——曾成为全国投入产出调查中唯一受表彰的县(市)属企业。
——设备管理QC小组选定的课题,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这也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企业。
——截止2003年底,公司累计控制含油面积210km2,累计控制地质储量9500万吨,累计探明含油面积151.6km2,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400万吨。
——截止2004年5月,公司累计生产原油205万吨,实现税利9.61亿元,上缴财政5.7亿元,成为宝塔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为延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总公司已形成党委、行政、工会、纪检、妇联等组织健全,下设采油一厂、二厂、工程公司、西进指挥部、劳动服务公司及各职能部门齐备,职工达149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2人,钻井、测井、射孔、固井、压裂、修井、安装、清蜡、机修、输变电线路架设、原油脱水及选油废水处理、生产运输等工艺比较完善、设备技术先进的中型企业。
南泥湾钻采公司,铸造出了南泥湾的再度辉煌。
如歌的岁月
“花篮里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如今的南泥湾,是陕北的好江南……”
穿越时空,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甜美歌声在神州大地上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影响了几代人,那优美的旋律,就是在国际间,也颇有声名。
南泥湾,好响亮的名字。
南泥湾,举世瞩目的地方。
那么,南泥湾的声名到底是怎样雀跃而起且又经久远播的呢?
那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企图困死我们。王震将军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率领八路军359旅奔赴荒芜的南泥湾,本着“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的宗旨,大搞屯田生产。经过极其艰苦的拼搏,终于将一个人称“烂泥湾”的山旮旯,变成了生机盎然的“陕北好江南”,不仅夺得特大丰收,自己丰衣足食,还能大量上缴公粮。
这,在世界军旅史上,不能不堪称奇迹!于是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便不胫而走,留芳于世,成为我党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那么,《南泥湾》这首脍炙人口、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久唱不衰的歌儿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里,笔者将老延安、我党著名的理论家艾克恩同志曾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短文中的两段摘抄于下,权作说明:
……
1943年,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延安文艺界在毛主席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引下,组成80多人的劳军团和秧歌队,赴南泥湾劳军。编排节日过程中,鲁艺学员贺敬之赶写一出《挑花篮》的歌舞。其歌词,又经鲁艺教员马可谱曲,作为慰问演出的一个节目。
3月15日,359旅旅部召开了拥军大会,文艺界同志们演出的旱船、推车、狮舞、快板等文艺节目,博得阵阵掌声,尤以反映南泥湾巨变的《挑花篮》吸引人,当唱到“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时,在座的359旅全体官兵顿时沸腾起来。从此“花篮里花儿香”的悠扬歌声和“359旅是模范”的风范力量,超越时空,传向远方。
……
当年的南泥湾已在中国革命历史史卷上浓墨重彩地书上了一笔;而今天,就在这块当年八路军指战员们用生命与汗水开拓出来的土地上,又一曲新时期的“南泥湾之歌”踏着时代的节拍在激越地、高昂地演奏着,且再度名扬四方——这就是“延长油矿管理局南泥湾钻采总公司。
1986年,在“陕北浅油层勘探开发工作会议”之际,为支持陕北人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国家石油部同意把长庆油田主持的甘泉下寺湾、富县直罗的低产油田转让给地方政府经营管理,随之,其它县区紧跟效仿,隶属于延安宝塔区南泥湾钻采总公司也就在这年的8月应运而生。
总公司最初称“玉皇庙钻采公司”,200多名职工全部都是由濒临破产的原蟠龙煤矿转入,无固定资产,无正规办公地点,无交通工具,全部家当是延长油矿管理局青化砭油矿转交的115口旧油井,年产原油才300来吨。当时呀,所谓的石油工人的形象极其糟糕,当地社会上流传着一段顺口溜可见一斑,这就是“远看像个掏碳的,近看像个要饭的,走近才知是个石油他大(陕北群众带着贬意的土话),穷的一毛也不拿,往人家栏柜一趴,光看不买还老是问这问那”。
当然,这一顺口溜也许只反映了一少部分人的精神状态,但确形象地折射出了公司当时穷困的实际情况。
然而,公司的领导并没有丧失信心,广大职工也都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与向往,他们犹如地下滚动着的火山熔岩,蕴酿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种不向困难低头,一种不服输、敢创敢拼、勇于爆发的力量。
很快,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旧井垫底,贷款起步,以油养油,滚动发展”的政策和“钻采并举”方略,于1987年8月克服种种困难组建起了第一个钻井队,拉开了钻探工作的序幕。
没设备,借;没技术,就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打油井,可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并不乐观。
1988年6月,公司将总部由清水沟搬迁到东二十里铺飞机场附近办公。7月份,在当时驻延安市(现宝塔区)科技副市长、石油专家杨毅刚的直接帮助下,在南泥湾川道的临镇一带发现了较好的石油资源。6月份在付家湾完成探井“汾3”井,初日产8.5吨,初月产油69吨;紧接着又打成功了日产5吨的“汾5”井和初喷日产达16吨的“汾8”井,从此,吹响了大力开发南泥湾油田的号角!(关于石油专家杨毅刚以科学的睿智与顽强意志开拓南泥湾油田的详细事迹,笔者早在十多年前已在报告文学《南泥湾,他的石油梦》里有所描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也就在这一年的7月份,公司毅然将生产基地由青化砭转移到南泥湾川道的临镇付家湾,更名为“南泥湾钻采公司”。
挥师南下,将大批“人马”转移到南泥湾川道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可刚来乍到那阵儿,生活是异常艰苦的。仅就住处而言,有的借住在拦牛放羊孤独老汉的家里,有的住在当地农民已废弃多年的破窑洞里,甚至是烤烟炉里;在远离村庄的油井边,不少石油人只好就地以陋就简地搭起原始人式的窝棚而居,条件好的也不过住进“五合板”或铁皮组合的所谓“简易房”、“活动房”里。夏天里边热得像蒸笼,睡一阵儿身下就是一片汗印印,同时,还有成群的蚊子轮翻“轰炸”,一伸手就能抓上一把;冬天又冷得睡不着,经常裹着被子缩作一团苦熬苦盼等天亮,也时常干脆起身在避风的地方燃起篝火围成圈儿烤起来,胸前烤热了背后又冷的不行,便下意识地又转过身来烤背后,就这样不停地转来转去地烤。实在困得不行了,也有的索性背靠山崖跟儿,凭着篝火带来的暖意闭目睡上一阵阵,如雷的鼾声顿时此起彼伏……
篝火,这山的篝火,那峁的篝火,这沟里的篝火,那川道的篝火,那一簇簇熊熊燃烧的篝火啊,与天上清冷的月牙与星儿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多么奇妙而悲壮的图景?这,又不能不使人遐想起当年359旅奋战南泥湾之夜……
提起那阵儿,现任总公司总经理的刘仰明同志回忆说,他是1989年9月份从延河水泥厂副厂长调到南泥湾钻采公司的,当时公司任命他为生产科副科长兼南探区副区长,一个专门管生产、整天都得在生产区跑腾的“官儿”才给配备了一辆破自行车,可见当时的整个儿“装备”如何了。
刘总还情不自禁地说,那阵儿苦是苦,可当时“王法”重,要求很严格,要大家身在南泥湾就更要继承、发扬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用当年359旅勇士们的精神要求自己,用大庆石油人的“三老四严”精神管好自己,不论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石油工人,干啥事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没有啥现代化设备,好多活都硬是用人力肩扛手拉地来完成。诸如用人力往油区抬钢管、搬钻机、拉电这些活对南钻人来说可谓是“习以为常”的事了。就说众人一齐动手硬往山上拉电线抬电杆这档子事吧,你想想,那么多的人吆喝着惊天动地的号子,一个个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地在荒山野洼移动,不是和当年359旅指战员们挥舞起老镢头在山坡上开展开荒比赛的阵势一个样样吗?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南钻人靠的就是南泥湾精神和大庆作风,虽然人人都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苦是相当的苦,可精神面貌时时都处在异常振作的状态。说到这里,刘总又似乎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他感慨不已地说,自己到南钻虽然只有32岁,可在山路上的泥窝子里骑上一天自行车,不,其实好多机会都是骑不成车而是“车骑人”哩,扛车爬山的辛劳至今还回味无穷。至于说吃饭,那更是没个“瞎数”了,饥一顿,饱一顿,忙了一天“凑合”一顿方便面也是常事。不知怎么搞的,自己很快得了“胆囊炎”,忙上一天,晚上往床上一躺,浑身像似散了架,“胆囊炎”又痛得人直冒冷汗;然而,天一麻麻亮,又好像条件反射一样,毅然决然地从床上弹坐而起。清晨6时左右,准时与有关人员安排好一天的工作,然后胡乱地吃点早饭,又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出发了。他还特别强调说,那时,不是自己一人这样干,而是公司里的所有人员都是那样的劲头十足地干,大家都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顾大局识大体,团结一心,上下拧成一股劲,自觉地在各自的岗紫千红位上努力进取,辛勤工作。
南泥湾石油人怎能忘记1989年9月11日这一极其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我党我军与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南泥湾钻采总公司视察。
江总书记来到“富8”油井旁边,推了推他那宽阔的眼镜,当他看到晶莹透亮、碧绿如琼的原油从抽油管内正往集油油罐里“啵噜噜”地涌流时,便高兴地说,看来这原油比大庆的还清哩!
