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觅迹寻踪说穆青

2004-04-29张惠芳

新闻爱好者 2004年5期
关键词:穆青辉县杞县

张惠芳 王 昉

1996年8月,为迎接10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河南日报副总编辑王天林约我合作文章,我才有机会比较集中地采访了穆青。

8月24日我到了北京,当时女儿王日方正在中央电视台实习,按约穆青给了我们三个上午的时间,从他少年时代谈起,我们算“奢侈”了一番,边笔记边录音。

远离北京,我们的采访有很大困难,但我们又有不少优势。穆老的《十个共产党员》中,6个典型是河南的。他以河南为采访和调研基地,足迹遍布全省。他采访过的典型,我们随后大多去采访过,情况比较熟悉。于是从北京回来后,学习穆青的采访作风,我们到基层群众中寻访穆青踪迹。

“没有穆青,焦裕禄也不会这样出名!”

第一站先到兰考。

我这是第三次到兰考。第一次是1963年秋天,我还是河南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学校组织到兰考帮助救灾,就在党校的大礼堂打地铺,白天翻地。记得涝地连茅草都很稀少,板结得很瓷实。一天,同学们聚集在大礼堂,听县委书记讲话,现在想他就是焦裕禄,因离得远看不清他的模样,也记不得他讲了什么,但从那以后大家干活劲头很大,手掌都打了血泡,硬是把很大一片板结的荒地给翻得松软,种上了麦子。这是一段短暂而难忘的经历。后来读起《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格外亲切。第二次是1989年夏,我随中央林业采访团来到兰考,拜谒了焦裕禄陵园,大家还手扯手测量焦裕禄栽的“焦桐”有多粗。这一次我们几乎走遍了泡桐林,还采访了焦裕禄重用的那位林业技术员。这时祖国大地呼唤焦裕禄精神的声浪越来越高,我重温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写出了报告文学《泡桐林》,并获得《人民日报》优秀报告文学奖,是与这种思想感情的感染激励分不开的。

第三次踏上这熟悉的土地,寻访穆青的踪迹,我们先到韩村。韩村是焦裕禄树立的四面红旗之一,在县城西南约1公里的洼窝里。寻找穆青的老友孙少甫,老汉正好在家。穆青、冯健、周原曾在他家院子里喝着大碗茶谈笑风生。原来的砖瓦房换成白粉墙的新房,还是那张木板桌,几个小木凳,老汉的闺女给我们沏上大碗茶,热气腾腾中听老人叙述往事。谈起焦书记他眼噙泪花,谈起穆青勾起了他悠悠思念。从无墙的院子望出去,南面旷野上,雾蒙蒙欲雨,枣林里红枣缀满枝头,地上花生棵像碧绿的绒毯。老汉说,给新房照张相片让穆青看看。我们让老汉夫妇坐在房前拍照,还拍了那枣林和田野。后来照片给穆青看了,他为老农换了新屋,生活条件更好感到高兴。等他再来兰考时,孙少甫已不在人世……而一位老记者与一位老农的故事却永存人间。

农民办的桐木加工厂和乐器厂中,桐材正待包装出口。桐木做的古筝、板胡、扬琴、琵琶等琳琅满目,产品已在全国获得金奖。一位姑娘演奏了几支优美的乐曲,奏出新一代农民前进的歌声。青年企业家说:“我们都是读着《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长大的。穆青为俺兰考立了功。没有穆青,焦裕禄也不会这样出名,现在做生意俺也沾着焦裕禄的光!”

访穆青老家杞县

第二站我们访问穆青的老家杞县。实际上,穆家祖籍在周口,为了生计,举家随祖父迁徙到安徽蚌埠,1921年农历二月初六穆青出生,9岁时爷爷猝死,全家回到奶奶的娘家杞县。听穆老说,有一次一位精通易经的人非要给他看相,说他一世飘零,没有真正的家。他当成玩笑讲,自然不在乎这种说法。他把杞县当成老家,是因为从10岁到16岁,人生重要的少年阶段是在杞县度过的。而在杞县的岁月,奠定了他走向革命的基础。

穆老说,小时候在家的事儿他姐姐最清楚。于是在郑州时,我们先拜访了穆青的大姐穆镜涵先生。她已80岁高龄,能写蝇头小字,除了耳有点背,身体健朗,思路敏捷,记忆清晰,讲起来形象生动且极富感情,容易激动,说到动情处声泪俱下。原来她丈夫就是穆青的恩师、大同学校校长王毅斋先生。除了对穆青了解很多,她本人就是一部历史,人生的悲欢离合都尝尽了,而乐观、刚强的性格支撑着她。我们陪她流泪,更对她的人格肃然起敬。穆青和他姐姐的关系最为密切,她的家里挂着穆青题写的条幅,她的身上也折射着穆青的影子。

