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中国汽车别无选择
2003-04-29胡慧平
胡慧平
伴随着汹涌的公司兼并浪潮,全球工业行业集中的势头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少 数几家大公司所控制,形成了“寡头垄断”局面。有关分析指出,世界汽车行业竞争的结果 将是5-6个跨国公司占据汽车市场大部分份额。庞大的世界市场有中国汽车的位置吗?研究 表明,中国汽车走向世界,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可能。
有需要:产能过剩
需要海外消化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日前透露,4月份北京市出现购车高峰,车辆购置税征收工作创历 史同期最高水平。仅4月份,征税车数就达32811辆,征税额271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 长21%和30%。面对轿车市场的火爆局面,国内汽车厂家的生产量业已上升,如上海大众, 其4月份产销轿车32200辆,比3月份增加6%,比去年同期增加25%,到4月底为止,上海大 众一共生产各类轿车132011辆,销售128214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 对此,一些业内 人士警告说,突然的销售增长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可能是个危险的信号,中国汽车工业有 可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国际投资银行巨头高盛新近发表全球汽车工业报告指出,到2006 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总产能预计会达到690万辆,而汽车销量却难以超过220万辆。
人民网时评指出,以目前的产销量看,每年有200万辆无从消化,而各地汽车项目仍轰 轰烈烈。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汽车产业在世界上的位 次迅速提高。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八位;2002年超过韩国、西班牙和加拿大,跃 居世界第五位;预计今年将超过法国,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 产国。宏观上的汽车排序足以令中国汽车人骄傲了,但微观上考察又不免令人生出些担心, 除西藏、内蒙古等少数省、直辖市、区外,汽车工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列为各省、直辖市、 区的支柱产业。摊开地图,你随便就可以在雄鸡形的众多位置找到密密麻麻的“支柱点”。 从厂商角度看,谁都在铆足了劲,推出新产品,扩大产能。而那些还徘徊在汽车工业门槛之 外又手握巨资的各种投资者,都伺机挤进汽车行业。且慢高兴,每年200万辆的“富余”谁 消化? 因为,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中国汽车车辆规模,已经初露“悬河”征兆:今年第一季 度,国内产车120万辆,销量40万辆,还有80万辆没有消化。目前中国汽车产能达到400万辆 ,预计实际到年底可产车360万辆。以第一季度销量40万辆为基数测算,全年可实现销量160 万辆,还有200万辆如何消化?
汽车最终产品如果不能实现销售,不仅殃及汽车工业自身,而且还会传导至钢材、塑料 、电机、橡胶、玻璃、石化、保险等行业,最终影响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应该看到,当前, 厂商全面追求产量是因为汽车平均利润率太高(专家说达到35%),所以出现生产和投资“百 舸争流”的局面,一哄而上。“汽车悬河”一旦产生,庞大数量规模带来的“决堤”效应, 诸如低于成本价甩卖、厂商破产等苦果,将来只有厂商独吞了。
来自国际市场的消息也让人对中国汽车工业予以更高的期望值。这些年,经过汽车工业 的不断磨砺,中国汽车出口从无到有,从小量到大宗,演绎着一个汽车“爬高”的进程。帕 萨特批量出口东南亚、夏利出口非洲和伊朗,等等,无不证明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开始积蓄 竞争力。但是,必须看到,虽然出口可以解决一部分,但对于庞大的产量规模来说,这点出 口实属杯水车薪。如何扩大出口,深入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有优势:劳动力要素是中国
汽车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发展汽车产业,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不仅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而且可以大量 销售到海外去。现在有一个说法,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制造业基地,其中潜力最大的当属 汽车制造业。
首先,中国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这是汽车快速进入家庭时期的起步 阶段。中国仅城市人口就有近5个亿,有1亿多个家庭,假如1%的家庭需要买车,就是100多 万辆,所以我们研究预测,今后10年左右的时间,汽车保有量会大幅度上升,中国市场很大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二,从生产角度来讲,跨国公司生产汽车,最好的选择还是中国,因为最接近市场, 比如你在国外生产一台车,运到中国来,不考虑关税的影响,也得考虑运输费用。中国还有 几个比较好的优势:劳动力价格比发达国家低,而素质却相当不错;中国有比较好的制造业 基础,像上海通用,是通用在全世界合资厂中水准最高的一家;中国的资金成本,经过近几 年连续降息之后,利率水平与国际也差不多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与国外比,也不处于劣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中国汽车这个“寸”,也有自己的特长和比较优势。支持一个行 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而是市场空间。没有市场需求,企业有再好的技 术、再多的资金,也难以生存发展;反之,有市场需求,哪怕技术落后一点、资金紧缺一点 ,企业都可以在发展中弥补缺陷。
世界60多亿人口基数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全球汽车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大跨 国公司生产的车型,不可能完全满足全球市场多样化的要求,不可能占据每一个市场空间。 因此,通过细化国际汽车市场,即使在技术与质量上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中国汽车依 然能找到发展空间,长城皮卡大批量出口,就印证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中国的长江 三角洲地区,聚集了数百家外国制造工厂,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中国 这一优势更明显。
