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评的源流与规范发展

2004-04-29宋祖华

新闻爱好者 2004年1期
关键词:时评社论报纸

宋祖华

时评,是当今媒体评论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它打破了传统的评论格局,为媒体评论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它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在发展和膨胀,不可避免地夹带了些许混乱。它将何去何从?是健康发展?还是泛滥成灾乃至最终在极度膨胀中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时评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理清其源流、剖析其现状、规范其发展,是时评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课题。

一、时评的源流

时评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00年前后。1900年以前,我国的报纸言论是论说一枝独秀。这种言论论题重大、抽象,论证繁复,篇幅较长,一般不结合新闻,时效性较差。较早试图冲破这种模式的,是《上海新报》的主编林乐之。他在1868年至1871年任该报主编期间,亲自撰写或编发了数十篇短评式言论。这些短评往往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弊端有感而发,立论具体,论述简洁,篇幅短小精悍,十分类似后来所称的"时评"。不过,这些言论尽管相当受读者欢迎,却没能引起报界的重视。国人首倡时评的,是梁启超。20世纪初期,梁启超先后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上设置"国闻短评"一栏,就当时政局和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言论,这些言论已经具备了时评的基本特征。尽管这两种报纸在海外出版,对国内的影响不大,但它说明我国的一些报人已经认识到了时评的重要性,为时评在国内的发展作好了思想准备。

在时评发展史上,《时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时报》开头几年里,它的时评栏目位置固定,文章密切配合当天的新闻报道,观点明确独到,文字洗练明快,笔调冷峻,篇幅精短,深受读者喜爱。它的成功,标志着报纸评论真正摆脱了传统论说的窠臼,找到了一个新闻与评论相得益彰的好形式。各报竞相效仿,时评迅速风靡全国。其中,《神州日报》的"时事小言",《中华民国公报》的"神州月旦",《大江报》的"时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大江报》的时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亡中国者和平也》影响之大,以致清政府坐卧不安,制造了举国震动的"《大江报》案"。

时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新闻评论逐渐摆脱书籍等非新闻媒介论说文的影响,确定自身规定性的过程。它虽然只是新闻评论文体的一种,却是最重要、最能体现新闻评论规律的一种。上世纪20年代以来,"时评"观念逐渐成为业界共识,连一直为鸿篇巨制所占据的"论说"(社评、社论)也时评化了。《大公报》就形成了"看完大样写社论"的传统:看看报纸大样,觉得哪条新闻值得评论,就根据新闻写社论。张季鸾于1927年12月2日写的《蒋介石之人生观》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我党的报纸在三四十年代也出现了众多时评佳作,《新华日报》在与《大公报》的著名论战中发表的社论《与大公报论国是》、《可耻的大公报社论》,都是于《大公报》社论发表的第二天见报的。建国前夕,毛泽东、胡乔木为新华社写的六篇评价美国"白皮书"的评论,更是难得的时评杰作。

建国以后,媒体评论承载了过多的期望和规范,时评也步入了一个衰落期。然而它并没有消失,仍然散见于各类媒体评论中。《人民日报》1950年12月至1954年9月设立的《抗美援朝》专刊,就设有《时评》专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新闻事业经历了高扬新闻规律旗帜、引进信息概念、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三次跨越,时评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终于在新旧世纪之交形成了蔚为壮观之势。

近年来时评的兴起,电视居功至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批电视评论节目横空出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们对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了直接的分析判断,观点明确,用语简洁,一扫当时新闻评论概念化、模式化、空泛化的流弊,为当时的评论界吹进一股清新的风。"电视时评"的巨大成功使一直自视为媒体评论"老大"的报纸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中国青年报》等报纸率先开设了"时评"专栏,其他报纸也纷纷跟进。随着历史迈进21世纪,报纸时评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网络媒体作为媒介新锐,充分运用后发优势,纷纷开设"时评"栏目,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新华网的"新华时评"、千龙网的"千龙时评"等等。它们依靠自己容量大、更新快、交互性强等优势,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虽然广播和号称"第五媒体"的短信在时评方面没有上佳表现,但时至今日,"时评"已经形成了报纸、电视、网络媒体三足鼎立、竞争互动的局面。

时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一些"时评"仅仅把新闻、时事当作由头,主体部分则泛泛而谈,云山雾罩;抑或是做"文抄公",罗列政策、法律条文。还有一些"时评"所评的"新闻"、"时事",其实已经是数月前的"旧闻"、"旧事"了。更有一些媒体,为了赶潮流,原来的其他评论栏目摇身一变,就成为"时评专栏"了。这种种现象,虽然不是主流,却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它们正在日益模糊时评的规范,使时评变成一个大而无当的通用语。长此下去,时评必将丧失其固有特性,失去其存在价值,再一次消失于无声无息之中。因此,明确时评的规范,堪称时评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时评的规范

