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禽流感报道为案例探讨重大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

2004-06-28

对外传播 2004年2期
关键词:禽流感突发事件新华社

查 鑫

禽流感在中国内地爆发是2004年中国首件重大突发性事件,虽然时至今日,疫情已渐渐平静下来,但是,当我们再次以新华社记者的眼光回顾那段非常时期的新闻报道,仍然发现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回味和借鉴。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人文主义精神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将日光集中在普通民众的命运和疾苦上,把他们的利益作为我们新闻报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毋庸讳言,我们以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有人以为,新华社是官方通讯社,当然要以反映官方声音为主,这种观点是非常狭隘的。在英语中,“官方”和“权威”近意,这有助于理解“官方”的涵义:就是新华社发布的新闻信息是权威的,是真实可信的,而绝不意味着我们是官,以高高在上的眼光审视—切。相反,要做到真实可信,我们必须以客观平等的眼光,带着虚怀若谷的态度,像以穆青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那样,接近大众,“勿忘人民”。

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一直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也能突出反映出我们对普通大众的关注程度。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去年有一次井喷事故。前方记者赶到现场,冒着生命危险采访,非常难得,但是发回的头儿篇稿件几乎没有出现一个受灾的当地群众,没有一句他们的直接引语,有的只是当地官员的表态、一些数字和类似“灾区人民情绪稳定”之类的话,尽管在编辑的要求下,后续报道中出现了群众,给人感觉仍然不鲜活,引语没特色,很难引起读者关注或共鸣,相反,外电在事发后12个小时内就播发大量生动的现场新闻,其中一篇引用了一位急救护士的话:“烦死了,周围都是伤员,没时间和你说(接受采访)。”相比之下,高下立现。无怪乎,有人说我们的稿子像信号弹,有情况时第一个发出信号,闻讯赶来的其他媒体纷纷做出精彩的深度报道,而我们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佳作却并不多。

有鉴于此,新华社总编室和对外部领导在今年的业务例会和编前会上多次强调要重视对人的关注,切实反应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加强稿件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在此次禽流感报道过程中,负责对外报道的有关组室围绕上述要求作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世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现做些归纳,以便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提高。

及时准确是第一要求

既然是突发事件,对时效要求当然就很严格。此次禽流感报道也一样,1月27日晚7点,新华社受权发布广西隆安县丁当镇发现确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英文快讯,随即还播发了农业部总畜牧师的访谈和英文综述;2月5日上午,农业部卫生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部两位记者在现场,十多位编辑在后方,在发布会举行的同时滚动发稿,抢占了先机;2月11日下午,海外记者团首度探访中国禽流感疫区,随团的对外部记者时刻与编辑部保持热线联系,第一时间播发了多条快讯、详讯、外电纷纷转载。2月22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从疫区名单中摘除,封锁解除,对外部与广西分社合作播发了快讯和现场新闻,报纸采用情况很好。

与此相比,我们在其他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就显得不够及时准确。有些事件比如重大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发生在地方,有的记者发回的报道开头就是“昨天”甚至是两二天以前的“某日”。真让人哭笑不得,应该说。除了确实有交通、通讯困难的地区(比如说西藏等地)外,突发事件报道中出观这样的字眼是极为不光彩的亭。有的报道的确很及时,但不准确。比如缺乏起码的新闻要素,死亡、受伤人数前后矛盾等,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反应了记者在责任心上还存在某种缺陷,其次说明这样的记者不具备人文观念:要知道重大突发事件在很多人来讲是性命攸关的事,当事人的亲人、朋友以及外界都非常关注,迫切希望得到准确的相关消息,新闻记者尤其是新华社记者要有高度的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有责任把消息及时准确的播发出去。

当然,社会上向来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很多地方官员尤其如此,这给新华社驻各地分社记者采访重大突发事件带来了难度。但是,正如先前讲到的,我们记者不是“官”,记者根本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大众,这也是我们事业赖以生存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完成我们的职责。文过饰非或者对重大突发事件轻描淡写是一种极为短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也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危害极大。

文中见人是基本要素

事实上,“文中见人”一直是我们新闻改革和改进文风的一项内容。长期以来,就事论事、就会议报道会议一直被认为是新闻报道的痼疾,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记者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人,应该说这是一种进步。然而,在实践中发现,稿件中出现频率高的却往往是官员,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不例外:主要领导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地方官员慰问受灾群众等等。这是另一种新的框框,它把我们记者的注意力局限在“上边”,老实说,这样的稿子在人民群众中是不受欢迎的。

有的稿件中也出现了普通大众,但效果如何呢?比如一次洪水,稿件中出现了洪水中失去家园的村民,对政府的处理表示满意,对有关部门的帮扶表示感激,这样的表述很有代表性。然而海外媒体往往对之嗤之以鼻,这种表述也经不起推敲。村民们难道就没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他们以后的生活到底有没有着落?这些问题记者在写稿子以前就应该弄清楚.并在稿件里作出分析和回答,如果能够,还要注意用采访对象的话来直接反映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非常有必要向外电、外报的记者学习。我们也注意到,在一些典型人物报道和类似于通讯、特写的稿件中,一些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描写、对细节的把握很有独到之处,经常有画龙点睛之笔,这些做法为什么就不能用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呢?不是我们不会写,而是头脑中没有这个意识。

此次禽流感报道中,在新华社总编室统一部署下,我们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1月28日,即首例禽流感被确认的第一天,对外部记者采访了世界卫生组织驻京代表,播发了《世卫专家认为中国对禽流感疫情反应及时》,全篇稿件几乎都引用该专家的话,表明世卫组织的态度,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修饰,这种做法在特殊时刻起到了特殊效果。在深入广西疫区的采访中,对外部记者采写了《广西禽流感疫区见闻》,生动地描写了在现场忙作一团的中外记者和在隔离区内身体健康但生活无聊的养殖户黄生德,读来亲切可信,效果不错。当然,在此次战役性报道中,我们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科学家和在一线工作的兽医关注不够,对疫情与农村经济的联系和现代养殖业模式探讨的不深入等等。

人文关怀是根本要义

讲了这么多,必须要说明一点,我们讲“人文”并不因为这是个时髦的概念。也不是为了“人文”而“人文”,根本目的在于让我们新闻从业人员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启蒙,从而推动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事实上,从新一届党中央和政府的领导班子开始工作以来,就很重视以人为本。中央非常关注老百姓是否能过上好的生活,经济发展是否真正为普通大众带来切实的利益。经过了前两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的同时,一些发展的不协调和国民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开始显现,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去年下半年,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改变以经济增长为单一衡量指标的做法,强调均衡发展和中长期发展,尤其强调经济发展要给老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提高,要解决包括就业、收入差距、城乡差别等一系列问题在内的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种种举措无不彰显人文关怀的思想。

在一切资源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在人类历史上,任何进步与发展,其根本目的也在于推动人类历史进程,造福于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事业要取得全面发展,也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战略,根植社会基层,服务普通大众。作为对外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更应该改变旧有思路,贴近百姓生活,让我们的新闻作品绽放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责编:周瑾潘天翠

猜你喜欢

禽流感突发事件新华社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禽流感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发现禽流感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