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时代纺织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04-03-01段文平
段文平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WTO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2005年1月1日起,WTO成员间纺织品服装配额全部取消。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传统大市场欧、美、加对我实行多年的配额将不复存在。
随着这个日子临近,“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引起欧、美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恐慌与抵触。欧洲纺织协会更耸人听闻地预测,2005年以后,中国将占据世界纺织品服装市场的50%。近期,欧盟官方不断表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后配额时代,包括考虑取消中、印普惠制待遇(关税将提高20%)、简化欧盟企业反倾销程序、强化技术门槛等。国内也有许多人乐观地认为:中国纺织工业在摆脱配额束缚后在国际市场上将长驱直入,全面飘红。取消配额后,理论上为我纺织品服装出口扫除了数量限制,但我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复杂的利益再分配,竞争会更加残酷。我们必须研究配额取消后纺织业面临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消除不利因素,引导中国纺织工业走向成熟、走向强大。
二、取消配额后纺织业面临的新问题
(一)配额取消不等于贸易自由化,其他贸易壁垒会应运而生
取消配额并不意味着就是实行自由贸易,可以这样比喻,取消配额是打开了铁栅栏,但竹篱笆还在,还可能会多起来。反倾销、环保、严格苛刻的技术服务标准以及社会责任标准等等很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1.技术标准苛刻,“绿色”壁垒会层出不穷
技术性贸易壁垒往往是以维护生产、消费者安全和人民健康为由而制定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国内立法实施种种环保贸易壁垒,对进口商品规定硬性的环保指标,实行绿色标志。发达国家环保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实施不同的标准,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更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绿色壁垒对纤维生产、棉花种植和处理、产品加工及制造等都做出了明确的环保要求和规定,如织物酸碱度、染色牢度和特殊气味等。由于欧美、日本等国和地区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日益发展的环保运动,绿色壁垒正逐步成为纺织品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壁垒。
2.“反倾销”措施会被滥用
2004年6月,欧盟“国际人造合成长丝、天然长丝、纱线和丝绸使用者协会”代表欧盟24家纺织类企业对中国纺织品实施反倾销调查。这是有史以来对中国纺织品提出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倾销调查,涉案企业900家,金额4.8亿美元。取消配额后反倾销调查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多。
3.SA8000成为新的屏障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据悉,德国进口商协会已制定了《社会行为准则》,规定德国进口商应经过SA8000协会授权,对其供应商的社会行为进行审查。该准则有可能被法国和荷兰的进口商协会所采用。由于德、法、荷兰等国均是欧盟的主要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进口份额约占整个欧盟的50%以上,这项要求将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美、法、意等国传统采购中国轻工业产品的贸易组织,也正在讨论一项协议,要求将中国纺织服装、玩具、鞋类生产企业通过SA8000认证,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依据。
(二)区域贸易集团成为新贸易保护手段
区域内市场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据了解,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迅速增长,北美出口增长率已连续超过20%,最高年份竟达50%以上。欧盟纺织品市场由于土耳其等国的加入,区域内纺织品贸易也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进入欧盟市场的屏障正越来越厚。与此同时,欧洲统一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实行新的纺织品原产地规则,有效地保护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却抑制了区域外产品的进入。我国纺织品进入欧、美市场更为艰难。
(三)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纺织品配额制度限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数量,但配额制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享发达国家纺织品市场,避免相互间恶性竞争,稳定纺织品价格。配额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纺织品的收益或利润大幅增长。从国际上看,我国服装纺织品不仅受到发达国家种种贸易壁垒的阻挠,而且也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抵触。我国纺织品的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劳动力上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无大的优势。配额取消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国际竞争会更加残酷。从国内看,纺织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国内纺织品市场总量过剩,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配额取消后如果不进行行业规范管理,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很可能会打价格战,搞恶性竞争,造成量增利减,其结果会使整个行业利益受到损害。
三、发展对策
(一)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原理构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靠比较优势来扩大纺织品贸易,带来了数量增长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弊病,诸如创汇水平低、产业结构低、技术落后、产品质量档次低、企业效益差。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用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因为它仅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从动态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就会不可避免的进入“比较利益陷阱”和“出口的贫困增长。”
任何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都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价格竞争,而竞争优势更强调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比较优势的实现离不开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纺织工业的发展应当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高新技术和创新人才,即用高新技术注入传统纺织产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重视规模效益和产品差异性,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获得真正更大的比较利益。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纺织工业数量型扩张、低水平延伸、高投入、高消耗一直伴随着整个产业的增长过程,说到底是纺织工业始终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由此严重影响了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1)经常性出现纤维原料大战,如棉花大战、羊毛大战等,使纤维原料与加工能力之间的供求平衡常常受到破坏。(2)尚未根本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线路,尤其中小型企业由于意识和资金的缘故,推行清洁生产乏力,为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可以回收的纤维材料得不到利用,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严重妨碍了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3)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具有有毒物质的染化料在我国并不罕见,尤其具有致癌物质的偶氮燃料在纺织面料生产中使用,触犯了某些发达国家的法律,对我国纺织的出口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4)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低,对国际纺织品市场的绿色要求难以全面满足,依靠出口廉价和大路货产品为主和数量取胜的局面至今没有根本改变。
实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促进企业从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要求,使产业全面稳步走上集约化道路,从而具备向社会持续提供清洁、绿色、实惠、时尚的纤维产品的能力。
(三)强化行业协会功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被视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发挥着维持市场秩序,降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改进对市场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的作用。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的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各省的纺织行业协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由纺织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相应的规章,促使行业自律,防止配额取消后出现行业内部恶性低价竞争;加强行业咨询提供信息、调研为企业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行业协会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服务;建立质量认证和品牌培育机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
政府和企业要认真学习WTO的规则,了解本行业和本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行情,同时,加快培养引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