历代的时评高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时评佳作,然而想从中找出一套屡试不爽的定则,却难于登天。他们往往因时、因事制宜,匠心独运,所作时评也独具个性,千姿百态。这也许正是时评的魅力之所在。可是,定式虽无,大体需有。作为一种历经百年而生命力常在的新闻评论文体,还是有一些基本规范可循的。

1.时新性时新性是时评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清议报》和《新民丛报》的"国闻短评"一栏,就是梁启超深感"论说"时效性不强而设立的。《时报》把自己的时评栏目命名为"时事批评",就是要强调时新性,以期达到让评论读者"虽无暇遍读新闻,亦可略知梗概"的目的。该报主笔陈冷常常"和雷继兴、包笑天三人按版面分工,配合当天的重要新闻,各写一则一二百字的时评"。此后几十年内,后起者无不把时新性作为时评的一个重要规范,尽力提高时评的时新性。尽管当时的印刷术等传媒技术还相当落后,优秀的时评一般都能够在相关新闻报道见报的当日或次日见报。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传播能以光的速度进行 ,受众对时评时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同步评论,报纸时评当日见报,应该成为当今媒体追求时评时新性的目标。

2.直接性时评,主要是对新闻事实的直接分析和判断。它直接分析新闻事件或情势的组成、结构和相互关系,对其性质、利弊和发展走势等作出判断。1907年1月18日,《时报》刊登了一篇时评,批评美国公使向清政府要求招收去巴拿马开凿运河的华工,全文如下:

巴拿马河工不可往,往者非病即死。

美人招巴拿马河工尤不可往,往者非病死即受虐。

此其理由,国人知之,政府知之。

然而美公使仍向政府请求不已,何也?必政府未尝拒之也。

政府固尝闻议拒矣,然而奸民们能立合同,回国招工,何也?必政府拒之而未尝决绝也。

谓政府不知而政府岂真聋聩?谓政府不理,而政府竟无心肝?无以名之,名之曰非真爱民。故吾不责奸民,而惟责政府。

文章开篇名义,表明立场。全文紧扣美在华招工一事,对新闻事实作出直接判断和分析,层层深入,不蔓不枝,最后剥出政府似管实放,助恶害民的实质。

时评可以论及其他新闻事实,也能作些许理论升华,但只能是适当的延伸,不能"喧宾夺主"。它"直奔主题",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是绝少派上用场的。委婉的旁敲侧击,灵活的触类旁通,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至于大而化之的谈玄论道、上纲上线的泛泛而谈,更是时评写作的大忌。

3.短、精、活时评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它必须要言不烦,短小精练,争取一击中的,受众"不消费工夫去寻思考索",就能够领会它的意思。前面引用的短评,仅一百余字,却言简意赅,有剔骨见髓之功效。像这样的时评,当时是很多的。现在的时评,一般也只有几百字,较长的也仅在千字左右,如"冰点时评"。《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多是一二百字的短小评论,其中绝大部分是很好的时评。

没有完全一样的新闻事实,依据他们写的时评也要求活求变,选择适当的观点、角度、论证方法和行文方式,随势赋形,不拘一格。项南同志1982年2月7日为《福建日报》写的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就是一篇不落俗套的好时评:

今天本报又公布了两个重要案件,坏人受到揭露处理,这很好。

有些问题群众看得很清楚,干部也有很多议论,问题的性质已经非常明白,但是就是处理不下去,而且长期处理不下去。为什么?

一是自己屁股上有屎;

二是派性作怪;

三是软弱无能。

还有什么?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主要是这三条。

你这个单位的问题长期处理不下去,是什么原因,算哪一条,不妨想一想。

时评篇幅短小,时效性又特别强,要在如此一个"小天地"里把文章做精做活,确实不易。然而,这正是时评的魅力所在。正像优秀的新闻人追求好新闻要锲而不舍一样,时评的作者也不能知难而退,或放宽规范,而是要"戴着镣铐跳舞",开创一个真正的"时评复兴时代"。

注释:

①参见《新闻评论学》,丁法章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2版,第280-281页

②胡道静:《上海的日报》,见《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杨光辉等编著,新华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③《近代中国名记者》,夏林根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128页。

④《近代中国名记者》,夏林根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第128页。

猜你喜欢

时评社论报纸
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获奖名单
时评的一般思路
报纸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党建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