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方圆

2004-01-29

中国音乐教育 2004年1期
关键词:音乐教室方形圆圈

张 克

不知能否称得上小实验?开学第一天,初中预备班的新生有些拘谨地走进教室,我笑着对他们说:“请随意坐。”当确信老师不是在开玩笑后,学生的表情由惊讶转为惊喜。于是,一番争先恐后的忙乱,音乐教室原先方正的座位图几乎被学生弄成了双层的大圆圈,讲台位置也已落到了圆周上的一点。

就音乐教室的座位摆设,学生为何对“圆”那么情有独钟呢?且听学生说“方”论“圆”:方形有四条边,还有四个90度的直角,这边边角角是谁也不愿意待的位置,因为它最容易被忽视、被冷落,这也是有些老师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教育的去处。而圆圈形的座位,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很平等,包括老师在内,我们的左右都有学习的伙伴,任何人到达圆心(表现、表演的最佳区域)的距离几乎都是相等的。学生们的话很直率,也很值得我们回味。长期以来,音乐教室的座位摆设与普通教室大体一样,基本上呈方形。这种“秧田格式”的形成,一方面受制于教室空间小而班级人数又多的客观条件。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方形的座位摆设与影剧院的观众席毫无二致,十分有利于教师在讲台(舞台)上“演主角”,十分有利于“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唱你随”这种单一、单向的接收式学习。此时的学生只是听众、只是看客,或偶尔再客串一下充当“配角”。而圆圈形的座位摆设,营造了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得以尊重。由于每个人参与审美活动时的表现均在众人的视线之内,极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多元、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就教师的教学策略而言,还可以在必要时将大圆圈分为几个小圆圈,采用异质就近或任务驱动等组合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看来,方与圆这两个几何图形,在音乐教室所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当然,我们千万不可只把视点聚焦于外在的“形”式中,因为教师头脑中“方与圆”的定位才是最关键、最本质和最需要关注的。假如我们教师不以学生的成绩排座位,不把那些“差生”当作“边角料”,而是“圆”了学生渴求平等的心愿,把爱“等距离”地献给每一位学生,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无疑会大大增强。

归根到底,我想:学生们偏爱“圆”,是因为“圆”所具有的亲和力与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音乐教室方形圆圈
数字化音乐教室构建与应用研究
行为判断
行为判断
我的方形创想
圆圈填数
浅谈教室布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数图形
观书有感
方形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