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清廉至上
2003-04-29李纯
李 纯
编者按:当1907年19岁的James E Casey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100美元创办“美国递送者公司”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家位于人行道边的简陋办事处会成为全球速递行业的“四大巨头”之一。目前,UPS以37.1万的全球员工人数成为全球第三大雇主企业。
毫无疑问,对人的管理是这家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和看家本领,它在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提升员工素质等方面的经验,对于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满脸阳光般的笑容、棕色的制服整洁妥贴、脚步矫健、语速明快。来自UPS(United Package Service美国联合包裹服务)的外务员,以他们健康的面貌和高效可靠的服务,给国内的速递行业注入了清新的气息。
1907年,19岁的James E Casey用从朋友那里借来的100美元创办了“美国递送者公司”,历经了近100年后,这家位于人行道边的简陋办事处成为全球速递行业的“四大巨头”之一。目前,UPS以37.1万的全球员工人数成为全球第三大雇主企业。
UPS对员工素质的第一要求是什么?在中国,UPS如何实现全球雇员政策的本土化?在UPS,从普通外务员晋升到总裁,是不是个梦?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UPS中国总部董事总经理陈学淳先生。
“我们对员工的第一要求是清廉”
记:很多优秀的企业将员工的素质放在了第一位,有了好的员工,企业便有了顺利发展的基础。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日益重要的原因。但是,对于员工素质,很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微软看重“聪明”,奥美广告看重“创造力”,麦肯锡咨询看重“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而UPS强调的是什么呢?
陈:UPS对员工的第一要求是“清廉”,这是与UPS的工作性质相关的。客户放心地把邮件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不能辜负他的期望。对外务员而言,学历不是拦路虎,知识不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而刚正清廉的人格却是显赫的文凭无法取代的。
记:外务员的工作都是在外独立进行,UPS如何保证其员工的清廉呢?
陈:首先我们在招聘时就严格把关。在招聘的过程中,先有一个“目测”和“心测”的过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言谈举止是落落大方还是闪烁不安,很容易被经验丰富的人事经理捕捉到。其二,进入公司之后,还有两到三个月的试用期,新人和公司之间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进一步了解对方、选择对方。其三,UPS还有一套行为科学的测试机制,给员工打分。
记:的确,人品固然重要,但制度的保障却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陈:“清廉”一时易,“清廉”一世难,人性中难免会有脆弱的不那么理想化的一面,比如贪欲、比如偷懒、比如爱耍小聪明。因此,制度上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业360度分析”这个著名的管理学原理,被UPS贯彻得忠实又彻底。
刚刚进入公司的新员工会得到一份相当专业的测评表,列举了各种指标和数据,比如核心价值观、人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领导才能、业务技能。年终评奖、评花红时,这张表就是成绩单,打分的可不光是你的上级,还包括你的同事、同僚、下级。
为了保证民主和客观,打分的人数一般是六个人;为了保证公正,你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打分。端着成绩单,你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起伏了如指掌,还可以分析:为什么我的上级和我的同僚对同一个指标的评价不一样?明年我应该怎样努力?
这种360度的提醒、督促、关怀……使身在高层的人,不敢浮躁、武断、自身腐败;使基层的员工更加勤勉。
学历不是拦路虎
记:好的企业同时也是一所好的学校,好的培训中心,它能使员工迅速得到锻炼,得到成长,企业也同时收益。因此,员工的培训和提拔,是互动的两个方面。UPS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与那些知识密集型 企业相比,新员工的知识水平较低,在员工培训和提拔上一定是困难重重。
陈:这一点无庸讳言,我们37万员工不可能个个都是大学生、研究生。高学历、名校背景已经是很多公司在招人时直言不讳的门槛。从基层员工到公司总裁,中间隔了不止是18个台阶。但是,UPS总裁吉姆·凯利的经历则告诉我们:在成功之路上,学历绝对不是扼住你咽喉的黑手,从普通外递员到公司总裁,绝对不是一个梦。
吉姆·凯利早年是UPS新泽西州的一个包裹投送卡车司机,他聪颖敏捷、精力充沛,在公司的地位逐年上升。1997年,吉姆·凯利被任命为公司的CEO,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1999年,UPS第一次公开上市,一举筹得55亿美元,凯利进一步采取了一些硬性措施,运用新技术,使这个近百岁的棕色巨人更加灵敏。
他有一句名言: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地区,那些有创意、勤劳、工作努力的人们比那些名校出身的人更容易成为商业巨人。
记:这样的例子在UPS是不是很多?
陈:很多。UPS现有的很多高层人员在进入公司之前,并不具备大学学历,比如UPS董事、人力资源总裁Lea Soupats在加入公司时只是一名高中毕业的办事员。
记:当然,公司会有很多的培训计划?
陈:公司提供了很多政策,帮助这些员工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内部提拔政策”、比如通过公司培训帮助员工们完成学业。
记:如果跻身高层、取得了较高学位,UPS的管理者会不会忘记与那些外务员们、卡车司机们风雨同舟、悲欢与共?
