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化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2004-03-01湖南省发展改革委
湖南省发展改革委
从1998年开始,国家在国债中安排了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传统产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产业化示范工程计划的带动下,湖南省制定了《关于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配套使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优化提升了传统产业,对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998年的742个发展到2003年的1019个,2003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6.5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84.32亿元,增加值303.64亿元,出口总值83.39亿元,实现利税129.1亿元。
(二)优势产业逐步形成
全省已形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优势产业,2003年的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86%。其中,新材料产业的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0%,出口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79%,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出口优势最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三)区域布局日趋完善
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经济、科研实力,集中了全省90%的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产业集聚更加明显
依托2个国家高新区和5个省级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度明显加大。2003年,全省7个高新区共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72.11亿元,占全省的59.8%,其中,长沙国家级高新区占36.7%。
(五)骨干企业不断涌现
2003年,过亿元企业104家,实现产值579.5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总产值的60%;过10亿元的企业13家、过20亿元的企业6家、过40亿元的企业2家,其中乐金菲利普曙光实现产值120亿元,三一重工实现产值40.8亿元。
(六)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和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计划的实施,推动了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九五”以来,全省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000多项,117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全省已拥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水平居全国中上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自主开发和研制的产品达到55%以上,成果转化率达75%,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显著提高。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拉动了社会投资
39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规模34.1亿元,其中专项资金3.59亿元,国家投入拉动社会投资比例为1∶8.5,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省内安排的250个引导资金项目,总投资规模113.18亿元,其中引导资金12.34亿元,引导拉动社会投资比例达1∶8.2。国家资金的带动和省引导资金的启动,扩大了内需,推动了投资增长,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银行贷款,企业筹资,上市融资”多渠道并举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融资格局。
(二)扩张了产业规模
1998—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7%,同比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速18.4个百分点,快于GDP增速24.7个百分点。尤其是通过新材料专项13个项目的实施和带动,使新材料产业迅速扩张,新材料产业产值由1999年的79.54亿元增加到2003年285.82亿元,增长了3.6倍,年均递增37.7%。
(三)壮大了龙头企业
国家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和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专项,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龙头企业投资扩大、规模扩张、市场扩展,竞争力大大提高。乐金飞利浦曙光公司在省引导资金的带动下,增加投入1.8亿元,企业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产值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50%以上。三一重工连续3年增长速度超过50%。湘潭电化集团通过实施国家支持的“无汞碱锰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项目,已实现年产电解二氧化锰3万吨,产销量居世界首位。
(四)推动了产业聚集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产生了明显的聚集效应。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园在国家软件专项的支持下,到2003年底,已有310家企业进入基地落户,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5家。园内软件企业总收入70.1亿元,软件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浏阳生物医药园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聚集了75家医药企业,2003年实现总产值12亿元。
(五)促进了资源开发
湖南省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猕猴桃资源,吉首大学利用当今世界先进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取猕猴桃果王素,生产出猕猴桃果王素保健食品,建设了5万亩猕猴桃生产基地,解决了10万吨鲜果销售问题,加快了农民的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湘西地区退耕还林、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湖南金天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微细球形铝粉”项目,采用“氮气雾化法”生产微细球形铝粉,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预计到2005年综合产能达到1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六)延伸了产业链条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拉长了产业链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专项支持的先进电池材料,其上游带动了全省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下游带动了电池、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的发展。专项支持的隆平高科“超级杂交稻”项目,到2003年止,在全国已累计推广超级杂交稻组合8000多万亩,增产粮食56亿多公斤。
(七)优化了产业结构
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5%,比1998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的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74.7%。配合国家专项,省里还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CAD普及率接近90%,重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CAD的应用覆盖率达100%;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潭钢铁等12家骨干企业在信息化装备及培训等方面新增投入2.5亿元,降低生产成本3亿元,产品平均开发周期缩短了60%。
(八)提高了竞争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注重了对湖南省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院所及在湘院士的支持和培育,加快了高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增强了竞争能力。以卢光秀教授领衔的湖南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建立了7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胚胎干细胞系,研究开发了胚胎干细胞、胰岛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产业化应用将导致临床医学革命,给生物、医药乃至人类生活带来深刻变化。长沙力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2003年已实现年产300万平方米连续化带状泡沫镍的能力,占全球产量的30%,规模超过日本住友公司居世界第一。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占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46.98%,比1998年提高了32.6个百分点。
三、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主要做法
湖南省近几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发展相结合;上下联动与部门合作相结合的原则,以“选准产业重点,强化创新能力,建好产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培育龙头企业”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湖南高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积极引导,抓投资拉动
省委、省政府把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作为拉动全省经济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并在财政不很宽裕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拉动了银行、社会和企业的自主投入,引导了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国家在湖南省投入的高技术产业化资金和省市政府投入的引导资金总共不到20亿元,带动的项目投资就高达200亿元,扶持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二)科学规划,抓基地建设
“实施重点突破,打造优势产业,建产业化基地”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思路,根据这一思路制定并实施了《2003—2007年湖南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湖南省先进材料国家产业基地规划》、《湖南省生物技术基地规划》和《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呈现高度集聚态势,新材料等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比重达到88.4%。
(三)夯实基础,抓前期工作
在项目前期管理上,一是抓好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发项目。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策划、开发了一大批高科技项目,建立了一个动态化、数字化管理的项目库,可供开发的项目资源达700多个,总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二是抓好项目论证,确保了投资效益。针对以前有些单位由于论证不充分,造成投资浪费、项目流产的现象,组织专家团,为企业严格论证项目,避免重复建设,确保投资效益和项目申报成功率。
(四)协调服务,抓项目管理
在项目的服务上,坚持突出了一个“优”字。针对企业缺乏项目开发经费的问题,设立项目前期开发专项资金;针对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组织银企洽谈,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向高科技产业倾斜,2003年,银行承诺给全省高科技项目的贷款达到300亿元;针对高科技企业土地供应的困难问题,我们想方设法,通过盘活存量、调剂土地,确保企业发展的建设用地。在项目的管理上,坚持突出了一个“严”字。针对项目建设中重资金争取、轻项目管理,重项目建设、轻市场开发等问题,出台了《湖南省高科技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约束企业;严格招投标,堵塞工程黑洞;严格项目稽查,较好地杜绝了资金浪费和违法乱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