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鲅鱼圈区委宣传部卢苏宁
2003-04-29
本刊:卢苏宁,你好!我们许多读者对你并不熟悉,请你谈谈你的创作情况好吗?
卢苏宁:我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笔耕和播种的田垅是机关的公文。虽然爱好文学,也只是近些年才尝试着写些文学作品,却屡试屡爽。1997年上海电视台拍摄我编剧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国际列车从这里通过》。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利益取舍》,首印3万册,一个月后再版1万册,成为一部畅销书。2002年6月,中央电视台拍摄我的一部电视剧《森林里的笛声》。应该说我是文坛上一名新兵,今后的路还很长。
本刊:正如你自己所说,你长期在机关工作,我们发现确实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以前并不是文学圈的人陡然崭露文坛成为一名作家,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卢苏宁:文学创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研究文学的学者们指出,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应具备三种修养。一是较高的思想修养。一部作品是否深刻取决于作家思想广博、深刻、敏锐以及对社会认识能力的高低。厚重发韧于深刻,苍白必然导致平庸。思想修养是文学作品之魂。二是丰厚的生活修养。文学的本质是人学,人生体验、人生的感悟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积累是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认识别人、认识社会的过程。这些体验和积累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远离生活必然会远离文学。三是文学艺术本身的修养。培养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学艺术技巧训练,文学理论素养的培育等等。文学是面向全社会的,这三种修养也是开放的。也许他以前并不从事文学事业,当一名文学爱好者三种修养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他(她)就可能成为一名作家。看看已成名的作家,半路出家的真就不少。
本刊:《利益取舍》是一部官场小说,许多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说这是一部很深刻的作品。你自己怎么看待官场小说现象,怎么看待你自己的作品?
卢苏宁:官场小说流行作为文坛一种现象无可臧否,但这一现象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官员们工作和生活的关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权力使用和腐败现象的关注必然会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在写这部作品前,我看过许多官场小说,我感到这类小说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是虚美。公仆英雄完美无缺,不食人间烟火。二是抹黑,官场中的人渣不耻于人类。我在机关工作多年,《利益取舍》要反映的是真实的官场,用现实主义精神写人、写官,我力图这样做。
本刊:我们注意到你写小说,也写电视剧。一些作家说写完电视剧便丢失了写小说的感觉。不知你如何看待遇这两种文学形式。
卢苏宁:的确是这样,写小说和写电视剧的感觉完全不同。写小说,在结构好大的框架以后,以语流的方式跟着感觉走,跟着人物命运走,时空是高度自由自在的,你会感到是活在自己创造的时空中和故事中,写小说需要投入更多情感,有梦幻般的感受。和小说相比,写电视剧需要更多一些的理性。是在规定的场景中,现在时态下,通过人物的表演来讲故事,一场一幕的写,要写好剧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相比这两种文学形式,我更爱写小说。不幸的是小说越来越边缘化,电视剧因大众化而越来越主流化。
本刊:从你的作品看,我感到你比较理性。
卢苏宁:我承认我的作品比较理性,这大概和我在机关工作,平时喜欢研究理论问题有关。其实生活中的我是很个性化、感情化的性情中人,细想起来我并不适合在机关工作。人性是由情和理两方面构成的。“人”字,一撇一捺,情理互相支撑,少了一边都不是人。
本刊:祝愿你今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卢苏宁:谢谢!我将用我的作品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