在杞县,寻找穆青家的旧址——一个叫夏哨营的地方。晚年穆老每次回杞县,都要到这里看看,抚今忆昔,不免感慨万千。那座租住的老屋已不见了。他家院后那个长年积水的大坑早已填平。大坑在穆青的记忆里,是面优美的湖。湖里长满了莲藕,夏夜的月光下,荷花亭亭,薄雾袅袅。湖边有棵垂柳,树下有口井,井里的泉水清冽甘甜长年不断,家里人常坐在井台上聊天,少年穆青挤在人缝里听故事。他曾写了一篇散文《夏哨营之夜》,描写出荷塘月色的情韵,发表在学校创办的《群鸥》杂志上,是他的散文处女作,受到老师、同学的赞扬。后来穆青为小湖的消失感到惋惜,每次徜徉于此,他都想觅回童年的梦……

我们曾到北京图书馆查找《群鸥》,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群鸥》创办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穆青参加编辑并撰写稿件,由姚雪垠在北京联系印刷,刚办了3期,就被当局扼杀,因此很难查到。

县委宣传部的同志领我们找到大同中学的原址。这是一座孔庙,有大殿和厢房,彩色琉璃瓦上长着茅草和青苔。门窗经过修缮,雕花上的红油漆依然斑斑驳驳。20世纪30年代初这里曾是“群鸥”会聚,同学意气风华、挥斥方遒的景象,演绎出多少轰轰烈烈的故事。穆青的语文启蒙教师是孙子纯先生,他是王毅斋的老师,教学有方,一个词儿,一个成语,都能讲出生动有趣的故事,穆青对语文的偏爱与他有很大关系。

来到1982年恢复后的大同中学,校牌是穆青的亲笔题字,校园里绿荫覆盖,回荡着朗朗的读书声。年轻的女校长介绍了怎样继承光荣传统,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情况。他们的教学质量在开封市名列前茅。

参观校史展览,心里很不是滋味。首先面对的是王毅斋先生的遗像,照片上的他正值中年,踌躇满志,目光睿智刚毅。王毅斋1896年出生于杞县县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代留学德国、奥地利,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德国他结识了朱德等革命者,他们的合影现存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他热爱祖国,毕业后毅然回国,以改造旧中国为己任。他任河南大学经济系教授时,一面领导学生宣传抗日,常常发表激昂慷慨的演讲,同时在家乡办起私立大同学校,提出“挽国魂于童蒙”。当时穆青一家刚从蚌埠搬回杞县,穆青面临失学危机,大同小学的招生布告如同雪中送炭。考试时王先生特别喜欢这个聪明腼腆的少年,在少年眼中,这位30多岁的先生气质非凡,待人亲热和善。穆青小学毕业时,王毅斋又拿出薪水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办起大同中学,吸收共产党员任教。穆青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和爱国激情的感染,由此踏上革命之路。后来从大同中学走出的师级以上的干部就有100多位,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20多位。穆大姐曾对我们说:“如果全家不回到杞县,如果不认识王毅斋,如果没有王先生创办的大同学校,不知穆青会走上什么道路,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新中国成立后王先生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副省长等职,1957年他对党满腔赤诚却被打成右派。1972年9月14日他受尽迫害凌辱在封丘一个破烂的小屋里死去,只有老伴守候在身旁,无人过问。他的儿女也受尽牵连。1979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为王毅斋彻底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穆青捧着恩师的骨灰盒痛哭失声。面对王先生的遗像,我们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

还有一张照片更令人惊心动魄:穆青的中学语文老师、著名的教育家、郑州大学校长郭晓棠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的场景,两个家伙揪住他的头发正让他“坐飞机”。我没见过郭晓棠,他的声望和学识早令我敬佩,却没想到在这里认识了他。他儒雅之气仍依稀可见。没法想像他受辱时的心情,只知他听到平反的消息因过分激动而辞世。面对这张遗像,我们也是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好在校园的读书声提醒我们,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这里还展出了穆青的恩师、共产党员梁雷、赵伊坪等烈士的生平和照片。另一展厅有穆青与大同中学的专辑。穆青很热爱母校,更难忘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恩师,晚年他写的《泪洒偏关》、《烈士·恩师》,就是纪念被敌人砍去头颅和被烧死的抗日英雄梁雷、赵伊坪的。他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他对我们说:“没有这几位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年轻时遇上好老师最重要。天、地、君、亲、师,古人把老师的地位和天地、皇帝、双亲排在一起。大同中学把我们一个个送上革命道路,这是最宝贵的政治启蒙。”

太行山水情

1996年9月18日,我们到辉县采访,一路上看到夏季洪水肆虐的痕迹:新乡市西北部田野里的玉米棵被冲倒在地,有的房屋被泡塌,道路被冲毁,据《河南日报》报道,如果不是辉县山区大大小小的水库拦洪蓄水,今年的特大洪水足可以将整个新乡市淹没。

20世纪70年代正是辉县大干时,我几次来采访,参加过石门水库的建成典礼;采访过洪州城石滩造田和千米友谊洞打洞;1975年冬还在三郊口水库工地住了几天,采访刘桂清领导的石姑娘队,写出了《英姿飒爽战太行》的长篇通讯,发表在《河南日报》,因此,我对辉县的山水格外有感情。

