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步微调”的宏观经济紧缩政策
2004-04-29范维维邱劲
范维维 邱 劲
央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显示了宏观决策部门更坚决地进行宏观经济紧缩的政策意图,这种态度可谓来之不易。
我们一直认为2003年的宏观经济实际已经过热并且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抑制经济继续膨胀,而社会上对经济是否过热以及过热性质的判断却一直存在着争论。然而,从2003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2004年2月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再到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宏观决策部门日渐对经济过热的性质及其严重性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我们预计中央政府将在下阶段继续加大宏观经济调控的紧缩力度。
前一阶段,宏观紧缩性措施对抑制投资过热而带来的经济总体过热的政策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调控措施的“药不对症”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方面的不一致。
此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府再次运用宏观调控的总量政策。虽然此次仅上凋了0.5个百分点,但其紧缩性的效果将由于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建立、以及再贴现利率的浮动而增强。同时我们也认为,由于巾同市场体制的微观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种以经济手段为主、总量控制的宏观紧缩应该辅以更为严格的行政性、结构性调整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新月工项目、认真清理在建项目、严格土地管理、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等等。我们顺测下阶段将有相关的结构性调整政策出台。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凋以及陆续将出台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将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并对与投资需求相关较密切的上游行业带来较大的影响。虽然近中期内经济有回落的风险,但是及时的紧缩性措施有利于控制由于投资过度而带来的经济过热,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任何延缓将增火令后进行调整所带来的代价。有效的宏观紧缩措施出台的时间越晚,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经济中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低效率下的高投资增长,而这些投资往往又以银行贷款作为资金的重要来源。这种靠“借束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虽然采取全而的紧缩性措施会带来经济增长减速,但“两劣之中选次劣”,及时的宏观紧缩总比风险积累到更人程度之后再进行紧缩的代价要小。
虽然我们相信更严格的宏观紧缩性措施对抑制经济过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仍坚持认为中国真正需要的是体制性改革,必须依靠不断的经济体制改革来消除过热的制度根源,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例如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具独立性、切断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培养职业银行家而不仅仅是行政体系内搞银行业务的干部等等。《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为今后中国经济改革制定了蓝图,令我们鼓舞。我们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景是乐观的。
由于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理解为中央政府为了防止经济在“大起”之后随宏观紧缩而出现“大落”而进行的一种“小步微调”的措施。因此,我们不排除在观察到政策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再次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