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德”观之寻根阐释及其“形上化”之后果
2004-04-29陈徽
人文杂志 2004年2期
陈 徽
内容提要“道”与“德”就其源始义而言,皆是表示在“天命”之“感召”情境下的“行”,其本身即是先民的生存境遇之表达。由此处境而发,便进一步开显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生生为本”之观念以及儒家的表现为“赞天化育”之形式的“天人一体”的天道观。然而,随着宋明理学之勃兴,不仅“道”、“德”的源初意蕴被日趋“盘剥”,而渐为“形而上学”之思想物;相应地,儒学也逐步地从作为其立足之根的“人伦日用”中“滑脱”出来,从而沦为空寂与僵执,失去了作为其本质特征的“通经达权”或“顺变精义”之精神,于是,在社会生活中,便引发出许多消极之后果。
关键词道 德 生生即道 形而上学化
〔中图分类号〕B82-02;B0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2-0045-06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最高范畴。在儒家思想史中,“道”与“德”(以及相应的“道德”)之范畴,其原意不仅决非是今天的道德哲学或伦理学之“道德”义,即它们的原意是与道德判断及道德评价无关的,在最初的意义上,它们本为“感受”“天命”之“行”;而且,即便是在儒家内部,汉唐儒家特别是先秦儒家在此方面的思想也是与宋明理学诸子之相应观点迥然有异的。可以说,自宋明理学开始,“道”开始真正被“形而上学”化或“本体论”化,相应地,“德”亦因而得以“深入”并“根植”于人心(或人性),并皆成为儒家(宋明之“新儒家”)的具有“本体论”之地位的思想范畴。“道”与“德”之意义的此种演化,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