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背景材料的运用

2004-04-29

新闻爱好者 2004年1期
关键词:二环路突出主题洪水

黄 志

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对新闻事实的采访,而忽视对新闻背景材料的了解,写出来的新闻显得单薄,没有深度。大家知道,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用最典型的新闻事实迅速地传播给广大读者(听众或观众)。然而,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环境下发生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新闻事实都包含一定的背景材料在内,而有的背景材料虽不是新闻事实本身,却起着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的作用,在新闻表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新闻写作中,用好背景材料对于更好地交待新闻事实、写出有深度的新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交待背景材料的重要性

新闻背景是有关新闻事件的历史的环境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说明和注释。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实需要交待背景材料。只有将所报道的事物的经过、与事物的联系和影响交待给读者(观众或听众),才能把新闻的事实说明白,才不至于给读者(观众或听众)留下盲点和疑点。

(一)交待新闻背景材料是将材料与事实的最佳组合方式,也是记者写出有深度报道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塔斯社在江泽民出访苏联时的一则消息《江泽民参观利哈乔夫汽车厂》这样写道:"塔斯社莫斯科(1991年)5月1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今天的日程是从参观利哈乔夫工厂这家莫斯科最大的汽车厂开始的。中国领导人对这家企业感兴趣不是偶然的:50年代他曾在这里实习过……"其中"50年代他曾在这里实习过"不仅说出了江泽民同志经历中的这一重要片断,而且说明了中国人民和苏联人民的传统友谊与合作关系。如果没有这一背景体现出其重要的新闻价值,就是一般的外交活动的报道了。

(二)交待背景材料是为了避免孤立地报道某个表面现象,以便向读者交待清楚产生这种现象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如:中央电视台1992年9月30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北京二环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的消息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过去的北京二环路是指老北京内城城墙圈的环路,现在北京二环路的概念已经有了变化,它是指西北二环路向南连接东厢、南厢和西厢的环路,全长33公里,过去20多个红绿灯路口,如今已被29座立交桥代替了……"紧接着作者采访了一位市民(大娘):"因为我是老北京人,我这么一看:左安门、右安门,这几个门变化非常大。我小的时候(这些地方)全都是黄土坡,今天这么一看,我都不认识了!"这条总长度只有550字的消息,却用了80多个字来交待背景材料。使观众详尽地了解了改造前的状况,以及改造后对于缓解北京交通拥挤所带来的好处。一位北京市民的同期声采访说明了从"黄土坡"到今天"立交桥"林立的变化,背景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

二、背景材料的类别和作用

(一)对比性背景材料。这种背景材料是对事物进行前后、左右、正反的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或阐明一定主题、表明某种观点的背景材料。仍以《北京二环路改造竣工通车》这一电视新闻为例,其中有这样一段采访。记者问一汽车司机:"师傅,咱们要转一圈以前要走多长时间?"汽车司机:"这二环路要转一圈,以前得走1小时40分钟左右,如果要塞车的话这时间就没谱了!当时交通非常拥挤,拥挤的情况从咱小街豁口,有时堵到东直门桥南,有时将近东直门。"然后,记者乘车沿新改造的二环路行驶,转了一圈后,又回到起点,记者以现场报道的形式说:"我们又回到了东四十条桥,转一圈正好是33公里,用了29分钟。"这里,"……以前得1小时40分左右……"与改造后"用了29分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将背景材料的铺垫与现在既成的事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背景材料的运用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对比性背景材料在新闻中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即用背景材料来与主要新闻事实对比,对于突出新闻意义、加强主题表达、显露新闻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说明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是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的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更容易理解、全面深刻,新闻的意义显得清楚、突出。说明性背景材料分为历史背景材料、地理背景材料、人物背景材料和事物背景材料。历史背景材料既可以用来对比衬托新闻事实,也可以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如:中央电视台1995年5月23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塔里玛干--希望之海》中,"塔克拉玛干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使观众一下就了解了这里的地理状况。

(三)注释性背景材料。它是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包括产品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文史记载的知识,风土人情的介绍等。有些历史、地理和事物背景材料也属于这一类。如中央台1995年6月18日《新闻联播》中播发的《打开侏罗系地层大门的人》中,导语一开始就写道:"侏罗系,是一个多年来被认为只产煤不产油的地层……"消息一开始就对"侏罗系"这一地质术语向观众进行了解释,对于观众更好地了解报道的内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背景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背景材料在新闻中固然十分重要,但应用不当或运用太多就会掩盖或冲淡了新闻主题,甚至喧宾夺主,不利于新闻事实的表达。因此,将背景材料恰当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背景材料要为突出主题反映新闻事实服务。运用背景材料的目的是为突出主题服务,利于表达新闻事实。如果起不到这种作用,就会显得多余,而运用得好则对人们了解新闻事实有所帮助。如:中央电视台1994年6月22日晚间新闻播发的《广西梧州军民抗洪救灾》消息中,介绍的梧州发生洪水的有关背景材料是这样写的:"梧州,是一个有30万人口的工业城市。6月17日,肆虐的西江洪峰在一夜之间便吞没了梧州市。洪峰水位近26米,超过警戒水位10米91,是近百年来未遇的特大洪水,市区部分三层楼房都被洪水淹没……"其中……"是近百年来未遇的特大洪水,市区部分三层楼房都被洪水淹没"。既交待了历史背景,又说明了洪水之大。使不生活在梧州的人,也能了解梧州洪水肆虐的情形,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二)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背景材料不易过多、过长。要在关键问题上交待背景。要选取典型的背景材料来突出主题,删除对表达主题无用的背景材料,并注意文字的简洁精练,防止冗长口罗嗦,特别是用数字说明背景时,切忌堆砌罗列,让人厌读,要用读者(观众或听众)易于理解的语言。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背景材料在新闻表达中的重要作用,选取恰当的方法善于运用背景材料,为新闻事实的表达服务。

猜你喜欢

二环路突出主题洪水
事例典型才能突出主题
——怎样写“小学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多维体验 分级落实 有效完成德育目标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小学话题作文写作技巧探究
又见洪水(外二首)
“绿野仙踪”
浅谈中心城区立交桥节点景观商业特点——以成都市二环路人南立交桥为例
洪水来了
论设计洪水计算
健全组织突出主题多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