接着,江总书记较详细地询问了石油专家杨毅刚有关南泥湾石油的一些情况。
当总书记得知南泥湾石油人在继承、发扬光大着南泥湾精神,力排各种困难在尽力勘探、钻采石油时,亲切地称赞奋战在这块英雄土地上的石油人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359旅”。
江总书记的亲临视察,无疑大大地激发了会战在南泥湾油田的广大石油人,当月产量突破了千吨大关。到12月8日,提前22天完成5500吨的年计划任务指标,年产量达到5950吨,夺得了陕北同类油田当年建产的第一名,单井平均产油为同类油田的2倍,而万吨产能建设直接成本只及同类型油田的一半。
1993年6月8日,南钻日产量首次突破百吨大关。同年9月被省政府授予“省级经济明星企业”;12月份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随着南钻不断发展壮大,1995年8月,南钻再次更名为“延长油矿管理局南泥湾钻采总公司”;9月份也将原公司党总支更名为党委,物质与精神双文明建设工作得以更加蓬勃地开展。
总公司到1996年的9月,月产首次突破了1万吨,年末,年产量突破了10万吨大关。到2003年年底,年产量已达39.6万吨;今年又明显好于往年,1?月份,完井246口,生产原油23.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1574万元,实现税利15089万元,各项任务指标都较出色地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均衡计划,全年产量突破40万吨达42万吨已胜利在望。
数字是枯燥的,可每一点数字的增加却渗透了南钻石油人多少心血与汗水。是的,十多年来,南钻人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的苦涩、艰难且更具科学、严细、豪迈,真乃与时俱进,别具特色矣。
闪闪发光的“科技兴油”之路
大凡业内人都深知,石油工业属“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科技与管理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工艺技术支撑,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企业只能是一种粗放式的经营,所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延安市委、市政府(现宝塔区委、区政府)与南钻决策者当然也深知这一点,便早就制定出了“以人为本,团结拼搏,科技兴油,管理增效”的企业经营理念。
这里,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南泥湾油田。
南泥湾油田位于陕甘宁盆地陕北斜坡东南侧的南泥湾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呈平缓的西倾东斜,倾角不到1°。油田的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系延长组长4+6、长6油层组,该油层为特低渗储层,具有一广(分布面积广),二多(多生储盖组合,多含油层段),三差(油藏物性差,富集程度差,油水分异差),含油层横向变化大,以及油气驱动能力弱等特点。
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现任南钻总公司技术科科长的刘建宏介绍说,结合南泥湾特低渗油田实际,他们先后大胆引进和研究出了不少油田开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成果来,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技术含量,实现增产提效,探索出一条适合陕北特低渗浅油田高效经济开发的南泥湾模式。
——油田勘探开发工作依据“物探指路、扩边评价、综合研究、流动开发”的原则,采取边勘探、边开发、钻采结合、内外结合的办法,逐渐探索出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开发新路子。他们通过大量实地探测和资料论证,终于在被“权威人士”判定的不利开采区内找到了汾川河区、松树林、岳屯、阳台、刘台等9个油气量富集区,为南泥湾油田原油生产大幅度上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勘探方面,他们大胆提出和引进了非常规地面物探技术,突破常规传统钻井勘探模式,累计探明含油面积141.67km2,探明地质储量6375.15万吨。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南泥湾油田的主要地质勘探手段之一。
——在开发方式上,他们针对以往小井距裸眼完井出现的油井质量及压裂质量低、油层利用率低等弊病,公司于97年实行了大井距全套管射孔完井的开发工艺,使油层利用率由50%提高到98%,年增创经济效益千万元以上。2001年他们又响应国家“再造一个秀美山川”的号召,引进了定向井钻井技术,提高了油田的技术含量,使油田的开发方式迈上了新台阶。目前,定向井开发已成为南泥湾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
——在压裂工艺方面,油田经历了从清水压裂——水基冻胶压裂——大型压裂的发展过程,不断提高压裂技术含量,解决了油井稳产期不稳定、递减快、压裂效果差等诸多问题。2000年他们自己出巨资购置了一套1800型的压裂机组,该压裂机组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准,保证了油田的压裂工艺水平。
——为了加大地质研究开发力度,搞清本区含油富集规律、储层特征及沉积有利相带分布,进一步提高勘探开发工作质量。自96年起,他们先后与胜利油田地质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储层评价有利相带预测”;与西安石油学院合作完成了“长6油层综合地质研究”、“南泥湾油田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系统”;与西北大学合作完成了“南泥湾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南泥湾油田探明储量报告”。诸多项目的完成,为油田以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中,“南泥湾油田勘探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已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油井压裂数据库”、“油井坐标数据库”,“油井产量数据库”正在建立之中。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为油田勘探开发数据的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工艺引进方面,油田先后引进了双射流射孔,高能气体解堵、清蜡剂清蜡、化学解堵、热采渗吸工艺、次声波采油、水力压裂裂缝测试等多个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探索和寻找适合南泥湾油田发展的有效途径。
——引进了中国石油大学测井资料解释软件系统和陕西测绘局最新电子版地形图;与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合作,建立《南泥湾油田坐标转换软件系统》;建立起现代化的资料库,全面引进了地质开发资料的规范化工作。
——为不断强化油田技术工作,总公司专门组建有技术科、工程公司和研究所。技术科主要负责油田的勘探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与推广,项目的调研与实施工作;工程公司主要负责测井、固井、射孔、压裂、先进工艺的实施;研究所主要负责地质研究、化验与制图等工作。
目前,南泥湾钻采总公司的一大批年轻有为的科技工作者正在朝气蓬勃地茁壮成长,1971年出生的地质学士生、现任总公司技术科长的刘建宏,一头扑在南泥湾大山里献身石油事业,已先后在《西北地质》、《西北大学报》等杂志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受到专家高度评价,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2003年荣获了延安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今年又被宝塔区评为“十大科技标兵”。
在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交谈中,他们一致认为,南钻如果没有杨毅刚等一批地质专家、石油学者十多年来的呕心沥血的努力,如果没有应用这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先进工艺,就没有南钻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严格的管理结出丰硕成果
管理增效。
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世界著名的实业人物美国企业家贝利·舍勒有段风靡于世的名言:落后的技术可以用先进的管理来弥补,而落后的管理则是任何先进技术也弥补不了的。
提起管理,南泥湾钻采总公司总经理刘仰明深有体会地说,他当生产科长多年,1992年4月被上级任命为南钻公司的副经理,还是分工主管生产,这管理生产一干就长达6年之久。
刚开始,公司的各种机构与规章制度不健全,“少胳膊缺腿”地干啥都碍事,员工之间扯皮、旷工、酗酒、闹事等事儿时有发生,大大地影响了生产,这怎么行呢?
没有规则哪来方圆。我们几个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一边抓生产,一边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又遵照在广大员工中几上几下的公开原则,制定出了一系列有关的规章制度,同时依据情况的变化予以逐渐地修整完善。
管理,一句话就是管人,就是把制度和人有机地融为一体,以教育来引导和提高人的素质,以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最佳配置。
南泥湾钻采总公司先后在最当紧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办公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可操作性很强的上千条制约行为的条文,确实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的增多,新进人员的增添,形势的变化等等,情况往往又出现了不少不遂人意的现象。
2002年9月的一天,正在基层奔忙的刘仰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叫他尽快到区委、区政府一趟。刘仰明当时想,最近一个时期,各方一再强调安全问题,可能又是叫他去开安全方面的会哩。
当他走进区委主要领导办公室时,才知是通过区委、区政府认真斟酌、研究,决定让他出任南钻总公司总经理一职。
当总经理,这可不是一般事,他从没有想到过,也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当他正要说点什么时,那位主要领导一摆手说,这是经过常委会多次反复研究过的,你什么也别说了,服从组织决定。要是想多听一句的话,只有一条:只能干好,没有退路!
在返回南泥湾的路上,刘仰明想,既然区领导对自己这么信任,那就干,而且要把事情干出个样样来!是啊,这副担子是够重的了,要知道南钻一年的税利占到全区工业企业税利的98%,占到全区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就小范围来说,南钻1500多名员工,不,连同其家属子女达6000多人哩,这可是大家的饭碗子,公司就是这么多人的家啊,要是有什么闪失,怎能对得起“江东父老”怎能对得起区上领导的重托!怎能对得起……,他下意识地将拳头捏得叭叭直响,下决心一定要干好,干出个“眉眼”来!
