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里寻她千百度

2003-04-29詹正香

清明 2003年5期

詹正香

不曾想,偶尔的发现,造就了一门艺术;

不曾想,不经意的尝试,走进了艺术殿堂;

不曾想,追求竟是如此辉煌。

——采访题记

翻开世界和华夏绘画史册,你也许看到过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漆画、竹画、指画、布贴画、铁画、羽毛画、贝壳画等五彩缤纷的画种;你也许被那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吸引过,陶醉过,对那些绘画艺术的大师们顶礼膜拜,仰慕不已。可是,你可知道丹青园里曾几何时又冒出一枝新葩,它不但综合了多种绘画艺术的神韵,而且开拓了一片不同凡响的艺苑新天地,为多姿多彩的丹青王国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就让我向你介绍一下被人们称为“东方一绝”,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并被载入“基尼斯之最”的洪滨丝画和它的发明者袁洪滨吧。

专家学者论丝画

常言道,慧眼识珍珠,伯乐识骏马。洪滨丝画,一种通过娴熟多变的手法,将用手拉出的如发丝般的各色丝缕,经过捻、粘、拉、扭、修、剪、理等工序,根据画面的图案设计,将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等在各色绒布上做成画。它一经出世,就被工艺美术界的专家、大师们所看中。中国一位工艺美术界的权威曾在一家学术报刊上撰文予以高度的评价。他说:洪滨丝画作为静态的表现艺术,利用丝棉这一特殊物质的表现手段,重视材料具有的质美和结构美,表现了绘画美的构成。洪滨丝画具有独具匠心的构图,出神入化的处理,以及耐人寻味的寓意或象征,使人们感受到浪漫、梦幻、温馨、和谐的气氛。洪滨丝画工艺之讲究,画风之自然,立体感之强,都充分表现了继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刺绣、漆画、剪纸、根雕等之后又一新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丝绸文化的精髓和传统手工艺术的延伸和发展。洪滨丝画是继中国“芜湖铁画”之后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手工艺术品。其主要特征就是用经过特殊高温、高压染色的40余种色彩纷呈,永不褪色的天然丝棉材料,以其独特的手工技艺和巧妙的创意组合,将丝棉特有的肌理效果与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用任何粘胶液,凭手工摩擦产生的静电和自然附着力,用细腻多变的艺术手法,将世间万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从小巧精美的礼品到气势磅礴的厅堂壁挂,从美妙绝伦的风景名胜到流芳千古的名家手笔,都是那样的淋漓尽致,显示出独特的高品位和诱人的艺术魅力,真是超群出众,天下独一无二,其技艺达到了高超而神奇的境界。

安徽省文化艺术界的一位领导看过洪滨丝画后欣然命笔,这样写道:洪滨丝画开创了一种新的手工艺术表现形式,品位高雅,风格多样,作品题材广泛,涉及动物、花卉、风景、人物,还仿制了一些世界名画,几可乱真。打开洪滨丝画的画册,一页页浏览,无不被那跳跃的袋鼠、阳光下的小熊、可爱的搬家松鼠、奋进的双马及小天使、布娃娃、法国女郎和中国顽童所吸引。洪滨丝画这朵灿烂夺目的手工艺之花,定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位国画院的院长、高级画家看了洪滨丝画中气势磅礴的精品《长江万里图》,看到层峦叠嶂的山峰和汹涌奔腾的流水,情不自禁地惊叹道:大有超出国画之妙。

还有一位工艺美术大师撰文赞叹道:在艺术鉴赏与接受活动中,接受者主体与艺术创作及接受对象达到了最大的契合与共振,并产生共鸣,使接受者与艺术家甚至成了同一个人,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啊。看了洪滨丝画,无疑作了一次精神旅游和灵魂的旅行,让人的身心得到了全面自由解放,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审美愉悦感,身心觉得非常愉悦,精神有了寄托,甚至连灵魂也得到了净化。

以上,仅仅列举了部分专家对洪滨丝画的评述,那么其他人是怎么看待这一艺苑奇葩的呢?