当前,从世界汽车整车成本构成看,工资占7%~10%,而且汽车强国的工资增长率远 远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德国大众狼堡工厂工人的工资,去年一小时大约28马克,折合 人民币112元,而我国员工工资加福利,每小时收入约在10元左右,仅为发达国家的1/10, 甚至是1/20。即使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我国劳动力仍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中国的劳动 力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素质不低,熟悉制造工艺,并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加上中国人勤劳朴 实的优点,中国劳动力综合竞争力就在世界名列前茅。
有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要将自己的劳动力要素同国外的技术要素结合起 来,并在对外合作中逐步提升技术水平,中国就可以形成一定的研发能力,造就一批具有国 际竞争力、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零部件企业。日本本田之所以在中国 建立轿车出口基地,就是看中了我国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和优良的投资环境。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市场出现结构性的产品过剩之后, 相关制造业迅速向深度加工方向发展,由提供初级原材料和低加工度产品,向提高技术含量 和产品加工深度方向转化。专家预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将进 一步加快。可以说,中国相关制造业的规模和深度加工能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处于领 先地位。因此,凭借相关制造业的能力,我国完全有能力在汽车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 比其他后起国家更为有利的位置,按照价格信号也能够实现汽车产品中本地含量较高的目标 ,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有市场:第三世界呼唤中国汽车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总利用率远低于50%,但5年内仍有40万辆产能的扩充计 划。在累计产量不断增加和价格远高于国际市场价的情况下,必然导致国内轿车价格持续下 降。同时,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也使得老产品的价格不断下滑,利润不断缩小。大型的汽车 厂通过规模效应如能抵挡住价格下降的压力,那么小型的汽车厂面对的降价压力就会更大, 小型汽车制造商的盈亏平衡点也会提高。专家预计,产能过剩现象至少要到2005年才能有所 缓解,此后整个行业将经历一场大规模整合。
去年7月中旬,日本本田跟广州市和东风公司签署协议,要在广州建轿车出口基地。该 出口基地生产本田经济性小型轿车,起步规模为年产5万辆,产品100%出口,主要面向欧洲 和亚洲市场。“在中国制造,至少比在日本成本要低得多。”本田北京办事处岩本所长说, 产品全部出口不仅是中国首例,就在全球,能做到的也不多。
无独有偶,8月初,民营企业——长城汽车公司向北非、南美及中东国家出口近2000辆 长城皮卡。据悉,这是长城在同世界知名品牌激烈的较量中获得出口权的。长城皮卡何以受 到海外青睐?因为它价廉物美,经历了中东、北非等地高温恶劣环境的考验,而价格又比美 日等国皮卡便宜许多,综合性价比占了优势。
继去年长城皮卡频频走出国门走红中东市场之后,5月,一支完全由国产车组成的车队 也将走出国门巡展国外市场,此次目标瞄准的将是越南市场。
联想到去年一汽红塔在东南亚设厂、奇瑞轿车批量出口、上汽集团参与通用大宇项目重 组以及本田经济型轿车生产出口基地项目的正式批准,在进口汽车闹腾中国汽车市场的同时 ,我们也开始惊讶地发现,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步伐也在悄然提速。
和国外汽车厂商相比,价格无疑是中国汽车出口国外的最大竞争优势,由于国产汽车在 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有传统优势,因此在价格可采取的措施也将更加灵活和有 力,据长城汽车有关负责人透露,在中东地区受到欢迎的长城皮卡和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便 宜约1/3左右,而在质量上和维修网点上并不逊色,因此价格才是长城皮卡的主要优势。长 城皮卡走俏中东市场,本次巡展越南13个省区的中国车队也主要由一汽解放、东风柳州、跃 进、上汽五菱、江铃等组成,同时还包括了玉柴机器、长城润滑油等国产汽车配件商,由此 可以看出,低端牌和价格牌无疑是我国目前汽车出口参与竞争的最大砝码。面对世界一些经 济欠发达或汽车产业不发达的地区,国内汽车厂商可以发挥自己价格低、可靠性高、性价比 竞争力强等优势,首先瞄准低端市场,在皮卡、轻卡、客车上做文章,发挥自己价格上的竞 争优势。
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国门,除了发挥自己的价格优势,大打低端牌和价格牌之外,在出口 地域的选择上,首先瞄准的也是这些经济增长较快而汽车产业又不发达的地区。 和欧美等 地区相比,东南亚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但增长速度较快,对低端产品如皮卡、轻客、微客的 需求较大;同时在越南等地,目前市场还没出现某一两个进口品牌垄断的局面,市场空间较 大;同时又有地域优势,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或干脆在当地设厂生产,对于急于走出国门的中 国汽车厂商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其实,哈飞早在5年前就有汽车出口了。微型车、经济型车,相对于轿车,在出口上还 占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在价格上。但是,轿车在这方面就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制约的因素 还是有的,不能说一点都没有,现在看来我们出口的数量不大,价格也不高,而且,大多数 汽车都出口到第三世界的国家了,原因还是我们生产的汽车在质量、技术、服务上受到了限 制。那些不生产汽车和贫穷国家进口我们的汽车,原因是我们的汽车价格低,如果市场上有 比我国质量好价格还低,或者同等价格的条件下,质量比我们好的产品,他们就会选择其他 更好的产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在海外没有市场,应该看到经过了几十年特别是近 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厂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本优势,足可参与到一些汽车 产业不发达的地区竞争;同时国内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成本,也让国产汽车出口有 自己的价格优势;另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也让我们有理由把目光转向周边地 区一些竞争相对平和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