此后,刘仰明与他的领导班子挺身而出,果断决策,亮出几个漂亮的招数来,并雷厉风行地予以实施。
首先是对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进行了整顿,大事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实行厂务公开;作出了《关于进行机关人员作风大整顿的决定》,明确规定了整顿时间、范围、内容、方法等,要求所有整顿人员每人必须写出两篇整顿心得体会来。与此同时,总公司党委也作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风廉政建设》等理论学习安排,大力开展南钻人如何更好地继承、弘扬南泥湾精神、干好本职工作大讨论等。
结合大整顿,精减合并调整了机关与部分二级单位的机构,化解矛盾,解决了一些棘手问题,进一步理顺了人事管理制度;出台了鼓励职工子女上大学的政策,补缴1992年—1999年期间欠缴的450万元养老金,兑现了各种奖金与节假日加班工资;将所有偏远采油班组的简易活动房全部更换成为砖混结构的平板房;为全部职工宿舍更换与配置了彩电;进一步要求机关干部在出色地完成各自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积极、热情地参加各种义备劳动等等。一系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措举,促使公司上上下下很快呈现出一派人人精神振作,个个人心思上,齐心合力抓生产的热气腾腾的崭新局面,各项生产指标明显上升。
说变化,最关键的是人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笔者在采访期间翻阅总公司主办的内部刊物《石油简讯》中,就看到了依照总公司安排,机关部分干部下到生产第一线锻炼期间所写的心得体会,这里摘抄其中的部分段落于下:
清晨,被一阵响亮的广播声吵醒,睁开朦胧的睡眼,看看外面还是黑乎乎的一片,再看表这才是5点40分……
6点整,我们已整齐地站在区部(采油区)大院里开班前会了,听领导对今天工作的安排……
……
半个多月来,每天的巡井、修井场、扫井场,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我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了公司奋战在偏远山区的几百名采油工人的生活。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很庆幸自己能有这难得的机会到生产一线来锻炼……
今后,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这次锻炼都将是我强大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白薇
……
为期四个月的基层锻炼虽已快临近尾声,但其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人情冷暖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与最丰富的回报,它让我知道“珍惜现在,把握未来”的真缔,它让我了解到公司辉煌的今日来之不易……
——何媛
结合抓人的工作,总公司以“改革是方向,制度建设及安全是保证,效益是目的”为宗旨,进一步调整了思路,强化了内部管理,健全了各类组织机构,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从体制创新入手,变长线管理为短线管理。
为便于就近指挥生产,今年4月份,果断将总公司从付家湾搬迁到松树林主油区。在这之前,还在松树林主油区成立了总公司采油二厂,将工程公司也搬设在这一地域。这不仅使管理线变短了,而且方便了一线生产。
原先,采油区“评39”井距公司总部达40多公里,维修时从公司基地出发,光路上就得用3、4个小时,若遇雨雪天就更不要说了。现在呢,只需几十分钟,这一下油料消耗就降低了80%,维修费用降低了50%,且大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从长远看,设立分厂,总公司将不再直接从事生产管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谋划全公司的整体发展上,促使总公司管理理念有了一种质的飞跃,体制的创新为今后发展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狠抓制度建设和职工培训工作,用更为严细的制度规范职工行为。
本着制度不留死角的原则,总公司要求各单位不断细化量化各项管理制度。
对于新进公司的人员必须进行严格认真的岗前培训,要求新工务必过好岗前培训和制度学习这一关。
其次,更为严厉地狠抓制度的贯彻和执行,确使每项制度都能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诸如根据油井产量多少,其工资和奖金与实产挂钩,按月硬兑现。再诸如2002年七、八月前,发现有的车辆驾驶员偷卖汽油,从9月份起,新组建的总公司领导班子要求按车况和所跑的跑况来确定耗油量。各种车辆油料全部实行上限管理,超出部分驾驶员自负,节余部分按30%予以奖励。仅此一项措举,大小200多辆车一个月就节约9万多元,一年便能节约回100多万元。
在前此之前,还发现有些泵油车在河里泵水后送给选油站,所缴的原油里综合含水率达26%,一个月就能泵回7000多吨水。新的领导班子要求选油站所收的原油综合含水率不能超过10%,超过者扣除选油站领导与值班人员奖金,严重者根据实情予以惩处。这一制度出台后,当月选油站所收缴的原油综合含水率就下降到8%,等于少收回4800多吨水,试想,这一招数又能节约回多少钱?
——采取经济责任制、材料核算制和有效工时制三项制度,达到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总公司根据二级单位的人数、油井、产量、设备状况,确定各二级单位材料消耗定额后,再由二级单位分配到每个队、每个人、每口井,节约奖励,超支处罚,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算细账、讲节约。工资实行单井产量工资,泵油含量工资,修理工有效工时制,井下工收入与工作量挂钩的方法,并且收入向苦、脏、累、差岗位倾斜,解决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做法,调动了职工积极性。
各二级单位又对诸如采油工在实行单井产量工资制的同时,还要根据抽油机的新旧、时间长短来核定其消耗的材料,如黄油、机油、皮带、保险丝及所需工具等;泵油车也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吨油含量工资,泵的多工资自然拿的多;修理工实行有效工时制,不仅要确保质量,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返工者不计报酬;钻井队按米进尺计酬;工程公司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及各单位各工种的材料核算制度等。各工种都配有专职的核算员,按月来清算,每月都兑现。这样一来,很快出现了由过去的“等活干”到后来的“抢活干”、“争活干”现象,各种指标明显好转,基本上达到了最大限度的降耗增效目的。
——大力加强现场管理,强化领导现场指挥。总公司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深入采区蹲点包片,对于现场出现的问题立即进行现场解决,产量在1吨以上故障井绝不许过夜;并实行责任部门跟班查,公司领导、中层领导跟踪查的办法,将问题解决在最短时间之内。
今年以来,总公司又要求每晚都得轮流一名总公司领导带领两名中层科长于凌晨时分深入到油区进行夜查巡井,一则是查看各个井场生产是否正常;二则是严防偷盗原油、器材现象的发生,效果很好。
——在物资管理方面狠抓五个环节,即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库房管理和材料领用。采用ABC管理和定额消耗管理,并对低值易耗品管理作了补充规定,堵塞漏洞,降低消耗。
在大宗材料进购方面,公司采取招标方式进行。2003年3月份,总公司一次采购6200万元的物资,邀请区审计局、采购中心、监察局、物价局一起予以指导和监督,既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又为公司节约了大批资金。仅钢材一项,可节支150万元。通过市场调查,对钻井价格每米下调10元,全年可节支300万元。2004年公司又组织管理、财务、供应、纪检等部门人员,对所要采购物资进行了四次市场考察,才确定了采购价格。
——针对以往设备管理存在的不足,改过去“管结果”为“管因素、管原因”。进一步修定、完善了《维修工作质量考核细则》、《抽油机维护保养制度》、《各种技术操作规程》等,狠抓日常保养和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由于这一工作抓得扎实,本文前边已提到,公司设备管理QC小组选定的以《提高抽油设备完好率》的成果为题目,被中国质量协会等国家级几家部门联合评为“全国优秀管理小组”,标志着南钻总公司的设备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当时设备管理QC小组的组长就是现任总经理刘仰明同志。
对于企业管理,笔者确是“门外汉”,但有件亲身耳闻目睹的现象却印象很深。
那是近来采访一次路过总公司“小料管理室”,只见偌大的一个库房所有的东西分门别类地全都上了“货架”,摆放得竖看是行,横看是排,异常整齐;每一样东西下方又都贴有一张卡片,标明名称、价值、数量等,而靠门的办公桌上,还陈放有一本表格薄儿,注明各样物品的购进时间,某某什么时间领出多少,现存多少等等。管理人员介绍说,这样一目了然的作法既便于查找,又能对物品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笔者又回头仔细看了看,那些东西只不过是些办公所用的会议记录本、墨水、铅笔、浆糊之类,最值钱的也不会上百元吧?正巧,路过此处的行政办公室王斌主任又介绍说,公司的大小物资材料管理得都很严,领东西时,除了按程序层层审批外,还得缴来已经损坏的东西,小到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废灯泡。他特地拿起一块小橡皮说,倘若来人领的是那种铅笔后方带有橡皮的铅笔话,那就不会再让他领取这种橡皮块了。
真没想到,这么大的一个钻采公司,竟然是如此的“抠门”,足以可见整个儿管理是何等的严细矣。
耳闻目染走油区
要是说历史在金戈铁马时代共产党人为延安的南泥湾赢得了一个辉耀五湖四海的光环,那么,崛起在今天的南泥湾油田又是一番什么模样儿呢?