陈:只要有空,我就会换上制服,混进那些卡车司机里,和他们一起送货。甚至没有顾客认得出我是不是冒充的。在我们公司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有空就要和外务员们一起送货,不仅感受他们的工作,还能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每一行都需要杰出的创意
记:说到快递行业,有些人会说:“他们需要什么创意,需要动什么脑筋吗?不就是成天拿着包裹跑来跑去吗?这个行业只需要体能。”
陈:其实,在快递行业能否取胜,还是与创意分不开的。以UPS的电子签收板为例,它就是UPS人在长期实践中的创意。
有时候你在签包裹时,只能用纸和笔,你可曾想过,一张纸风一吹就掉了,而且你的货品被送出之后,无论你怎么提心吊胆,都无法得知它在途中如何,有时还得担心哪个冒失的速递员耽搁了你的业务。
使用过UPS递送系统的人,一定会对其电子邮包签收方式印象深刻。因为客户在签收包裹或文件时,使用的不是纸和笔,而是通过UPS递送人员手中的手提电脑及电子笔进行签收。而这台手提电脑与公司的主机是联网的,邮件签收完毕后,客户的签名将在DIAD系统中数字化。同时,客户可以通过UPS网站查询货物的状况:“到飞机场了吗?”“到美国哪个州了?”
记:听说UPS还有一个“两秒钟的故事”?
陈:除了电子签收板,UPS人在细节方面的创意,可能也超乎你的想像。比如公司规定,外务员送货时钥匙要挂在左手的小指上,这样开关车门可以节省两秒钟的时间,一个人一件货物节省两秒钟,每天37万UPS人能节省多少时间?这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UPS人的创意,还体现在他们个性化的培训。进入公司伊始,有一些常规性的培训,走一步要迈多大、如何娴熟地用左手系安全带、右手插钥匙开启车门、与客户交谈时怎样增强语气中的亲切感……
面对特殊货物的时候,UPS员工还会接受个性化培训。一个比较经典的故事是这样的:UPS受托递送一批吉他,但客户提出一个要求,吉他送到收件方手中时,音色不能发生任何变化。长途飞行中货物的颠簸是难免的,为了圆满地完成客户所托,UPS专门送一些递送人员去学习调音。等到收件人收到吉他,拨弄琴弦时,惊喜地发现,吉他的音色美妙如初。
鲜明的人事文化
记:一个优秀的企业形成一个优秀的人事文化,它既个性化,又人性化,我从刚才您的谈话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它不是照搬而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竞争力。您认为UPS人事文化的特色在哪里?
陈:全球雇员政策的本土化战略,是UPS用人文化中非常鲜明的特色。每天,漆有UPS标志的棕色飞机、包裹车、客货车、摩托车、自行车携带着1360万份包裹及文件,飞奔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实现这个浩大的工程仅仅依赖美国本土33万员工是难以想像的,海外的4万多名员工是UPS服务最可靠的保证。每年,UPS都会在相关媒体、网站上发布广告,或委托专业机构寻找他们需要的中国员工。
记:您就是一个本土化政策的“代言人”。
陈:我是香港人,又在台湾生活过多年,深受传统文化中诸如“礼、义、仁、信、忠、孝”等文化理念的浸染,同时,英美文化中比较现代的管理观念也已融入我的血液之中。因此,来到中国大陆之后,我非常自然、迅速地适应了这里的人文环境,同时培训、发展了一支具有现代观念和作战能力的团队。
2001年4月,UPS开通每周六中美间直航飞机,在首航的当天,美国那边的官员和同事兴奋地在锦布上印上了自己的手印,而UPS中国公司的员工,则在另一幅锦布上印上掌纹,送到大洋彼岸。
在UPS,我们会给员工们各种各样的培训,有很多‘制式化的要求,除了一点——我们不会规定他们去笑。我们会提醒他,但我们更希望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毫不做作的。关在笼子里的猴子不会笑,那些在森林里自由自在成长的猴子才是最开心的。
这就是UPS为什么能吸引37万员工忠诚地工作的原因。小资料:
UPS简介全球情况介绍
建立: 1907 年 8 月 28 日建立于华盛顿州西雅图
全球总部: 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
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Michael L. Eskew
2001 收益: 306亿美元
2001 递送量:34亿 件包裹和文件
每日递送量: 1360万件包裹和文件
每日美国航空递送量:200万件包裹和文件
每日国际货件量: 120万件包裹和文件
服务区域: 200 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雇员: 370,000(美国330,000,国际40,000)
客户: 每天790万(180万取件量,610万递送量)
UPS.COM网站: 每天有6,640万人浏览网站,包括每天平均660万次网上查询。
营业设施(货运枢纽和配送中心) 748个
递送车队: 88,000 包裹车,货车及牵引拖车
亚太区情况介绍:
成立: 1988
总部: 新加坡
总裁: Charles A. Adams
服务区域: 遍及亚太区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雇员: 2,700人(370,000全球范围)
亚太地区递送车辆:超过750辆(包括派送车,货车和摩托车)
日航段: 亚太地区 160 国际 71 可停泊的航空港
亚太地区: 14
国际: 9
航空转运站: 台北,台湾;香港;新加坡;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