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路人铸丰碑
2004-03-29王会明程刚通讯员陈长甲
王会明 程 刚 通讯员 陈长甲
“公路”一词,新华词典注解为——城乡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交通”的含义 比 较广,其中一条的注解则是往来通达。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是说城乡不仅需要可供汽车行驶 的道路,还要保证它畅通无阻。但是,要真正做到畅通无阻,千千万万的公路人为此要付出 多少辛勤和汗水、乃至生命!宽裕、殷实、文明的生活需要一个便利、畅通的交通来实现。 而在以前安康各县区的交通条件极差,“两山能对话,见面得一天”就是对安康交通环境真 实的写照,条件恶劣由此可见一斑。安康的资源很丰富,但丰富的资源出不去;外面的世界 很精彩,但精彩进不来。交通闭塞,信息和交易成本就高,阻碍了农户与市场的联系,不能 激增农村物流和商流。事实上,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仍然是那些地势平缓、海拔相对较底 的省份,而过去这些地区的交通条件就相对较好,现在更是公路、铁路、高速路“三网”并 存。相反山高路远、地处偏僻的地区,公路对当地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说改善道路交 通和运输状况,加强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是开发西部、扩大内需,刺激西部供给能力,推动农 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公路发展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意义。尽管要做到畅通无阻是 如此的不易,但“以车为本,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却是安康公路人作为人生追 求的最高境界,并且时时刻刻将“养好公路保畅通,无私奉献为人民”作为自己的天职。就 是这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安康公路人,在以何全钧局长为首的领导班 子带领下,使安康公路的通村率达90%以上,让安康人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步伐迈的更 快、更有力!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促进公路建设
“三个代表”是十六大报告的灵魂,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世纪新的历史任务所做出的正 确而光荣的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三个代表”的实践过程,是小康社会的思想与中国现代 化进程相结合的过程,更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腾飞的过程。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发展速度最为直接的反映,“公路 通、百业兴、百姓富”这句话则是对公路的重要性最恰当注解。公路交通是实现农村生产力 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使当地群众富裕的首先是得益于县乡公路,它给农村带来了直接 效益,使得他们拉近了与市场的距离,无论是生产条件、信息条件还是价格都得到了改善和 提高。
安康地处陕西南部,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经济物种品种多样。辖区各区县均在山区, 矿产资源丰富,但落后的交通条件,很难使这些资源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面对这种情况, 以局长何全钧为首的这届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快让安康人民出行方便、富裕 起来,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目标一致,从而使领导班子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 过调查研究,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务实,进取的精神寻找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解放 思想、锐意改革,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公路大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以修好公路,保 障公路安全畅通,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路交通服务,来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忠诚 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直以来,安康公路局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迎难而上,积 极筹措,先后完成镇安至旬阳公路的改造、安康至平利二级路、国道210宁陕江口过境路、 石泉至两河二级路等公路建设。“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新班子领导上任后,质量管理常 抓不懈,严格执行交通部门关于公路建设方面的各项法规,通过建立优良工程质量保证金制 度(即:将质量与个人利益相挂钩,项目经理人所负责工程质量优良,则奖;反之,则罚)、 严格三级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招投标制度,施工过程中,不论工程大小,如发现质量不合格 ,则一抓到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工程质量优良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职工的素质体现一个 单位的形象,安康公路局认真贯彻“教育奠基,科技兴路”的方针,按照省公路局《职工教 育管理办法》和“十五”职工教育规划,结合实际,采取多形式和途径,不断开发全局人力 资源,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的公路队伍。几年来,安康公路局所管养的2条国道、4条省道在 这支队伍的建设下,公路养护指标也是连年上升,2003年,年均好路里程75258公里,好 路率8105%,养护综合值7816;年末好路里程81619公里,好路率8495%,养路综 合值81。几年来,安康公路建设呈良性、健康发展。正是这些新时期最可爱的公路人使安康 公路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无怨无畏公路人
走在通畅的国道210宁陕至石泉的路上,车窗外一闪而过的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刚刚修 复好的路基和路边为修路而开挖的山本依然清晰可见,让人不难想象出当时洪水的肆虐。眼 前仿佛又看到了安康公路职工战天斗地、舍生忘死抢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修复公路保畅通 ,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的场面。
2003年8月29日—9月8日,安康地区连降大到暴雨,致使安康市遭受了1983年以来最为 严重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抗拒的大面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国省干线公路首 当其冲,遭遇了大面积的水毁,路基边坡坍塌、滑坡、路基沉陷、路基冲毁十分严重,路基 在经洪水长期浸泡后破损急剧增加。国道210被冲毁缺口达122余处,k208处的路基被完全冲 毁长达70余米,此路段最长缺口达1450米。国道316被冲毁缺口达198余处,省道207被冲毁 缺口达179余处,安康公路局管养的2条国道、4条省道公路交通全部中断,干线公路交通处 于瘫痪状态。水火无情,灾情就是命令,以何全钧局长为首的安康公路局领导班子兵分几路 ,全局总动员,在第一时间赶到水毁现场,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局长何全钧,不顾自己刚作 完手术尚未完全恢复的身体,冒着大雨徒步检查灾情,在深夜赶往国道210段k208处时,公 路已被完全冲毁,已无路可走,山下是咆哮的洪水,山上是悬崖峭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无 路可走却挡不住对公路事业有着深厚感情的他,翻山绕行,等到达下一个地方,何局长的脚 趾已磨烂,至今,右脚脚指还乌黑清晰可辩。对上作为与省局立下限时通车军令状的签约者 ,对下作为水毁修复的指挥者,深感责任巨大。他不仅坐镇指挥,谋划全局,而且经常不分 昼夜地赶往工地第一线进行检查指导,浑身晒的黝黑,对个别违反工序或有质量问题的,铁 面无私,决不留情,坚持返工修复。由于严格的要求,不仅抢修进度有了保证,就连质量事 故也无一例发生。在全局领导职工的艰苦努力下,9月2日打通了宁陕以北,原定9月15日打 通宁陕以南提前到9月8日实现了通车。正是他们面对灾情临危不惧,反应迅速,主动参战, 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不惧危险、无私奉献,才使得灾区人民免受了更大的灾难,灾区道路 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畅通,保障了救灾物资顺利运至灾区,为推进灾区生产自救创造了条件,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是这些英雄的安康公路人,在短短的60天里国道210线全面完成了路 基修复任务,完成改河12公里,围堰10公里,片石砼基础25万立方米,浆砌片石8万余立 方米,回填路基13万立方米,修复涵洞21道,护栏墩1750个,完成投资2800余万元;国道31 6线完成路基片石砼基础7300立方米,浆砌片石62立方米,挖基土石方93000立方米,修复 便道3公里,土石方17万立方米,修复涵洞6道,完工90处,完成投资1800余万元;省道修复 工程完成片石砼基础12万方,浆砌片石48万立方米,开挖土石方12万立方米,挖路基2 8万立方米,回填32万立方米,完成修复工程148处,完成投资1300余万元,基本实现“ 当年水毁、当年修复”,安康公路人创造了惊人的奇迹,这是安康公路人才智、血汗、英勇 无私的精神的结晶。
在祖国和人民财产受到威胁时,安康公路人能抛开个人私心杂念,舍小家为大家,敢挺 身而出,流血牺牲在所不惜,他们是功臣,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无愧为秦岭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