还是7月流火的一天,我们与宝塔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元富、南钻总经理刘仰明、办公室主任王斌等一起驱车向油区一线奔去。
迎着艳艳骄阳,举目远望,山腰间,当年359旅住过的排排破旧窑洞依稀可见,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汾川河两岸、松树林群山、南泥湾川道到处密布的蓝色的浅吟低唱的抽油机;远远近近高竖的钢铁钻塔处发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久久地在山崖间回响;从山路上奔驰而下的一辆辆装满原油的油罐车,带起了一股股飞扬的黄尘……,好个为石油而鏖战的沸腾了的南泥湾油田!
我们跨沟越河,爬山上洼,车子沿着半山腰新拓开的运油路线前进,虽然七上下文八下地一直在颠颠簸簸,但一路又大开了另一番眼界——沿路两边与井场周围,全都整整齐齐地栽着各种树木,那浓郁的枝叶在山风中哗哗地抖动,宛若在热情地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王主任顺口介绍说,南钻在狠抓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环保工作,绝不以牺牲环保而抓生产。特别是配合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结合公司实际,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
——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环保领导小组,常设环保专职机构,实行三级网络管理,并充分利用公司电视台、广播站、《石油简讯》刊物以及刷写大量的宣传标语等,大造舆论,以此来提高广大职工的环保意识及搞好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大力开展“清洁文明生产”活动,从井场选择、钻井、采油、运输、选油等工序都以环保为先,泵油车辆配备了防冒集油装置,严禁各种车辆在河流里洗车。修井作业时井场铺有塑料薄膜,加装泄油器;投资近200万元购进载液车组,从源头上杜绝了压裂液的乱排放。
——在采油队开展创建清洁文明油井活动,要求井场平整、清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在井场道路边沿、护坡和班组住房、基地等周围大力种草植树,绿化美化环境,乔、灌、草相结合,仅2003年就种植各种树木104万余株;2004年为此又投资百万元,加快了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步伐。
——公司在新建松树林选油站时,投资200多万元采用了具有省级环保水平的选油污水处理方案,并拟在2004年投资近千万元修建现代注水站,届时全部将选油站废水经处理后回注地下。
——全方位开展丛式井技术,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少污染。
在边看边听介绍之际,我们的车子爬上一个名叫芦子沟山的山顶。
真没想到,就在这个高高的山顶上,竟建有一块平展展的井场,一摆溜由9口油井组成的丛式井颇引人注目。那蓝色的、高高大大的9台抽油机在斜阳的映照下,各自在上上下下地抽动着地下的原油,显得异常宏伟、有气势;在一旁的半山坡上,依山就势的置放有两个各40方储量的、桔黄色的长方形储油铁罐,一辆泵油大车在其下方正在泵油,走近就能听到原油美妙的流动声和那特有的芳香味儿。回头细看,偌大的井场一点儿油污都没有,异常干净;井场四周的人工林已与满山的次生林相连、交织在一起,绿波荡荡远去。刘总介绍说,这是去年才打的泉201丛式井,日产36吨多……
车子翻过一个小山头,向更高的地方爬去,忽地眼前一亮,但见山的最高处,七间崭新的平板房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房子上方的标语牌醒目地书写着“爱岗敬业以班为家”几个大字,院子四周栽有茂密的火炬树、垂柳、侧柏之类的风景树。当我们刚刚接近这座院子时,突然从院子里“汪”地一声窜出一只褐黄色的狗来,奇怪的是这“家伙”不咬别人,直冲笔者而来,王主任赶紧将那狗一挡,并脚一跺地呵责了几句什么,狗,便跑到一边“耍威风”去了。王主任笑说,你看出来了没有?这狗不咬我们穿蓝色工作服的,他熟知这是自己人,而专门咬的是不穿工作服的人。说说笑笑,我们走进院子,又见竖有一块不小的“读报栏”,另一边还有一块书写着“宿舍及卫生管理制度”的牌子及几辆摩托车,羽毛球拍子依窗而立……
刘总介绍说,这儿是采油二厂松树林采区“松七班”所在地,一排七间砖混结构的平板房就是去年公司投资统一改活动房为平板房中的一个班组用房。
说话间,从房里走出几个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青年,领头的是班长康世军,他说他是前一天才到任的,刚刚巡井回来。不过,他接着说,他是当年创建松七班时的第一任班长。这松七班处于芦子沟山最高处,当时可苦呢,住的是窝棚,吃的是野菜,记得大年初一煮饺子用的都是雪化的水……,后来他调到采油区工作去了,这次算“二返长安”了,自己觉得干工作越具体越好。他介绍说,松七班现有5个采油工和一个雇用的炊事员,负责十多平方公里范围内78口油井的采油工作。
因有些房间里采油工巡井回来正在休息,我们就进到康班长的房内,只见墙的四周挂满了玻璃镜框,仔细一看,其中有“松七班油井一览表”、“松七班油井分布图”、“采油班长岗位责任”、“采油工岗位责任”、“采油工巡井制度”、“采油工维修工作安全管理细则”等。在另一边,还特地开辟有一大块“学习园地”,每个人的学习体会、心得整整齐齐贴在上面;在靠近门的地方,我们忽然发现挂着一面小锦旗,上书“捐资助贫童,解囊兴教育”,下方垂的是“麻洞川乡北姚家坡小学”。
这是怎么回事?经打问才知,那是前任班长赵磊,在2003年10月的一天看电视时,偶然看到自己并不相识的麻洞川北姚家坡小学学生杜乐,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报道,便利用工余时间,主动跑了好几十里路,到杜乐家里了解情况。赵磊很快地得知,杜乐的家里因种种原因确实很贫困,便产生了赞助的念头。回来后,他将这事给全班其他六名同事一说,都认为应该给予帮助,大家很快决定了集资捐款,先交了一学期的学费200元,第二学期又送去了200元。后来,他们作出了新的决定,这就是每学期都给捐款200元,起码要把杜乐九年义务教育的所有学费拿下。这面小小的锦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杜乐的学校送来的。
在松七班,我们还遇到了24岁的青年采油工赵刚,赵刚是2002年7月从西安邮电学院毕业的,于一年之后的2003年7月分配到南钻的。尽管他处在高高的荒山野岭上干着没有假期、不分昼夜的采油工,而他那积极向上、跃跃求知的欲望却还总是那么的强烈。
赵刚认为,干石油工作苦是苦,但非常光荣、自豪,为不断地充实自己,他毅然自费6000多元买回一台电脑,就安装在采油班自己的房间里,一有空儿便打开电脑学习起来。
哦,赵磊、赵刚,还有那些一时不知道姓名的小青年,松七班的采油工们一个个是多么的让人可敬可佩。
就在我们采访之际,刘总与王主任他们又深入到松七班一些青工的宿舍和灶房里进行了查看。
在灶房里,刘总最先查看的是水池里水多不多,因为这里的食用水全部是用三轮柴油车从几里路外的山下拉上来的;当他打开冰箱看到里面的蔬菜、鱼肉之类还较丰富时,满意地点了点头,一再叮咛要千方百计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
这一天,我们在参观过程中,曾先后多次通过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那两边茂密的玉米杆上缀着一个又一个已成熟的粗粗壮壮的大玉棒子,散发着一种异常馨香的味道,煞是诱人。很快,引起笔者眼目的是,这么多的玉米棒子,全都是那么的原模原样,没有一个被人扳过的痕迹,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每每在这个季节,总爱贪馋地与伙伴们一起偷着扳玉米棒烧着吃;而眼前这荒山野岭的,这么多的年轻采油工就不知道……
当笔者刚一提出这一问题,王主任便颇有几份自豪感地回答说,这种现象又充分地说明什么呢?
