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
2004-04-29刘富山
刘富山
农民增收工作一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各级党报经济报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近几年由于国内农产品供过于求,农民收入增幅逐年降低,农民增收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难以破解的难题。各级党报要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帮助政府破解农民增收这道难题。
舆论释惑:客观辩证地看待农民增收的机遇与挑战。国外农业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规模化程度、标准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且农产品的品质高、成本低、价格低,有些优质农产品在我国的口岸价甚至低于国内同一农产品的价格。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进口农产品的关税将从2001年的19.9%降低至2008年的15.1%,同时扩大市场对外的开放度,逐年增加农产品进口配额,这对我们目前成本高、品质低、效益差的农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民增收工作信心不足,认为种粮不如买粮,种地不如出租土地,农民增收工作没有出路。针对这种思想困惑,许昌日报社约请外经外贸、农业、畜牧和经济方面的领导及专家,客观辩证地分析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对当地农民增收工作的影响,认为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80%的人口是农民,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有比较优势;许昌市有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科技水平比较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达到45%,发展科技型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农民的经济效益。为此,《许昌日报》及时推出了《农民增收的出路在哪里》专栏,连续刊发10多篇有关领导和专家撰写的《我市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大有可为》、《创新,对我市烟叶生产意味着什么?》、《劳动密集型加科技密集型是农业发展的方向》等文章,报社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民增收工作信心不足问题,组织撰写了《农民增收是大事》、《农民增收大有可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系列评论员文章,澄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增强了农民增收工作信心,理清了农民增收工作思路,许多乡镇开始在有比较优势的花卉、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畜牧饲养建立示范区,拓展农民增收的途径。
新闻引导:用典型的经济报道,引导农民寻找比较优势,选择增收的突破口。许昌市所辖的鄢陵县,是全国的商品粮和棉花生产基地县,但花卉苗木的种植历史悠久,名贵花木品种甚多,唐代就出现过大型综合性园林,时称“花都”。花卉种植费工费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被人们形象地比做一亩园(花园)十亩田(粮田)。近几年国外农业对我国小麦、大米、食用油、棉花生产有一定影响,但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园艺花卉产业影响不大,相反国际上流行的绿色消费和国内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为花卉产业发展和花农增收拓展了空间。因此当地党委和政府根据这种比较优势,果断提出“依花富民”战略,大力发展园艺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20万亩的种植规模,10万花农从业,花农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是普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典型就是旗帜,典型就是路标,典型就是方向。许昌日报社认为这个典型对引导农民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寻找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选择增收的突破口具有非常意义。因此,围绕这个典型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式、多体裁的新闻报道,先后组织采写刊发了专稿《鄢陵十万花农何以心花开?》、深度报道《如何把花卉产业做大做强?》、消息《鄢陵举办中原花博会》、调查报告《发展花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大有可为》、来信《我种花卉发了家》、新闻图片《锦花公司“克隆”花木成功》等报道100多篇,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强势和舆论氛围。《农民日报》和《经济参考报》也分别以头题《江北花卉数鄢陵》和《鄢陵何以能够成为“中国的后花园”》进行报道。典型报道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炒热了人们的思想,看到了农民增收的希望,鼓舞了人们的干劲。许昌市委、市政府决定以鄢陵为起点,沿311国道建设30公里的花卉长廊,发展花卉面积50万亩,形成全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新闻报道就是要用事实说话。用典型报道引导舆论、引导读者是新闻工作的一般规律。用典型的经济报道,引导农民寻找比较优势,选择增收的突破口,就是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新闻工作规律。
搞好服务:利用媒体优势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和技术,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增实效。去年3月,一位农民朋友给《许昌日报》写信,反映当地农民今年留了很多空白地,不知该种什么。接到这封来信,报社立即在报纸上组织了本期话题:今年地里该种啥?原文刊登了这位农民朋友的来信,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政府应该在服务中破解这个难题》,指出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促增收中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信息,二是技术。同时编采人员也认识到,报纸在解决农民增收面临的两大难题中大有作为。
《许昌日报》创刊16年来,一直坚持办好农业科技信息和农村天地版,每周定期与农民朋友见面,开辟有《科技之窗》、《致富天地》、《农村市场》、《科技信息》等专栏,向农民传授种植、养殖、加工技术,传送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种农副产品市场的变化和供求信息,传播农民朋友面向国内外市场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增加收入的成功经验,约请专家回答农民读者的技术难题。有一位农民朋友看到鸡腿菇在国外市场俏销的信息后,给报社总编辑写信求助技术,报社立即与农业部门联系,组织有关专家携带食用菌栽培技术资料,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并在报纸上开辟食用菌栽培技术专栏,连续刊登这方面的技术知识和国内国外食用菌市场供求信息、发展前景,引导农民发展食用菌,进军国内外市场。目前,在当地已经发展起无公害蔬菜、肉牛生产、特种小杂果、花卉出口创汇基地,老百姓也高兴地称他们是种洋菜、卖国外、赚外快。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要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服务是报纸联系读者的纽带,搞好服务是报纸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最好体现。我们的实践也说明,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经济报道在为农民增收的服务中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