权威机构评丝画

艺术作品,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肯定它的价值所在,无非是出于人们的认可与接受。洪滨丝画被专家的慧眼看重,同时也被具有现代意识和丰富文化素养的权威机构看中。

1983年4月,刚刚问世的丝棉画《咪咪图》,在首届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中被团中央、国家轻工业部授予“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一等奖。这是当时安徽省参加全国竞赛获得的惟一一等奖。

1989年1月,洪滨丝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指定为国家首脑、使节出访礼品、外交部驻外机构馈赠礼品。

1993年12月,洪滨丝画在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上,荣获由共青团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家协会等六家单位共同颁发的“科技成果金奖证书”。

1994年5月,洪滨丝画获得了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1994年9月,在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冠奖”和“最畅销产品奖”。

1997年5月,洪滨丝画在中国(深圳)百家工艺精品展览会上,以其代表作品《世纪大潮》被评为“最佳制作奖”和“特别优秀奖”。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庆典中,新落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香港外交公署选择了代表民族特色的洪滨丝画作为室内装饰。

1997年11月,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省长回良玉、副省长杨多良视察洪滨丝画公司,异口同声地赞叹不已,说洪滨丝画与安徽芜湖铁画堪称省内两绝:“一黑一白,一软一硬。”

1997年12月,中央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专题纪录片《袁洪滨和他的丝棉画》。

1998年lO月,洪滨丝画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了“基尼斯之最”证书。

2000年3月,洪滨丝画被编入《中国政府采购指南》一书。

2001年12月,在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全国工艺美术“新百花奖”评选中,洪滨丝画从二万七千件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创新艺术金奖。

2002年8月1日,在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暨2002年“华艺杯”评选中获得铜奖。这是洪滨丝画首次在学术界获得的最高奖项。

2002年11月,在第四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中,洪滨丝画作品《荷塘憩鹤》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2003年3月,在第37届全国旅游品和工艺品交易会暨国际礼品和家用消费博览会上获“方圆杯”创作设计一等奖和创作设计优秀奖。全国十九位专家、美术师先后在留言簿上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词。

这里,我不想再一一列举读起来让人乏味的数据了。我想,从我选摘的这些记载中,你定会掂量出洪滨丝画的含金量,定会品味到洪滨丝画的意蕴和感染力了吧。

世界名人赞丝画

1999年4月,中国大地正是万花盛开的春天。这时,从远在欧洲的瑞士洛桑向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大陆投来一纸飞鸿。飞鸿直飞到马鞍山市洪滨丝画手工艺术品有限公司。直飞到公司董事长、洪滨丝画的发明人袁洪滨手里。袁洪滨打开飞鸿一看,热

血沸腾了。尊敬的袁洪滨先生:

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先生以您的名义赠送给国际奥委会的精美绝伦的丝棉画收悉。我谨代表国际奥委会向您表示诚挚的谢意!

这件珍贵的艺术品将立即送往奥林匹克博物馆珍藏。

你忠诚的朋友胡安·安东尼·萨马兰奇

1999年4月12日

袁洪滨一遍又一遍地看,往日的回忆像一幕幕电影在脑海里展开了。

洪滨丝画成功地进入市场后,袁洪滨更加雄心勃勃。他认为,丝棉画不仅仅属于他和他的国家,而且应该属于世界;也只有这样,洪滨丝画才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1990年8月10日晚,正在酝酿着如何把他的丝棉画推向世界的袁洪滨,从电视里看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来中国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消息。他立即灵敏地想到萨马兰奇在全世界的影响,决心借助于萨马兰奇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洪滨丝画,向世人展示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这一念头产生后,他当即关掉电视,把家中所有的画册都翻了出来。他一页页、一本本地找,试图找到有关萨马兰奇的资料。然而他的资料实在有限。他把几个书橱翻了个遍,也没能找到任何一幅萨翁的肖像。直到近乎失望之时,他才偶尔从一本《世界知识画报》中发现了一幅1986年李先念会见萨马兰奇时的合影。尽管画面不足大拇指头大小,但他却是如获至宝,立即找来纸和笔,一遍又一遍地审视,一遍又一遍地思索、构图……他觉得,这不是一般的人物,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肖像画。他觉得给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设计肖像,既要运用绘画艺术,又不能刻意雕琢,一切都要似行云流水般自然、生动,让萨翁感到这幅肖像画不同一般,具有别出心裁的独到之处和高品位的艺术价值。于是他选择了不同视角,力求尽可能传神地展示萨翁的风采和魅力。他一连设计绘制出了六幅草图,到了完成衣服草图停下笔来的时候,朝阳已经映红了他的窗帘。可他顾不得休息,一心想赶在亚运会期间,把亲手为萨翁制作的丝棉画肖像送到萨马兰奇手中。一大早,他便骑着自行车赶到几个艺术界的同行家中,虚心地向他们征求意见。在意见大致统一后,他选定了一幅着力突显萨马兰奇那双魅力无限的“眼睛”肖像画稿作为制作的样稿。