文明,精神文明在南钻处处得以体现,这一现象实在是一个很生动、鲜活的注释。
翌日,我们与总公司宣教科科长马翡一起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来到最为偏辟的采油一厂所属刘台采区。
老远,我们就看到刘台采区基地那十多间平房上端书写着“团结务实开拓进取拼搏创新”的巨大红牌。在大门口的红砖墙上“文明采油区”、“先进集体”等几个奖牌熠熠生辉。
进得院子,便是一个不怎么规范的篮球场,一旁还设有自己营造的土制乒乓球台什么的;另一边是块小菜地与小花园,豆角蔓儿缠绕着挺拔的玉米株,株株金色的向日葵下摇曳着点点红的、黄的、紫的什么花儿,还有几分田园风味哩。
然而,这里却是以艰苦出名。穿着一身工作服、具有大专学历的刘台采区副区长杜芳旗介绍说,采区现有人员41人,其中有12名女采油工,分4个班,分别管理着217口油井,日产达72吨。要知道,刘台采区不仅山大沟深,道路崎岖,而且所分布在7.5公里范围内的油井几乎全在山坡和山顶顶上。
管理着8口油井、曾被采油大队评为文明井场、现年29岁的采油工田卫国说,他在这里已干了7年,很少回家,99年才结婚的爱人带着4岁的女儿远在家乡生活,怨气多多,可这份工作自己还是非常喜爱的。
27岁的女采油工何随红说石油工人真是够苦的了,特别是女的更艰难。她讲述了两件事。一件是她爱人在延长油矿管理局的西区指挥部井下队当工人,他们3岁的女儿在子长县由父母带领着,她呢,远在这刘台采区,一家三口南辕北辙在三个不同地方。这刘台油区山下根本没有手机信号,要给她爱人打手机,每次都要绕路爬到对面那座最高的山顶顶上打,就这信号还是弱的很。自己每每都是在山顶顶上将手机打开,然后尽量举得高高价来回转着身子“抓”信号,好不容易有点信号了,稍一动又没了,只得再把手机举得高高的捕捉来捕捉去的,有时隐隐约约还能说上两句话,可一不留神又没声了。
一次,自己跑了几百里路去看望爱人,才知道他们也是在靠近甘肃与陕西交界的山沟沟里钻油井,一大早出工了,直到半夜里才回来,要照个人影影都难哩。
另一件就是自己的那个小女儿,才3岁的碎娃娃嘛,在手机里哭着喊着说“妈妈呀,你咋不要我了呀!……都这么长的时间了,把我忘了是不是?”她还吸溜着鼻涕说:“你就把我带上嘛,我一定听话话,你不让我乱跑,那我就坐在床上玩,再也不出去行不行嘛?……我再不哭鼻子了,妈妈,你咋不说话呢?你……哑巴啦?”说着说着,她自己泪流满面了。随即她又补充说,可石油人谁不是抛家舍子的?我们石油人确实欠情欠爱欠孝太多太多,但值,想想自己的工作,又觉得蛮自豪的。
在刘台,我们本来是想拜访一个在这里已连续工作了12个年头的老工人李勇,可杜芳旗用步话机喊了好多遍都没有回声,杜芳旗略有所悟地说,昨晚上到今上午,这里一直在下雨,路况太差,摩托车骑不成,可用柴油作动力的抽油机又不能停,李勇是一头担着十五公斤的柴油,一头担着水,步行着到远离十多公里外的“评11井”去了,怕这会儿正忙哩,听不见。
从别人的口里笔者得知,现年37岁的李勇本是个孤儿,在部队上复员后就一头扎在这刘台采区直到现在。他现在是个采油班的班长,手下管7个人,却从来干什么活都是一马当先,对工作从不挑肥捡瘦。他爱人与两个上学的孩子都在延安,他呢,就像忘了自己有个家似地一年很少回去,过春节都是抢着留。近年来,连年被总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傍晚,踩着雨后的泥泥水水,我们又来到新窑采区,30岁刚出头的区长周卫城接待了我们。一进办公室我们就看到对面墙上挂有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他们的“陕西省新长征突击队”奖牌。
在这里,同样要采写的事迹很多,但周区长听说我们一心想见刚从松七班调到新窑采区担当副区长的赵磊时,用步话机便将小赵喊了回来。
现年24岁的赵磊个头平平,却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从与众多人的交谈中我们得知,赵磊是98年从延安宝塔区二中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年的巡警,随后招工到南钻。2000年9月份被分配到松七班,第二年4月份就任命成为班长,直到今年4月份。
当初,赵磊住进松七班的活动房,有一天,巡井回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床下多了一样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哇!是一条盘着的蛇!
当时,研血气方刚的赵磊那管它什么蛇不蛇的,他与大家壮了壮胆子,果断地用铁锨将那蛇铲起,然后快跑,使劲一扬胳膊,便将那蛇扔下了深沟。
去年冬季一天的半夜里,赵磊与另一采油工所住的房里由于用伴生气取暖炉筒烧得太红而引起大火,他毅然爬上房顶用水硬是将熊熊火势扑灭,虽然烧了两人的被褥和衣服,第二天仍若无其事地照常上班巡井去了,一点都没误事。
赵磊在班上平时起床最早,而睡得又最晚,总要等别人都睡了,他还要查看库房、宿舍门窗是否锁好,油井气阀门是否关死,天阴下雨,水路是否畅通。大家开玩笑说:“赵磊这个班长不像班长,而是我们工人的勤务兵”。
赵磊有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他是全采区第一个自己掏腰包创办报刊专栏的人,是全采区第一个为班组设立墙报,建立“日常生产情况栏”的班长,也是第一个在本班井区刷写宣传标语、内部开展生产竞赛、创建“标准井场”、亲手制作图表等并取得可喜成绩的人。
天道酬勤,赵磊他们在文明井场建设活动中,一举赢得了“先进班组”的荣誉称号,同时本班涌现出了两名先进个人,这在本采区还是第一次。
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2003年度赵磊被宝塔区评为基层先进工作者,被总公司评为“十佳青年”等。
提起资助杜乐之事,笔者故意饶有风趣地说,你已离开了松七班,那事也就结束了。赵磊坚定地址说,不会,松七班是个很好的集体,他们会坚持下去的,我也会另找扶持对象;假若松七班有变故,自己也会将那事坚持到底,一年不就400元的学费,也不是什么大事。
听听,这是多么朴实、忠恳的语言。
此刻,再看看在松七班、刘台采区所耳闻目染的人和事,谁又能不为他们那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动容呢?
越激越活看劳司
嗬,一院新格崭崭的楼房,真漂亮!
今年上半年,就在南钻总公司办公新基地对面,新建起的这院新楼房谁见了谁都想夸赞几句。
这是什么单位?
答曰:南钻劳动服务公司。
知情者知道,南钻劳司这些年来发展很快,从1999年到2003年期间,累计实现经营收入1.44亿元,实现利税2992万元,上缴各种税金1121万元。到2003年末,资产总额达254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23万元。
南钻劳司,现有职工235人,其中安置就业的职工子弟及下岗人员就达231人,已形成一个集钻井、运输、汽修、加油、住宿、门市餐饮、种植、养殖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劳动服务企业。先后被评为省级劳动就业服务明显企业、省级安全文明车队、市级优秀劳动服务企业、原油运输先进单位等。
总公司不忘发展第三产业,南钻劳动服务公司是顺应南钻发展形势于1992年11月16日成立的,因种种原因,当初所经营的几个项目几乎全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南钻总公司经过周密商讨后,于1999年任命副总经理陈东兼任劳司经理。
陈东是1989年4月进入总公司的,先后在劳资设备科任科长、总公司驻延安办事处任主任等职,2004年元月被上级党委任为总公司党委书记。
上任伊始,陈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果断提出“托优势、强管理、增效益、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决心激活这个企业。
紧接着,他大刀阔斧地对劳司的经营机制进行了改革。一方面,他将加油站推向市场,在严格制度的同时,打破计划价格模式,进行成本核算,油价随行就市,一切由市场说了算。这一举措,使加油站很快扭亏为盈,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对于食堂,他则实行竞价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促使局面也大有改观。
另外,在公司上上下下展开了纪律大整顿,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行为,统一管理,并通过大家充分讨论,然后形成正式规定予以执行。
要想使各项制度得以较好的贯彻执行,领导者的作用很关键,陈东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果敢地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的领导班子在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谋划依靠总公司的石油开发主业,搞石油运输业。
搞运输,自然要有大型车辆,购车需要的钱又不是个小数目,怎么办?
既已认定的事,就要千方百计地予以实现,他们一方面设法在银行贷款100万元,又发动大家集资了130多万元,于这年的4月接回了第一批油罐车,赶年底就将油罐车滚动到20辆。又经一番努力,运输队的运油车最多时达40辆。运输业的不断扩大,促使劳司的经营收入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劳司固定资产达到716万元,年营业额达到2400万元,年创利300万元。
在靠山吃山的同时,还应把视野开拓得更开阔一些。后来,劳司领导班子抓住宝塔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棚栽业之机会,于2002年投资百万元,率先与临镇镇政府组建起“延安佳农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绿色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市场和养殖业市场,这不仅扩大了劳司的经营范围,壮大了产业,还为宝塔区乃至全延安市发展棚栽业探索了一条路子。
与此同时,劳司又投资200多万元资金购买回大型钻机,引进技术人才,进军石油钻探市场。
企业在发展,可劳司人员的素质普遍较差。1998年仅有40多人,其中一半就是就业不了的职工子弟临时安排在劳司的,所谓的正式工也是总公司其它科室、班组都不愿接受的,被称为不服管教的人。试想,这些“游兵散勇”整天的精神状态会是个什么样儿呢?能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地闯市场吗?
