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多与少
2004-01-29刘智勇
《音乐课程标准》已经实验了两年,一线音乐教师有许多切身体会,山西的刘智勇老师总结了标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很有启发意义。
1. 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音乐虽然是学生喜欢的课,但若缺乏情趣,也会令学生生厌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挖掘情趣于教学之中。如音乐猜谜法:“七长八短,满满一碗,你若吃它,它就叫喊。”打一乐器(笙)。有的老师将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形式引进音乐课堂收到良好效果。如:西洋的风琴、手风琴的发明原理,是依据我国哪种古老的乐器创造而成的?A笛子,B古琴,C笙。(答案C)学生对此不仅深刻,而且对我国乐器能为世界音乐作出如此贡献而自豪。
2. 多一些综合,少一些单一。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与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若与《千里江山图》(宋·江参作)、《归渔图》(清·黄慎作)等古代著名山水画引入,再把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加入,那真是一种绝美的、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3. 多一些欣赏,少一些说教。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和美的享受,学生一旦对某一作品有了兴趣,学起有关的音乐知识也就有了动力,这远比单纯讲解乐理要事半功倍,比如学生大多喜爱《梁祝》,在欣赏期间插入“协奏曲”、“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术语的讲解,学生乐意接受。故不少老师采用了“以音乐欣赏为中心”的综合课,效果很好。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让学生多听,反复地听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兴趣,为此,不少教师采取“回放法”(即本周回放上周或上上周听过的作品)效果也很好。
4.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中西音乐教育在评价上有很大的差异,如美国的教师鼓励、表扬多,国内教师往往批评多。美国不特别注重技巧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对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和对学生全面音乐素质的提高,而国内教师最注重苦练基本功和技巧,学生乐感却不甚好。美国教师每当看到学生的一点点成绩,便会说:“你真棒!”“我真为你自豪!”而国内老师大多是严励的,受“严师出高徒”的影响,若不从学生弹奏、演唱中挑出些毛病来,就不能显示其水平和威信。其实我们应看到,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子都爱听表扬和鼓励,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先提出表扬,后委婉地提出不足,这样,学生也乐意接受。总挑毛病,一无是处,谁还有信心学音乐?
5. 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乐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教师要打开思路,积极探索当前的教育思想理念,切不能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诸如目前的“音乐体验”、“音乐模仿”、“音乐探究”、“音乐合作”、“音乐综合”等过程与方法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另外,兄弟学科的先进教学法,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也要学习和借鉴。
6. 多一些创造,少一些“填鸭”。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音乐教育也需创新,有创新才能有发展。在音乐教学中,要给学生多一些创造的机会,如听音乐作品后,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其情绪、意境、情节、调式、曲式、风格、背景等;听了作品让学生做律动、编舞蹈、画图画、讲故事等;为音乐加打击乐;为乐句发展而创作;用人声或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自制乐器;用电脑创编音乐等。少用一些过去的“填鸭式”教法。
7. 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国内的音乐教学往往讲究纪律性、统一性、组织性。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而国外则可能会出现摇头晃脑,拍手跺脚,挤眉弄眼,哼哼呀呀,甚至跳起舞来。这都是音乐感受中的体现,应让学生自由体验。在对音乐作品发表感受时也要让学生自由发表,对学生所言都应给予肯定,因为音乐艺术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内涵,可谓见仁见智,尤其是无标题音乐。不要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要限制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
8. 多一些表演,少一些理论。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包括教师的表演和学生的表演。在实践中我们也常发现个别老师只讲理论,不去示范,讲解发声如何打开,如何唱好高音,如何吐字咬字,却不做示范,学生一堂课下来丈二的金刚摸不着头脑。让学生表演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如齐唱、合唱、重唱、独唱,有舞台上舞台,没舞台上讲台。器乐演奏,包括打击乐等。高年级学生还可自编自演歌剧、戏剧、舞蹈等。
9. 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普通音乐教育,要求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应享有平等的教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如嗓子不好的同学可以在乐器方面发展,乐感差的同学可以多听音乐,成为音乐爱好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