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之底”的一丝阳光
2005-04-29王静波
王静波
法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是电影世界的两个极端:好莱坞电影总是给人以强烈的感官上的刺 激,而法国电影就像一片轻柔的羽毛,轻轻地撩拨着人们的心灵。在特效当道的今天,电影 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视觉上如何惊人,听觉上如何震撼,却普遍丧失了讲故事的能力,观 众在电脑特技、高分贝的影音轰炸下,连影像肉身都来不及分辨,更别说去寻找灵魂了。法 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哈蒂的《放牛班的春天》却如一股清流,用最古典的技法说出了一则 最纯真的故事,将长期被特效的环绕音响围攻的观众心灵彻底清洗了一番,使人感到温暖, 它特有的人文魅力创造了一个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
虽然这是克里斯托夫·巴哈蒂的处女作,但我们对他并不陌生,过去的十年中,他一直在 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鸟与梦飞行》《微观世界》《喜玛拉雅》中担任音乐制作人 。在巴哈蒂的心中,电影永远都是自我心灵的表达。他的一颗纯洁的、高贵的电影之心为电 影的名节抗争着,于是有了由他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的开头,已经步入中年一事无成,正走入人生最低谷,有点秃顶的老师马修,来到一 所名为“池塘之底”的问题少年近教学校担任学监,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这里 的孩子要么失去双亲、要么是贫困的单亲家庭,要么智力低下,要么好勇斗狠,一切显得那 么混乱和无奈,他被匆忙逃走的原任学监的经历所震惊,又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 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教师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但马修正是从这一群 生活在池塘之底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一丝阳光、一丝希望——他们喜欢歌唱!这让他产生了 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像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 们谱写的歌曲,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 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 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雅克·贝汉说的:“孩童时代的面孔,连同内心深处的情感对我 们是如此珍贵,以至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中,幼年时期的记忆永远无法磨灭。飞逝的欢笑和无 法抑制的泪水都已成为过去,却永远不能被忘怀。如果是由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 连接起这遥远的回声,那么它们所打下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当我看 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被召集到一个合唱团中,并谱写出他们动人的孩提乐章时, 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马修这个人物其实在外表上一点都不讨人喜欢,情绪上也不是圣人,面对顽劣情景经常暴 跳,也会关学生禁闭,甚至还暗恋学生的母亲,正因为他有这么多的缺点和不足,他对音乐 的追求,他对孩童的合唱训练,对孩子们的爱心,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挣脱污泥的力量 。面对一群被大人放弃的无法无天野男孩,马修在改变了孩子们命运的同时也使周围的一切 因他而变得正常、变得温暖,就如同温暖的阳光透过池塘的水面照在池塘之底一样。
《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结构并不算新鲜,《音乐之声》、《死亡诗社》和《修女也疯狂 》里也具备似曾相识的片段结构,但是本片却把轻松逗趣、温馨可爱推到极致,这是一次完 全意外的心灵冲击:没有美女、没有暴力、没有动作、没有太多商业元素,本片完美地展现 了导演的音乐情结和温情风格,他把音乐和故事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以 及对问题学生的关怀,唤起了人们心灵的共鸣。巴哈蒂表示,谁都有童年,谁都有过童年时 的孤独时刻,这是人类互通的情感,自己将这种童年的时光用电影进行关照,唤起了人们心 底的温情。这个故事与巴哈蒂的亲身经历很有关联,片中的两个角色本身就有着导演童年的 影子,巴哈蒂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着祖母生活,在一个偏僻闭塞的地方长大,当时有 一位音乐老师发现了他在音乐上的天分和潜力,使他在一种压抑的生活氛围中得到了心灵上 的解救。除了编剧和导演,巴哈蒂还与法国著名电影音乐家BrunoCoulais共同参与影片的音 乐与歌曲创作,影片在法国上映以来,被流行歌曲包围的新新人类重新发现了合唱团这一经 典的音乐形式,有三十万人加入了合唱团,其原声唱片连续几个月击败所有流行歌曲蝉联榜 首,在法国音乐界掀起了一场大地震。
孩子们是需要阳光和温情的,他们需要社会的认同和自我的成就感,这正是《放牛班的春 天》想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知心姐姐的访谈,更加深了这一看法,据调 查,六成以上的问题少年,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就是因为在家庭、在学校他们也许从来没 有得到内心渴望的认同,从来没有成就感,他们得到的只是呵斥、抱怨和责骂,于是他们就 到虚拟的网络去寻找这种认同感和成就感,怎样让一丝温暖的阳光透过深深的池塘之底,照 在孩子们的心灵之上,引起内心深层次的回响,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