陈东呢,他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每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只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司的发展就有希望。再说,总不能把这些人再次推向社会吧,与其这样,还是在他们身上下一番苦心为好。
正是基于这些想法,陈东很快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就是:人尽其才,因人设岗。
陈东在大会上放展舌头说,谁有什么本事、能耐,那就当着大家的面讲出来,让大家评判;如果确实是那个样儿,劳司就为你设岗。
这话对那些平时惯于游游荡荡的人来说,确实让他们吃了一惊。回想多年来,对他们别人总是指指点点的,说他们这样不好,那样不好,而这位年轻的经理却让他们自己给自己找岗位。行啊,够朋友。他们很快反映说,领导能把咱看得起,人嘛,咱也要给领导争面子哩,于是“八仙过海,各显其通”便开始了。
在集思广议程的基础上,劳司新的领导班子对职工工作予以合理调整。
这一举动,无形中起到了企业凝聚力的作用,也使大家与领导之间走近了许多。
随之,公司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职工培训计划,并请来了技术人员,办起了培训班,通过严格的考试与公开评论进行选岗。到岗者又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职工的素质。在引导和施压的双重作用下,使一支能征善战,且能吃苦耐劳的干部职工队伍的雏形逐渐形成了起来。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陈东知人善任,大胆起用了一批“有争议”的人。高军,一度比较懒散,爱朋友,也经常好喝上两口酒。陈东却看到他刚直,铁面无私,办事干脆,有魅力的一面。特别是他对车辆运输业相当熟悉,俨然是个管理的行家里手,便果敢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他担当了运输车队的队长一职。
高军呀根本没有想到公司领导会对他如此以诚相待,更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委以如此重任,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干呗,咱不把事情干好,能对得起人家的信赖嘛!
从此,高军扑下身子一心一意抓工作,每天早上4点多,他第一个起床,把车一辆一辆发走;晚上12点多,直等到所有的车全部安全回来了他才休息。平时,高军也是除了吃饭,几乎全在办公室里忙乎着这事那事,从不马虎。
高军越干越起劲,陆续制定与完善了16项车队管理制度,杜绝了各种漏洞,消除了安全隐患,使车队成为延安地区管理得颇有名气的运输车队,并被延安市交警部门评为了模范车队。
能者上,一年之后,高军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为劳司的副经理了。
一次,公司要为一批车辆上户,却没一分钱,怎么办呢?这事让大家知道后,便主动地能借的借,能投的投,很快集凑起30多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而在这些钱里,仅一元两元票面就有5万多元,这充分说明了什么呢?
“爱司如家”的集体力量形成了,那种“拼搏、创业、奉献”的企业精神形成了,随着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加,路子的不断拓宽,劳司的经济效益自然也随之在大幅度地增长着,今年将要实现利税1000万元的目标了。
飘香的精神文明之花
企业发展了,人,更精神了。
今年4月份南钻总公司搬迁到松树林新基地,院子,是那么宽阔、平坦;办公楼,是那么宏伟、整洁;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晴空高高飘扬,彩旗迎风猎猎而展。造型各异的方的、圆的、长方形的大大小小的花园里,各色花儿开的是那么的灿烂,由松柏树苗儿与冬青之类组成的花草几何图案,青翠欲滴,美妙赏心,引来蝶舞鸟啭。每每暮色降临,看那远山近岭,这里那里的簇簇篝火与飘动的火炬映山照水;看那华灯初放的新基地,宛若一颗巨大的宝珠,镶嵌在南泥湾碧绿的群山峻岭之间……
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那些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员工们,一个个走起路来又都是那么的神采奕奕。
南钻企业形象的升华,标志着风风雨雨的南钻又跨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南钻石油人怎能不打心眼里感到舒畅、自豪呢?
就在这新基地的大会议室里,今年“七一”党的生日之际,由总公司党委组织所属的七个党支部成员,举行了“党在我心中”大型歌咏比赛。
当场,400多人争选恐后地登台放声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南泥湾油田之歌》等一批催人奋进的歌曲久久地在新基地回荡。
出自于大家的兴奋之情,自发的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不少已退休的老职工,一个个情不自禁地放开显然已不年轻了的嗓门,唱的又都是那么的投入、尽情,在明亮的彩色的灯光下,那闪动的银发,那按捺不住的热泪,那尽量昂首挺胸的形象,那一心一意在为南钻激流勇进呐喊助威的样子,确实深深地感染、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时在场的人们还发现,亲临并参与歌咏比赛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仰明,在连连点头表示异常满意的同时,不时地在擦抹着自己那已饱含热泪的眼角儿,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呢?
人们深知他们的“头儿”,那阵儿也许正在想:多好的南泥湾石油人啊多好的兄弟姐妹,自己一定要尽忠尽力,与党委、总公司的领导班子一起率领大家顽强拼搏,奋力进取,用南泥湾精神建设、发展好南泥湾油田,要对得起这些连同家属有好几千的南钻人,绝不辜负上级组织和领导对自己的重托……
诸如《党在我心中》这样的歌咏比赛、演讲会、文艺演出、交谊舞会以及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赛和向灾区、困难职工捐款捐物等活动,在南钻经常有所开展,一则对广大职工进行了鲜活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二则广泛的文体娱乐活动活跃了生活,凝聚了人心,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
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不断注入着新的活力。
公司党委狠抓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找准与生产建设的结合点,从抓学习入手,对广大党员和职工的学习长有计划短有安排,在各科室连同偏远的采油班组,都建有“学习园地”等。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平时都得佩戴党徽,标明其党员身份旨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要发挥其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对于新党员每每组织他们在南泥湾革命旧址处进行入党宣誓,组织青年们到延安革命旧址接受传统教育等。
长期以来,公司也非常注重宣传工作,先后办起内部文学小报《兰花花》、内部综合性期刊《石油简讯》、内部电视台,谱写了《南泥湾油田之歌》,每天早晨转播中央与陕西广播,关心国内外大事,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等。
南钻,完全可以说基本上是个青年的“王国”。青年者,总是那么的朝气蓬勃,热情奔放,对知识孜孜以求,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上千人的“王国”自然不乏有众多的颇有才智的“笔杆子”,笔者在内部文学小报《兰花花》与《石油简讯》上就看到了不少好诗彩文,这里摘抄部分诗句于下:
……
大地的歌声如我的羽毛
以一种百年辉煌的姿势
站在风景的尽头
激情地鸣叫选择石油
……
我们选择石油
是我们选择了生命的富有
……
我们选择石油
是因为我们许诺为石油的信徒
我们选择石油
是因为石油让我们活的义无反顾
——马飞《选择石油》
航行在南泥湾的油海里
我常常想起三五九旅
这黑色的液体
可曾是白色的汗水与
红色的血液
流自1941年流自
垦荒将士的躯体
一把把极其普通的镢头
在山根儿一字排开
很迅急地升至山顶
想起三五九旅
我就很自然地加大了
航行的动力
——吴昊《想起三五九旅》
听听这诗,这歌,这从心底迸溅而出之声,她不是生动地反映了青年人心之呐喊,不是很形象地起到了敬业爱岗、发扬光大南泥湾精神之激越战鼓、催人奋进的嘹亮号角的作用了吗!
关心广大职工的身心健康与生活一惯为公司工会的首要任务,在2003年上半年防预抗击非典战役中就作出了显著成绩,确保了当年的大幅度上产提效工作。
对青工,公司狠抓对他们的思想与业务技能培训,单职工实行公寓化,千方百计促使他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在齐心合力大干快上的同时,公司还挤出资金为职工们盖起了多幢家属居住大楼,先后购回10辆大轿车专门接送职工上下班和上学的娃娃,广大职工的工资与福利待遇也在不断地大幅度地增长着。
南钻总公司也非常注重形象工程建设,形象也是生产力不再停于口头,而是积极予以实施——统一着装佩证上岗,重唱革命歌曲,实行军事化训练,集体做广播体操,每天早上召开班前会,运输车辆整齐停放,环境卫生落实有责任区等等,置身南钻,总有一种企业赛军营,职工赛军人的良好氛围。
延安人一提起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闹秧歌,总会首先翘指说起一连好几年都获得秧歌比赛第一名的南泥湾钻采总公司的秧歌来。那气势恢宏的木兰鼓、牡丹舞,那矫健壮美的大秧歌,那长达68米凌空腾飞的两条巨龙……
木兰鼓是根据举世闻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世人传颂的美名而创作的,反映了花木兰在延安织布、骑马、种植牡丹、习武、杀敌、荣归的光辉一生。
木兰鼓的主要动作有对鼓、跑鼓、十字马步鼓、踢腿转身鼓等。主要表现了战马嘶鸣、硝烟战火、十面埋伏、儿女情长、金鼓凯旋等艺术造型,充分展示和塑造了花木兰英勇善战、威震八方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花木兰女性温柔优美的一面,为近年延安广场艺术之杰作,成为延安市的一个保留节目。
牡丹舞表演者为窃窕淑女,头戴牡丹花蕊,背嵌牡丹蕊,整体衣裙宛若一朵硕大的、绽开的牡丹花。艺术动作分为含苞待放、仙女下凡、比翼双飞、牡丹初绽、争相斗妍、万花之王等,与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宜川胸鼓等精犷豪放的阳刚之风相比,更烘托出牡丹温文尔雅的阴柔之美,让人耳目为之一新。
巨龙,长达68米的实实在在的巨龙,在延安从未见过;绳牵人扯,跃跃欲飞,凌空舞动之态,在延安也从未见过,最后放飞晴空,越过高楼大厦,飞过凤凰山顶,迎着金色的阳光,直腾飞到人的眼晴再也看不到的高度,它使在场数万人齐刷刷地朝天而望,它使多少人为之赞叹不已,这起码在延安又是一个从未有过的景象。
南钻腾飞的巨龙,象征着南钻人及宝塔区人民、延安市人民改革开放的豪情,破旧立新的胆略,大干快上的气势,勇于超越的决心,敢于凌驾时代巨龙冲天而上的气派,在延安留下一个传世之赞誉!
