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亭访古

2004-04-29潘忠泉

华夏文化 2004年3期
关键词:流觞书圣兰亭集序

潘忠泉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公里的兰渚山下,史书记载绍兴是我国植兰最早的地方,汉代又曾在此设立驿亭,故称兰亭。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成书于此,该地遂为历代书家朝圣之所。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王羲之偕同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为过修楔日会集兰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曲水流觞”活动。他们列坐溪岸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溪之上,任其漂流,酒觞停留之处,此人即兴赋诗,共成37首。王羲之将诗汇集,并乘兴而作,写下324字的序文,记下宴集的盛况及与会诸人的观感,即《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得意之作,在这篇序文中,光是出现的二十多处“之”字,就个个矫健俊美,又各显风采,令人为之倾倒。据说王羲之后来又把此文重写了多次,但都不及当时在兰亭所写的那一篇,因此成为传世之宝。难怪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临死之前留下遗诏,把它作为随葬晶埋人自己的陵墓。对此,后人颇感惋惜,宋代大诗人陆游曾作诗感叹道:“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故后世所传都是历代书法家的摹仿之作。

说起“曲水流觞”的来历,得从三月上巳这一传统习俗谈起。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这是我国民间一个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古人认为,水和火都是至洁之物,可以消除一切疾病和灾难,因而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楔之俗,朝廷中还指定专职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气,使之清洁;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仪式。到了汉代,三月上巳确定为节日,每逢该日,富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临水宴宾。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的修楔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的内容,故上巳赋诗之俗,由此而起,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绍兴,这种由“曲水流觞”活动带来的咏诗饮酒的儒风雅俗,一直盛传不衰。直到今天,每逢夏历三月初三,来自中外的书法家都要聚集兰亭怀古续胜,举行追仿修禊觞咏的兰亭书会,泼墨挥毫,论文咏诗,纪念书圣王羲之。

现今的兰亭,建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由于历史的变迁,亭址已非原地,但仍然是依山傍水,竹林掩映。这是一座幽雅别致的江南园林,穿过一条修竹夹道的石砌小径,迎面出现一座引入注目的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笔力遒劲的赫然大字“鹅池”。传说王羲之在写这块碑时,刚写罢“鹅”字,忽闻天子圣旨下达,连忙搁笔接旨,其子王献之顺手续写了一个“池”字。两字风格相近,但笔划有别,“鹅”瘦“池”肥,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

亭畔一泓碧水,即为鹅池,几只白鹅在池中悠然嬉游,不禁使人想起王羲之以字换鹅的故事。据传,一日,王羲之见茂林修竹之间,有一群白鹅嬉戏水上,煞是可爱,打听方知鹅的主人是一位道士。道士闻其来意,故意要求他代写经文相换,王羲之欣然应允。这本经文即为闻名于世的《黄庭经》。对此李白有诗云:“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出典于此。由于酷爱白鹅,王羲之常常将“鹅”字一笔挥成,意谓“我的鸟”,那么他为何如此喜爱白鹅呢?据说这与其钻研书法有关,他认为执笔之时,食指应如鹅头那样昂扬微曲,运笔时则像鹅掌拨水,方能使精神贯注于笔端。清代书法家包世臣曾写诗为此作解:“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人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

跨过鹅池上曲折的石桥,就来到“流觞亭”,其周围有木雕长窗,外有走廊环绕,翘角飞檐,古色古香。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明代万历年间的石拓手卷《流觞曲水》图,这轴近20米的长卷,有名人题跋,有《兰亭》碑帖,还有唐代杰出的画家李公麟所绘《兰亭宴集图》。画中众多人物姿态各异,有的举杯畅饮,有的低头沉吟,有的袒胸露臂,醉态毕露,无不描绘得惟妙惟肖。针对该卷的重要价值,宋代书法家米芾跋日:“右唐中书令褚遂良所拓晋右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并谏议大夫柳公权得群贤诗,御史检法李公麟装图,皆驸马王晋卿家所藏,可谓三绝。”流觞亭前,有曲水叠石,相传是王羲之等人流觞、饮酒、赋诗的地方。

流觞亭西侧有“小兰亭”,亭内立石碑一方,镌刻“兰亭”二字,为清朝康熙皇帝所书。流觞亭的东侧,为右军祠(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和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是园林中最大的一座建筑,祠中景物无一不与翰墨有关。祠内有一潭池水,名为“墨池”,池中有四角方亭,即“墨华亭”。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咏石刻多方,大多为历代书法家临摹这位书圣的遗墨。徜徉其间,浏览一下碑刻,顿觉这些摹仿之作尚且有如此精深的功力,王羲之本人书法更应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了。而王羲之成为书圣,非一日之功,据说他勤练书法,经常洗笔,年深日久,池水都被染黑,故后人将此池取名“墨池”。

流觞亭之后,便是久负盛名的兰亭御碑,其质地坚硬,气势雄伟,碑高6,8米,宽2.6米,厚0.4米,重达3万6千余斤,是我国最大的古碑之一,四周及顶额、底部都雕有龙、风、牡丹及祥云等图案,雕刻精细,造型优美。碑阳镌刻着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集序》全文,碗口大的字体,洒脱酣畅;碑阴则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书写的七律《兰亭即事》遗墨。诗云:“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觞咏于今纪胜名。”表达了这位遍游全国胜迹的皇帝对兰亭的倾慕之情。

猜你喜欢

流觞书圣兰亭集序
“流觞曲水”家用即热自动上水茶具套装
流觞曲水 千年传奇——关于《兰亭序》的人文及美学思考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王羲之和鸭儿饺子铺
书画名人汇
谁将流觞酿清酒
谁将流觞酿清酒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ТРИ ШЕДЕВРа
书圣之乡“共享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