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百年前的桔子

2005-04-29于小渔

当代人 2005年3期
关键词:刘伯温表里金灿灿

于小渔

大约六百年以前,那还是个保鲜技术还没有被掌握的时代,在一个最不该有新鲜水果的季 节,有个叫刘伯温的同志从集市上买了一些桔子。他拖着三尺长的涎水用颤抖的双手剥开桔 子的表皮后却发现,金灿灿的外皮竟然裹着一把烂棉絮般的内瓤!要不就说文化人不好惹呢 ,刘伯温一气之下,就写了一篇文章来告诫世人,自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用来指表 里不如一的人,一直流传至今。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意思跟“绣花枕头”、“驴粪蛋”的意思是一样的,可三者相 较,前者确乎文明得多了。不过,刘伯温对后世的贡献不仅仅是造了一个比较文明的词,最 主要的是他揭露了一个隐藏极深的秘密,让六百年后的人都知道了当年那些看上去富丽堂皇 的物什腹内到底塞的是什么货色。

可是这个秘密,真的就是个秘密吗?恐怕不见得。至少至少,也有两种人知道。卖桔子的 老头和他的同伙或者亲属什么的,肯定知道。即使他舍不得亲自剥开尝上一个,难道就没有 人反馈意见上来吗?还有,凡买过他桔子的消费者肯定知道,因为买了就是吃的,买了不能 吃的东西,还不够刻骨铭心吗?可是这两类人双蜃紧闭,牙关咬紧,打死也不说,以至于刘 伯温把“败絮其中”的桔子自以为宝地买回家。

卖桔子的不说,原因单一,为了钱;买桔子的呢,就复杂多了。有的也许是悲天悯人的主 ,不跟一个做小本生间的老头子计较;有的也许是死要面子的主,说出去怕人笑话他不识货 ;有的也许是胆小如鼠的主,惧怕那个卖桔子的是个老痞子,会挥舞一把大刀,扯着喉咙嚷 :“货物出手,概不退换!”

即使谁也不说,我们也都知道,在刘伯温揭露这个秘密以前,有许多人已经知道这个秘密 了,可只有他讲了出来。但是,这也不能表明他就真的是个敢于打假的英雄。刘伯温是个高 级领导,我不想再从他写作文章的年代来推断他买桔子那年是不是已经身居要职。如果他已 经大权在握了,那他当然什么都不怕,既然有人敢于愚弄领导,就要使出又软又狠的招术, 让他个老骗子遗臭万年!假设他买桔子时还是个小人物,那倒确实是需要一些正气的。

只是这里还有个问题,比如说,他刘伯温没有亲自买桔子,而是在别人剥开的时候,无意 看到了其中的“败絮”,他是不是会嘲弄地一笑,悠然地走开呢?

也说不定。

在历史上,刘伯温是个正面人物,我也不好在这样细小的方面对他的为人提出质疑。再说 了,我也知道,刘老的本意是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世上有那样多的表里不如一的人,不一定他 主真买过什么桔子。

实际上,即使是刘伯温在六百年前就警告世人注意这种桔子了,可这桔子还是没有被灭绝 ,它就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一起,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社会上才有那样多 的表里不如一的人。

一个满腹“败絮”的人是可恨的,他往往在要害部门滥竽充数,他满口漂亮话就是不办事 ,他明一套暗一套地利己别人,这种人你身边多的是,说不定你现在心里就想着几个。

可是,你想想,一只桔子流传了几百年,它的内在还会仅仅是“败絮”吗?早变质了。就 像赖昌星,他耀武扬威,势压一方,背地里他做的是什么勾当?就像李真,上午还在作反腐 倡廉的报告,下午就能贪污受贿,他才是真正称得上“做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人!

这一类外表金灿灿的桔子,在被剥开之前肯定也有人知道他们肚里是一泡腐臭黑水的秘密 ,可由于种种原因就是没人去说。等到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什么都晚了:已经有太多人的 视觉、嗅觉和触觉深受其害,并且这种影响还会相当长远。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失望,因为那些桔子,早晚会被我们发现后拣出来,再使劲甩 出去,把它摔个七零八落的,没有好下场。

那是一定的。

猜你喜欢

刘伯温表里金灿灿
五月麦穗金灿灿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刘伯温以德服人
谁是明代的“诸葛亮”
时髦早秋,放肆开挂
经二重组织表里经遮盖性不良的成因与对策
金灿灿的玉米
刘伯温逝世成谜
嗨!三枚金灿灿的纪念章
对北洋政府新闻出版立法表里二重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