由于南钻各项工作都能齐头并进,双文明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扎扎实实,无疑促使人的思想意识、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一位老人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中午时分,在松树林的燕金公路上,榆林的一辆大车将一骑摩托的两口子与一小孩撞倒并压在了车轮下边,从一线检查工作路过此处的南钻刘总立即下车和大家一起撬车扶人,并将鲜血淋淋的三个人全部亲手抬到自己的工作车上,让赶快去延安市医院抢救,而自己挡了辆工程车赶路,多次打手机寻问抢救情况。由于抢救及时,受重伤的三个人全都得以生还,痊愈得也很理想。
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笔者在南钻看到一封陕西省教育厅于2003年4月2日写给南钻的感谢信,现摘录部分段落于下:
延安市延长油矿南泥湾钻采总公司:
3月27日下午18时左右,江苏来陕教育合作人员乘车行驶距延安市12公里处发生了严重车祸。……贵公司工会职工王金鹏、赵玉喜驾驶的……两辆大轿车,在运送采油大队、井下大队的职工回家途中,经过车祸现场,采油大队大队长刘马丁、井下大队大队长闫琼、小队长韩元祥号召和组织周永兵、王启合、李树枝、白玲玲、张凤琴等在车上的80多名职工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不顾个人安危,立刻有组织地抢救伤亡人员……,贵公司职工的高尚情操及他们救死扶伤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
提起这档事儿,南钻人说,像这种舍己救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现象在他们那儿可以说唾手可拾,这使笔者情不自禁又想起了赵磊主动掏腰包长期资助贫困学生的事来。看来,在南钻这样的社会公德氛围日渐浓厚的环境里,赵磊之举就并不为奇了。
创业,在南泥湾的土地上
诗人说,南泥湾是座革命的熔炉。
这话似乎是对当年而言,而笔者认为,当今的南泥湾也是锻铸现时有志者的地方,南钻每前进一步都是一曲动人的歌。
是的,南钻能夺得今天的辉煌,靠的就是“继承、创新、跨越”的企业精神。从大的方面讲,靠的是党的好政策,靠的是各方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科技与管理这两个腾飞的翅膀,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进取的南泥湾精神。
用总经理刘仰明的话说,南泥湾钻采总公司能有今天的辉煌,与从中央到宝塔区委、区政府以及各方的支持密不可分,与那些将才智、青春、热血奉献给这片油田的人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是的,笔者在南钻就了解到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情,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人和事。
——放在全国大视野来说,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亲临视察一个地方上的小油田,在历史上还别无他例,只有南泥湾油田享受了这份厚爱、荣誉。
——江泽民总书记回到北京后,仍然惦念着南泥湾,一是让有关人员查寻一下,传说南钻在他视察过的“富8井”旁竖立了一块他某年某月某日前往视察的纪念碑,若真有其事,让尽快予以拆掉;二是叮咛人民银行关照南泥湾一笔建设资金。
——国家石油部原常务副部长、石油专家焦力人先后于1992年壬申金秋和2003年癸未金秋,不顾七、八十岁高龄,两次亲临南泥湾油田视察,并欣然命笔题词。92年题词为“力争良性循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去年题词为“应用现代科技,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建设南泥湾地上地下秀美山川”,同时,还特地为刘仰明总经理题写了“奋进”两字。随后,焦老又坦言给贾治邦省长写去了有关报告。
——至于说地方上的领导,不仅经常看望、指导南钻,且情牵梦绕着南钻。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高春义在2003年就对南钻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继续发扬南泥湾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二是坚持走科技兴油之路,是保持企业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三是员工要有忧患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四是扩大勘探面积,合理开支。2004年2月19日,高书记又在南钻2003年总结表彰暨2004年工作动员大会上讲话说,2003年的工作证明南钻的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扎实高效的,区上非常满意。从指标上看为区上做出了很大贡献。总结去年的工作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安全事故、福利待遇提高,解决了遗留问题。他还强调说,南钻是国有企业,就需要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采收率、占有比较大的资源就是南钻的主题……
区委副书记、区长祁玉江近年来对南钻指导性的活动就更多了,其讲话内容主要是要以人为本,加强内部管理;夯实责任,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走科技兴油之路,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出色地完成区上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等。另外,祁区长不仅早在2001年5月间就亲自动笔,为南钻所创办的《石油简讯》杂志写去热情洋溢、激情恳切的千余字的祝词,后来,又题写了“弘扬企业文化办好‘石油简讯”的寄语,而且在2003年8月17日的《陕西日报》上发表了歌颂南钻的散文《火红的山丹丹》。这里,录其一段于下:
……
走出班组驻地,行进在蜿蜒的山路上,放眼望去,山野里灌木丛生,林草茂盛。忽然路旁杂草中一株火红的花朵映入眼帘,这不是山丹丹么?我惊喜地走了过去,这看似不起眼的山丹丹花,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生机。这时我猛然想到,这些普通的采油工人,不就是那一株株绽放在山野里火红的山丹丹吗?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才使我们的石油工业不断壮大,才使我们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要赞美这朴实的山丹丹,歌颂辛勤的劳动者!
——多年来,机关干部义务劳动在南钻已蔚然成风。下雪了,长距离的扫路,确保油罐车的安全;暴雨过后,大批量的修路,好让大小车辆畅通无阻;道路两边植树造林,绿化的任务面大量宽;装卸各种钢管,运送压裂砂子,抬罢电杆又拉电线等等,等等,每年每人不少于200天(次),这,又能为公司节约回多少资金?
