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来自真实体验
2005-01-29沙柳
沙 柳
初闻“现象学教育学”时, 不能理解其意, 颇有些困惑。读了马克斯·范梅南教授的《教学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 方才豁然开朗, 原来种种现象不就存在于我们身边, 即教育学是对真实生活情景的情感体验。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曾说过:“有人把现象学的方法看作是一种心理治疗,我认为现象学的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但我也相信现象学方法确实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人性, 因为现象学注重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得越多, 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性就越丰富。所以,现象学方法有助于建构一个人的智慧。”打开《教学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映入眼帘, 许许多多的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交往的真实画面,除了姓名不同之外, 就像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读起来亲切感人,也很受启发。
比如,书中列举了一些平日里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教育时机或情境,来说明教育即成年教师和父母与年幼儿童或学生之间的交往生活过程。从中我们看到,教育本身确实是个体验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首先需要教育者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恰当的教育时机, 运用教育智慧,才能撞击出心灵的火花,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这让我们再一次明确地认识到: 教育学确实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应杜绝理论的空谈。也正如范梅南教授所言: “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本书通过生活中实际经历的实例, 希望激发一种反思性的智慧和情境性的机智, 这种智慧和机智表达了我们整个身心的存在。”
范梅南教授把研究日常生活经验作为起点。他称自己的教育学特别强调面向生活的世界、面向孩子, 强调教师、父母面对孩子生存和成长本性时的最基本的经验。“儿童不是空空的容器, 他们来到学校不只是让教师通过特别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课程内容。而且, 来上学的儿童必定来自某个地方。教师需要了解一下孩子们带来了些什么, 他们目前的理解程度、心境、情绪状况如何, 他们是否已准备好了应付学科学习和学校世界。”所以, 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来自对真实的体验。
在细细地品味书中众多精彩的段落后,范梅南教授的教育思想的结晶—教育学是对真实生活情景的 ——情感体验,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教育学不能从抽象的理论论文或分析系统中去寻找,而应该在生活的世界中去寻找,在母亲第一次凝视和拥抱新生儿时, 在父亲静静地约束孩子盲目地横过大街时,在老师向学生眨眼睛对学生的工作表示赞赏时。”太精辟了!教育无时不在,“教育的智慧性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系品质”,谁掌握了这样的品质,谁就有了教育的主动权。
《教学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还告诉我们:教育学所关心的是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 教育学要求我们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反思, “教育的关系是一个成人和孩子间的意向性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成人的奉献和意向是让孩子茁壮成长,走向成熟。”这就改变了教育以成年人的意志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纠正了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布道面孔。书中提出了一个好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使命感,对 儿童的喜爱和关心,高度的责任感, 道义上的直觉能力, 自我批评的开 放性,智慧的成熟性,对儿童主体性 的机智的敏感性,阐释的智力,对儿 童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与儿童相 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斷性,探求世 界奥秘的激情,坚定的道德观,对世 界的某种洞察力,面对危机时刻乐观 向上”以及幽默和朝气蓬勃的精神。
同时,我们在书中还读到:“新 型的教育学必须面对时代变化的挑 战, 同时时刻准备捍卫, 或以新的 形式来重建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 的价值观和价值框架。”教育学的 基本条件是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希 望及责任感。教学机智来自于教师 对自身行为的克制、对孩子体验的 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由此看来,学习、 掌握和运用教育学并不难, 关键在 于不放过每一个真实体验的机会,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你的头脑 便会不断涌现出教育智慧。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身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教师们读一读这 本书,定会获益匪浅。正如范梅南教 授坦率说出著作此书的目的:“新教 师可以感到本书不仅引导他们更善 于反思, 并为其提供许多源于生活 的经验, 这些经验使得对教育学的 反思首先是有意义的, 并且是可以 实现的。有经验的教育家从书中找 到其个人经验的实例, 从而希望以 一种深思的方式再次回顾这些经 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帮 助我们优先考虑孩子们的幸福, 认 真地对待年轻人,始终能从孩子们 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