在县城内一片旧瓦舍里找到了郑永和。他住的还是70年代当县委书记领着修水库时的房子。陈设都过了时,旧沙发、旧桌椅,唯有精神面貌还年轻,满头乌发人家还以为染过呢。那种关心老百姓的“习性”依旧。人还未落座他就给讲北干渠的事,滔滔不绝,别人插不上嘴。墙上挂着辉县地图和北干渠地形图。那块枯黄的地方,4万亩山林和4万多百姓正在盼水。当地人曾为全县水利做出了贡献,而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渴望中,这成了老郑一块心病。他说,即使来一个小学生、中学生,他也要讲一讲,他要学愚公移山,这一代干不成下一代干。

第二天上午,瓢泼大雨下个不停,郑永和组织老干部服务队照常举行读书会。他们的活动室就在老郑家对门一个简陋的小屋里,这使我想起20世纪70年代穆青来辉县采访时在县委招待所住过的破庙。虽然雨下得很大,路上的水流成小河,老干部们打着伞趟着水先后都来了,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也有60多岁。墙上贴着老干部服务队的宗旨,靠窗一张破桌子,几把破椅子,一张木床占据了大部空间,椅子不够用就盘腿坐在床上。他们还是老班子、老称呼、老作风。这天是他们第二次座谈《十个共产党员》,回忆起穆青给他们当参谋的故事,一个个充满深情。他们说,穆青是第十一个共产党员,新闻界早就该写写穆青了!

下午,天空雾蒙蒙的,雨时断时续,郑永和带我们去拍石头乡。辉县当年建成的水库如今都成了青山碧水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造的田成了年年丰收永续利用的“粮仓”。出城往北约20公里,就到了有名的郊东沟,这里原来满沟石头。郑永和曾对郭小川说:“孙钊带领群众是要把满山的石头都拍成馍,好让子孙后代不挨饿!”郭小川连声称妙,对《咏拍石头》的诗句进行修改:

要问太行山区哪儿石头最多,

也许得数拍石头公社。

要是石头都变成馍,

全辉县人,保管一万年也不会挨饿!

记得后来我把郭小川的诗念给穆老听,他非常喜欢连声称妙,还颇为遗憾地说:“写《难忘那双手》时,不知道有这首诗,要是知道,我一定会写进去的。”

如今“满沟的石头都变成了馍”,眼前一派丰收景象:玉米挺着大棒棒,大豆结着鼓饱饱的角……路旁还立有纪念碑,向后代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感人故事: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孙钊领着群众硬是把乱石沟变成了米粮川。

刻着“拍石头公社”的石碑依然立在山坡的树影里,往上走,就是穆青与郑永和、孙钊彻夜畅谈的那个平屋顶。屋顶与院落一般高。朝西有3间旧屋,拾级而上,看到了当年孙钊与他人共同办公的地方:南面一小间,简陋狭窄,一张破桌子,一只放文件、衣物用的炸药箱,一张铺着秫秸的旧式木床,天花板是用秫秸棚的。孙钊用它暂时栖身,他的“办公室”是在山水间,在群众里。穆青来寻找他的踪迹,门锁着进不去,就坐在门槛上望着青山思念老友潸然落泪。郑永和坐在门槛上给我们述说着穆青几次来访的情况,眼中不觉也涌出泪花。

乌云低垂着,空中飘落细细的雨丝,风刺骨的寒凉。我们又去西面山下看当年修的大坝、水库,面前又出现穆青在《难忘那双手》中描写的孙钊临死时的那双手:“那结满铜钱厚茧的双手,凝着乌紫的血痕,断指还在发炎,整个右手肿得老高。”孙钊没死在办公室那张木床上,而是死在修渠工地铺着麦秸的小床上,“薄棉被上搭着他穿了好几年溅满泥水、石尘的黑棉衣裤,床边仍放着6年来从没离开过他的工具:一对铁锤和钢钻。”我们走穆青走过的路,也想去看看死后不占一寸土地而埋在石堰下的孙钊的墓地,因黄昏的雨越下越大,山路泥泞,老郑没让去。暮雨带着我们心中的悼念,默默下着……

夜里,王日方着凉发起了高烧。但她说,经受了从没有过的感染和教育,很值得。

2003年的春天,应郑永和之邀我和十几位老新闻工作者重访辉县,来到穆青最初跟随郑永和深山治虫的尖山洼。翌日,我特地赶到拍石头找到孙钊的墓地,带上穆老未竟的心愿,献上一个用迎春花编成的花环,向他三鞠躬。我还沿着已修成的北干渠走了半天,在给穆老的信中写了农民用渠水浇麦栽树的情景,带给老人以欣慰。因为这是他心上的渠。多年来他除了写《情系人民》和《老书记与北干渠的故事》大造舆论外,还在省里、中央不知做了多少工作以争得对修渠的支持。他曾对我们感叹:“城里人喝啤酒、洋酒,山里人却连水也喝不上!”

到穆老逝世,他曾10访辉县,山山水水都寄托着他的深情。要寻访他的踪迹,十天半月也走不完。1996年那一次,我们仅去了拍石头。(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穆青辉县杞县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杞县未来可期
杞县夜色美
辉县“绿红黄白”四大产业蓬勃发展
杞县
也谈辉县赵固区刻纹铜鉴的射礼画像
杞县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