——这是1996年农历8月16日晚上,刘仰明带领井下队长阿文学、采油队长官保林、安装班班长白进堂等安装完松树林采区第一口油井后已是凌晨两点多了,拖着疲惫的身子,在回单位的路上,望着皎洁的月光,有人自言自语道,这会儿宝塔山下的人们都在干什么呢?众人七口八舌地回答,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都正在团圆哩!好啊,咱们离妻别子钻山沟打油,就是为了更多的人高高兴兴嘛。说笑声抛洒了一路。
工作如此顺当的机会并不多。那是在压裂石崖沟的一口油井时,正在往里加砂,忽然雷鸣电闪哗啦啦地下起了暴雨,就地很快起了水。因拉砂的汽车不能到井边,加砂又不能停,刘仰明二话没说,一马当先在前,抓起车上的一袋几十公斤重的砂子就往40多米远的井边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压裂队队长阿文学、副队长王志岗和其他人也很快照此搬运起来,后来大家索性排长一长串,一袋砂一袋砂地往过传递。就这样,冒着倾盆大雨,一直将一大车砂子传递完,把井按计划压完,此时,才似乎觉得各自的胳膊、肩上都红肿了起来,腰腿也困得快站立不住了,两眼直“打架”……
蓦然,他们听到远处山村传来了鸡啼声,决定赶快往回走。刚走了几步才发现,横在他们前面是后沟里下来的滚滚咆哮的山洪……
等,又要等到何时?再说又饥又冷又乏困又淋雨的,只有往过淌了。于是,借着人多胆壮,他们下意识地将手互相拉了起来,就往洪水里走。嗬,水竟有齐腰深哩,滚滚的洪水冲力很大,很快将其中的两人冲走,他们赶快扑过去又将人拉住,放开喉咙呐喊着一齐使劲鼓舞,才总算淌了过去。
那些天,主管生产的刘仰明往往忙得几十天都回不成家。好不容易回去一趟,孩子笑说,爸爸晒得都快成非洲黑人了。再说,才30出头的人,竟有不少的白发。胆囊炎痛得他晚上睡不着觉,有时痛得直在床上打滚,就这样仍在人前装个没事,坚持上班。直到2000年秋,胆囊炎又一次剧烈暴发,痛得简直要命哩,才被同志们逼着到延安地区医院作了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后仅在医院住了8天,松树林采区又出现了他那高高大大的身影……
一位与刘仰明一起工作了多年的同志是这样评价刘仰明的:在他身上,叠现着两种时代的特征。一种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是改革开放使他形成的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精神。正是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他独特风格的领导艺术和个人品格。
刘总先后被延安市、宝塔区评为“优秀企业家”、“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就在刘总动手术的那年冬天,刘总忙的又是一连40多天没有回家了,小女儿在电话里没好气地说,爸爸,我恨你,你怎么对我的学习呀、成长呀一点都不关心,我也都快把你的模样儿忘了……
小女儿毕竟还是小女儿,对爸爸是有点儿气,可她还是非常地想念爸爸哩,不行,得看望爸爸去,爸爸刚动罢手术不久,这么长的时间了光顾忙,都变成什么样儿了?再说,他到底整天都忙些啥呀?这年刚一放寒假,执意的小女儿便搭乘油田的顺车跑了75公里路,前往南钻基地看望爸爸。
车到基地大门口,已获信息的刘总便笑容满面地来到车前接女儿。可小女儿呢,不知咋的又气上心头,连看都不看刘总一眼,撅着个小嘴,一甩手一个人只顾往前走,叫都叫不答应。
当晚,刘总因有急事要处理,忙得又走了,直到半夜才回来,小女儿早已进入梦乡了。第二天一早,女儿还没醒来,刘总将女儿托付给别人,又风风火火地上车走了。
这天下午,刘总总算抽了点空儿,引上女儿玩耍,可这荒山野岭地玩啥呢?他又不能远离。他牵着小女儿的手走出基地大门后,往前走,再往前走,下意识地来到了河边,当刘总看见冻得严严实实的满河冰凌上由浮水在夜间冻起大大小小的冰泡泡时,想起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用小棍儿在其上面扎个眼儿,用嘴对准小眼儿使劲一吹,冰泡泡便“叭”地一声响了。
好,咱就来个比赛“吹冰泡泡”。
这个主意很好,女儿非常高兴。只见刘总宛若又回到了童年一样,趴在冰上认真地吹着,有的因冰泡泡冻得太厚吹不破,刘总就用手捶脚踩,女儿争执说不能耍赖。随着一个又一个“叭叭”的响声和嬉闹的争执声,父女两人爽朗的笑声在河滩、山崖间飞荡着……
后来,女儿在一篇作文里很生动地描述了她爸爸那异常可敬可爱可亲的形象。
——原机动大队长郝治远因长期劳累,身体每况日下,同事们劝他休息他就是不听,后来发展得脾气也不好了,谁劝和谁急。大家看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认真劲儿,连春节都不回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那年一场暴雨将油区的路给冲坏了,不少处还有塌方现象,郝治远带领一批人员赶往现场抢修。在一处塌方的地方他见从山上滚下来一块大石头堵在路上,本来那石头起码得两三个人抬,许是他急于干活,用手中的洋镐撬了撬后,便咬咬牙,一人弯下身子想把那石头抱起来。这一使劲抱,只听“哎”的一声,紧接着又是“咚”的一声,郝治远重重地跌倒在地,再也没有睁开睛睛。后来,据医生说,郝治远是脑溢血,所以当场停止了心跳。
——采油队泵油司机苏利斌,在40公里以外的油区采油,跑的全是坎坎坷坷的山路,平时每天只能运三趟油,最多也就是五趟。一次采油大战期间,他昼夜连轴转地干,每天采运10车油,直干得眼睛都红肿起来,别人说他在玩命,他只是嘿嘿地笑笑,不言语,仍是一个劲地埋头苦干着。
——采油松五班处在魏家湾山最高的地方,手机在这里还能捕捉到讯号,可七、八个年轻的采油工有时往出打手机,经常遇到不是回答不在服务区内就是关机,他们忙啊,没有更多的时间往出打手机,然而,这又是他们唯一的与外界连系的渠道,现代化总得发挥发挥,怎么办呢,他们便将自己的手机打开后,一摆溜儿地全部挂在接收讯号最好的那间房子的窗户上,谁的手机一响,谁就赶快去接,形成一道独特的、别开生面的风景线。
……
诸如以上生动的事例还很多很多,犹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在南泥湾闪烁,实乃不胜枚举。
不过,你已完全可以看出,这些鲜为人知的事迹,这些苦斗者的生活是何等的动人!这些啊,发生在当年三五九旅战斗过的土地上的人和事,与历史深处英雄们身上迸溅出的生命火花是何等相似尔!
群体,一个颇具凝聚力、向心力、人人思进的群体,一个颇具创造性思维和特别能战斗的群体。
如此群策群力,南泥湾油田怎能不日新月异呢?
在2002年年产30万吨原油的基础上,2003年一年就增产了7万吨,达产37万吨;今年又一下要达产42万吨,这是南钻有史以来增产最快的两年。
近两年,南钻紧紧围绕“加强勘探,增加储量,保护油层,提高采收率”的方针,与陕西省地质物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一起,对100多平方公里的地面进行了物化勘探,其中已探明了65平方公里的异常区,找到了新的接替区块。
从2003年6月24日起,经有关方面审批,南钻已向河庄坪30平方公里的地方进军,拉开了西进的序幕。
按照已确定的“十一·五”滚动开发规划方案,南钻原油产量从2006年——2010年将达产到50万吨。
……
行文至此,笔者耳边倏然又回响起见到南钻总经理刘仰明时他那一段由然迸发自心窝里的淳朴、诚恳又颇具铿锵有力的话:
“咱延安人就讲究个实在,实实在在地行,实实在在地为。南钻前几位领导都作出了显著成绩,到我们这班人手里,我们定会竭力而为,让南钻始终驾驶着时代的车轮高速发展,为宝塔区及延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来!”
……
南泥湾,一个永远“花篮里花儿香”的历史星座。
南泥湾,永远在收获着时代的硕果。
篝火,南泥湾的篝火啊,如今又映红了南泥湾油田。
南钻总公司,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在为历史星座增光添彩的现代化企业,南泥湾精神在这里将永远火红、鲜活!
2004年8月26日
续篇之一
南泥湾,南泥湾……
南泥湾钻采总公司总是喜讯连连。
就在人们喜庆2005年元旦之际,《延安日报》以“油花翻滚谱新篇,英雄土地传佳音,南泥湾钻采总公司生产原油四十三万吨”为标题对南钻2004年的业绩作了报道。
报道称,南钻2004年生产原油43万吨,实现产值1.16亿元,销售收入达6.92亿元,利税总额3.48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1亿元,上缴财政2.32亿元,各项经济指标较上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续篇之二
腊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腊月。
腊月,农家过大年的年味儿越来越浓的腊月。
腊月,也正是各级党政领导最为关切群众生活之际。
这不,元月23日这天,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宝塔区委书记高春义、区长祁玉江和相关领导一行,迎着腊月的寒风,再次来到南泥湾油田慰问!他们先后深入到松树林采区的沙仁沟松七班和大南沟采油一班等处送去了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
续篇之三
南泥湾油田,牵动着多少领导者的心,融进入了多少领导者的情。
你瞧,就在今年“陕北过大年”闹秧歌之时,中共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社年,区委副书记、区长祁玉江,区委副书记吴铁、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雷元富等领导,情不自禁地也加入到南泥湾钻采总公司的秧歌里举起花伞扭了起来……
又悉,中共延安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高春义在一次阅读南泥湾钻采总公司主办的《石油简讯》时,欣然命笔题词:办好石油简讯,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编篇之四
荣誉总是伴随着孜孜不倦的苦干者。
据2004年第12期《石油简讯》报道,南泥湾钻采总公司刘仰明总经理荣获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
报道全录于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中心、中国西部大开发活动组织委员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经济数据为评审依据,以2003年至2004年完成国有经济评估指数为评审标准。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于2004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南泥湾钻采总公司总经理刘仰明荣获该奖。
据了解,南泥湾钻采总公司2003年至2004年两年共生产原油80万吨,实现税利5.56亿元,上缴财政3.5亿元。
据悉,西部开发杰出贡献奖是国家经济及综合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
续篇之五
荣誉,又是一个荣誉。
据2005年第2期《石油简讯》报道,刘建宏同志荣获宝塔区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这里,摘录报道于下:
刘建宏同志系南泥湾钻采总公司技术科科长,油田开发工程师。
刘建宏自参加工作以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针对油区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立多项科研课题,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技术难题……
在刘建宏任技术科长期间,南泥湾油田单井初产平均提高了40%。旧井压裂成功率从50%提高到77.5%,新井压裂成功率从80%提高到95%,油田探明储量累计增加了2600多万吨……
……2003年被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协授予第三届延安青年科技奖,2004年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科协授予第五届陕西青年科技奖,2005年3月被宝塔区人民政府授予宝塔区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
续篇之六
哲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据2005年第2期《石油简讯》马翡摄影报道,2005年南泥湾钻采总公司又以崭新的面貌向46万吨原油任务发起冲锋……
截至2005年3月25日,总公司1?月份生产原油111500吨,实现第一季度生产开门红……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