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早间新闻的发展空间
2004-04-29国晖
国 晖
调查表明,从电视早间新闻中了解昨夜今晨全球发生的新闻事件,已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早餐”。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设立早间新闻至今,全国33家省级卫视已有26家具有完备形态的早新闻节目。随着电视媒体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在正常节目中插播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现场直播、滚屏字幕等传播手段的运用,电视媒体成为人们在第一时间内认识了解新闻的首选媒体之一。如何开发运用电视早间时段,已成为各电视媒体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电视早新闻的节目形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新闻节目主体地位的确立,各电视台的新闻竞争演变成各电视台新闻栏目之间的竞争。1993年,中央电视台提出了“让中国电视观众每天早晨一起来就想打开电视机,让中国人一睁开眼就迅速兴奋起来”的电视理念。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个早间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正式开播,从此掀开了中国电视早新闻发展新的一页。几年后,北京电视台推出了《北京您早》,广东电视台推出了《岭南早晨》,凤凰卫视推出了《凤凰早班车》,黑龙江电视台推出了《共度晨光》,河南电视台推出了《新闻60分》等等。经过近10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电视早新闻已发展成为一个较具影响力,栏目功能比较完备,有一支具备采编播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一群庞大的固定观众收视群体的栏目。
无论电视早新闻栏目以什么样的名称出现,其定位首先是新闻,即以消息类新闻和杂志类新闻以及资讯类新闻栏目构成。
消息类新闻就通常以时政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文化体育新闻等为主要表现形态。如河南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就是一个集纳式的新闻板块,它荟萃了国内所有卫视台的精华,以崭新的编排理念和包装,以与观众交流式的方式来整合当天国内外值得关注的消息。国内新闻按照国内大事、新事(正在发生的事)、趣事的顺序编排;国际新闻则以人们对国际问题和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度来编排,因而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河南卫视新闻栏目中最具特色的新闻板块之一。
杂志型的新闻内容是综合性新闻电视片的总称。它采用杂志的综合编排方式,除了对重要的新闻事件做简要的述评外,还利用较长篇幅、采用纪实手法对重大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新闻人物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河南电视台《新闻60分》中的《记者看天下》等深度报道栏目。
资讯服务类的新闻是以资讯类信息服务为主,内容包括财经信息、生活提示、报刊摘要、天气预报等贴近百姓的衣食住行、时尚消费、健康生活的内容。其中辽宁台的《生活导报》可以归入此类。
其次,就新闻的内容来说,我们又可以把它们分为软新闻或硬新闻。
在电视早新闻10年的发展历史中,硬新闻是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主要包括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市场变化和灾难事故等方面的新闻。是观众工作、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新闻信息。
软新闻指的是富有趣味性的和知识性强的新闻。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收视气氛中,既陶冶了情操,又得到了娱乐和知识,开阔了视野。软新闻对时效性没有过高的要求,是早新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河南电视台早新闻中经常选用的一些趣味性极强的软新闻,通篇没有一句解说词,配以轻松的音乐,使栏目更具有灵性,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二、电视早新闻的潜力与局限
目前,电视早新闻的收视对象基本以城镇居民为主。内容和形式是以城镇居民为收视群体设计的。据调查显示,时事新闻、生活资讯是早新闻观众的收视重点。喜欢看时事新闻的占64.2%,喜欢看社会热点的占35.9%,喜欢看生活服务的占31.4%,知识趣味性的节目、文化体育类节目则以城镇女性和青年群体为主。财经资讯则以企事业单位干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职工为主体。综上所述,目前电视早新闻节目中的收视群体以白领阶层、社会主流群体为主。工人和农民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农村,电视的功能大多以收看电视剧、戏曲、综艺娱乐类节目为主,而真正能让城镇居民和农民共同感兴趣的新闻资讯节目非常少。怎样开发城乡观众共同关注的电视早新闻,是摆在电视早新闻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多少年来,早睡早起,闻鸡起舞,一直是中国人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占我国绝对多数人口的农民能在早晨一起来先打开电视机了解国家大事,收看有用的信息,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
就目前国内的电视早新闻来看,还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
1.时效性差
就国内新闻板块来说,一些时政类消息和重大新闻事件大多早在前一天已经被其他时段的新闻栏目播了一整天,它们不仅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反而会让观众感到厌烦。这就要求早新闻的从业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报道,应当在更全、更深上下工夫,以期揭示事件的背景、成因,挖掘事件的意义等等。这远比重复报道新闻事件本身重要得多。同时,由于时间较为充足,早新闻还可以在画面的处理上多做文章,可以借助字幕、图表、动画等多种画面表现符号以及定格、快慢动作、多画面等电视特技,这些都会在增强信息有效传播的同时,让观众耳目一新。
国际新闻方面:由于时差的原因,我们的深夜正是西方世界的白天。当大量国际新闻发生时,由于人力财力投入的限制和国际新闻政策的制约,许多国际重大事件无法及时制作出来,不能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早新闻的电视观众。
2.市场意识较弱
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生活,所以早新闻的服务性内容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目前早新闻的资讯类服务信息却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一些生活信息常流于形式,而目前关于农民生活、农业致富方面的服务信息却少之又少。
日前,我国首家批准的美国华纳公司的电视节目已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落地,国内电视的对外开放将逐步放开。电视领域的竞争也将随之展开。面对这种内挤外压的状况,早新闻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增强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人才意识。要加大财力的投入、提升节目质量,从而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3.主持人缺少亲和力
目前,大多数早新闻主持人还仍旧停留在一板一眼地念稿件的阶段。这除了需要编辑和主持人加强交流,在语言上多下工夫以外,主持人在节目中塑造个性化的风格必不可少。一位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说过:“当我面对摄像机的镜头时,我就把它想像成我父母的眼睛,我在为我的父母讲述一件件的事情。”电视早新闻的主持人同样可以这样,在详细了解节目内容的基础上,敏感而活跃地感受每一个事物及事物背后的内涵,然后,才为观众娓娓道来。
总之,电视早新闻要扬长避短,按照人们早晨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来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要增强贴近性、时效性和信息量,使其逐步成为每天早晨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