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议事会: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尝试
2005-01-29“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课题组
“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课题组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新学期刚开学不久, 一所小学四年级某班学生的家长到教育局集体上访, 要求学校重新聘任刚退休的原班主任、语文老师, 以替换现任班主任、语文老师。
理由是该班在一、二年级时安排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多次生病住院,临时代课的老师也几经更换,导致学生学业成绩得不到保障、班级学风差; 三年级时学校安排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很负责, 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班级风气也有了好转, 家长们很满意, 可惜只教一年就退休了; 如今四年级到任的班主任又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 至多也只能坚持一年的时间。为此, 学生家长多次向学校要求换教师。
学校的意见是: 一、二年级时班主任生病住院是无法预料的事。几任代课教师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都很负责任, 学生的考核成绩与其他班级没有大的差别。现在, 教三年级的老师已经到了退休年 龄, 应该退休; 现任教四年级的老 师虽然年近退休, 但刚教完毕业 班, 所教班级学生毕业成绩很好, 是为该班安排的好教师, 等到下学 年再安排一位教高段(五、六年级) 的、稳定的语文老师。这也是对家长 要求的应答。
但是,对于学校的“好意”安排, 家长就是不接受, 多次交涉没有结 果, 最后导致家长集体上访……
我们暂不考虑这件事最终的结 果如何, 我们也不说家长的要求是 否合理、学校的安排是否科学,只 透过这件事来谈谈现代学校管理制 度中,作为学校教育的服务对象之 一, 家长参与校政的权利问题。
现代学校在管理上的一个显著 特征就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形 成校本管理的机制和民主治校的制度, 能够保障社区中的各组织及家 长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但是,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人们习惯于将 学校视为神圣的、孤立的殿堂, 学 校在自我封闭的框架内自行运作, 校长、教师只对上负责, 家长的知 情、参与很不充分, 学校管理易流 于行政化、科层化、经验化和机械 化。在上面的事例中, 学校没有了 解或充分考虑家长“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意愿, 只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安排教师。虽 然学校始终表示“学校不可能放弃 一个班”, 要一视同仁地为每一位 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但是, 三个平行班中任课老师经常变动的 只有这个班, 家长觉得孩子公平受 教育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影响了孩 子正常的学习和发展, 甚至提出 “通过抓阄”来决定三个班级的授 课老师和班主任的想法。
在这个事例中, 造成家长对学 校的安排不理解、不接受, 甚至于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学校在安排教师的时候没有给家长充分的知情权, 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 没有在学生报到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换老师的理由。在实际工作中, 事后的解释与事前的知情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如果校方能够在决定替换某些班级的科任教师之前与家长或家长代表沟通, 听取并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就能够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
事实上, 诸如: 家长有没有知情权? 有没有相应的选择权? 这些权利的保障是不是侵犯了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自主权? 等等,都是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们知道,学校与家庭天然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在法律上对子女具有监护权, 也就意味着他们对子女的学校教育有适当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这是所有家长的应有权利,必须受到尊重、维护和巩固。从这个理念出发,学校接受了家长的委托为其子女提供教育服务, 那么, 在服务过程中就有责任向家长交代工作, 进一步接纳家长的间接介入或直接参与,甚至是接受家长的监督和评价, 以确保学校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更重要的是, 学校与家长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本质上讲是没有利益冲突的。
因此,在海曙区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实验区”后,我们提出了“基于社区、家庭、学校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研究”的课题, 旨在“以社区、家庭、学校三者互动为切入口, 探索基于此三者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涵、基本架构与基本特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研究和政策研究”,主要探索“现代学校与社区、家庭的互动及其运作规范”等重要内容。即: 一方面通过学校章程的建设, 探索社区、家庭、学校在学校管理中各自享受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和所要履行的职责及其相互之间的统一性; 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社区、家庭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形式、制度平台与保障机制, 使社区和家庭对学校办学享有较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议权。同时, 课题要突破传统的“政校关系”,研究基于学校、社区、家庭互动的政府管理学校的基本方式, 研究出台一些推动、保障三者互动的地方或区域性政策、文件。
目前, 参与研究的学校正在课题的框架范围内, 结合各自实际,从不同的切入点着手, 探索新型、民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其中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推行的“教育议事会”,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所谓“教育议事会”, 是指在不更改学校办学的所有制, 在不过度干预校长的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对学校办学重大事务进行咨询和审议的外部监督组织, 是学校与家长、社区进行联系、协调和合作的平台。建立教育议事会, 体现了把学校还给社会、还给家庭的办学理念,旨在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学校建设;通过建立科学决策的保证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 提高学校领导机构的科学决策能力, 增强学校办學的能力与活力, 以促进学校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议事会具有“三权”和“三功能”: 即知情权、参与权和部分决 策权(转化为校务委员会的决定); 学校与外界系统沟通协调功能,学 校与外界系统发生冲突时的仲裁功 能,对学校的根本发展方向、校风、 学风、教风的建议、参谋、监督功能。
在本文开始的家长投诉事件 中,如果该校建立了教育议事会,家 长与学校的矛盾就可以通过教育议 事会来化解,并且通过对话增进学校 与家长的相互理解, 维护家校双方 权利,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同时,作为学校与家长、社区 沟通的一个平台、一种民主办学的 制度,教育议事会不仅仅是为了实 现字面上的“商量问题”的功能, 如 听听学校的工作汇报、代表学生家 长提一些意见、协调学校与家长之 间的矛盾等, 更主要的是从关心孩 子发展出发, 协助学校解决一些困 难。在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 由 教育议事会提出,学校开设了“口 语天天练”英语校本课程, 创办了 “小太阳俱乐部”,协助学校解决了家长普遍关心的“增加一、二年级学 生在校英语口语学习课时和放宽家 长接孩子回家的时间”等问题。
教育议事会,正在焕发出传统学 校封闭式管理所无法比拟的活力。但是,在构建这种制度的实践过程中, 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1.在教育议事会制度的构建方 面, 主要问题有:(1) 教育议事会的组织结构如何安排? (2)教育议事会成员的资格条件与聘任方式如何确定? (3) 教育议事会的工作程序应是什么样的?(4) 教育议事会的权限与义务如何界定? (5) 如何评价教育议事会的工作?
2.在教育议事会制度的实施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方面, 主要问题有:(1)如何科学审议学校的工作计划、发展规划和校本课程? 如何保障学校的课程设置权?(2) 如何协助校长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科学民主的评议体系?(3)在課程改革中, 如何保障学生的选择权、受教育权、主体参与权、发展权? (4) 教育议事会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有哪些影响?(5) 学校议事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之间如何相互协调和促进?
3.在促进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建与发展方面, 主要问题有:(1) 如何组织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进行定期的、有意义的互动交流?(2) 如何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及学生的学习?(3) 如何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其文化辐射功能, 促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的建设?
4.在确保教育议事会顺利实施方面,主要问题有:(1)如何界定教 育议事会与校长的关系?(2)如何把 握教育议事会与教代会之间的关 系?(3)如何界定教育议事会与政府 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从目前教育议事会运行的情况 看, 许多内部的管理制度变革可以 调整和解决。但是,一些举措,特别是涉及到教育行政的举措, 会不可 避免地引发一些摩擦和冲突,由此 也引起了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比如, 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与外延探讨、区 域教育行政的权力问题、教育行政 组织上下级的权限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