画稿选定后,他亲自选料、加工、制作。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子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整整半个月,终于把一幅形象逼真传神的萨翁肖像画制作完成。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幅肖像画没能及时送到萨翁手中,直到1999年春节,才由安徽省体委送到国家体委。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看后赞不绝口,当即题词:“洪滨丝画,独树一帜。”并亲自把这幅画作为国礼送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还与萨马兰奇一起在画像前面合影……袁洪滨只希望让他的作品能送到萨马兰奇手里,怎么也不会想到日理万机的萨翁会亲笔给他来信,而且用“精美绝伦”一词盛赞洪滨丝画。他觉得太幸福了。他不由得想起早在1990年,台湾的林辉先生和法国的谭光碧先生目睹了丝棉画后,曾三番五次地要收购他的公司,被他婉言拒绝的情景;想起林辉先生和谭光碧先生从1990年起,在台湾和法国为洪滨丝画无偿开设丝棉画橱窗,为他宣传和销售丝棉画,并要和他结成至交的诚挚情谊。他又想起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看了洪滨丝画后欣然题词“洪滨丝画,东方一绝”的场面:想起全国政协常委曾宪梓在香港看了洪滨丝画后说:“没想到丝棉能做出这么好的艺术品,”并高兴地题词称赞丝棉画是“工艺奇葩”的愉快场景;想起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副主席庄世平在香港争着收藏洪滨丝画的举动……袁洪滨越想越意识到了他的拼搏奋斗的价值之所在。他恨不得立即生出一双腾飞的翅膀,带着他的丝棉画,朝着世界各地飞去。

商家眼里看丝画

面对今天的商品社会,一切艺术品都逃脱不了商业价值的检验。有了商业价值,艺术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前景,否则,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丝棉画诞生后的命运如何呢?这里,也还是让我们打开那些难忘的镜头吧。

镜头一:1986年,刚刚走出襁褓的丝棉画,第一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了省城举办的商贸订货会。在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没想到被摆放在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的丝棉画,一下子就被一位美国商人看中了。该商人出高价订购100幅,要求三个月拿出产品。当时生产丝棉画的工作问是在一个非常简陋的地下室里,因为刚刚创办,人手不足,条件差,作品的艺术性远远不能与今天相比。然而,就是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100幅丝画作品破天荒地打入了国际市场。

镜头二:1997年5月,中国(深圳)百家工艺精品展览会上人头攒动。大腹便便的巨商,金发碧眼的女郎,白领阶层的头面人物,在浏览过展厅里的上万件珍品之后,一下子聚拢在洪滨丝画《世纪大潮》前,面对着这幅长4米,宽2米,由10名技师用半年时间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丝画,一个个口中啧啧赞叹不停。一个个巨商,一个个豪富,竟在无人主持的情况下你10万、他20万搞起了竞拍。可是这幅丝画毕竟属于馆藏珍品,巨商豪富们只能一饱眼福。望画兴叹,怅然离去。

镜头三:在马鞍山洪滨工艺美术展厅里,一位体态稳健的老人,手托老花镜在仔细地观看着一幅幅丝画作品。突然,他停在周总理的画像前不动了。他左端详,右端详,眼里禁不住淌出了晶莹的泪花。最后,他掏了掏腰包,对展厅的负责同志说,这幅肖像画我买了。可当展厅的同志告诉他,这幅肖像画作为馆藏珍品不能出售时,他失望地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走到展厅门口,他忽又停住脚步,对着周总理的画像深深鞠了三个九十度的躬。

镜头四:1999年4月25日,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特别邀请,洪滨丝画免费进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进行为期半年的丝棉画制作工艺现场表演。当时安排丝画制作表演的现场就是作为博览会正大门的昆明百大商城。当参观博览会的人们走过这必经之地时,一个个都停住脚步以惊羡的目光观看洪滨丝画现场制作表演,发出一阵阵热烈的赞叹声。其中,有一位获得国际咨询机构认证,惟一在中国注册的国际咨询公司的总裁罗伯逊先生。他来中国已经两年,这次与他的助手刘芳女士一起来昆明参加园艺博览会。当他发现洪滨丝画后,一连在现场观看了三天。罗伯逊先生对记者说:“真是不可思议!这一根根比头发丝细几十倍的棉花纤维丝,在没有任何粘胶剂的情况下,怎能制成一幅幅如此精美的图画?”罗伯逊先生怀着急切的心情向组织者询问之后,连夜从昆明飞往上海,找到了中国基尼斯总裁王以卓先生。他紧紧握住王以卓总裁的手说:“我一定要尽快见见丝画的发明者,一定要去参观生产厂家。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中国竟然有这么好的东西……”1999年5月25日,王以卓总裁陪罗伯逊先生专程从上海赶往马鞍山。罗伯逊先生一见到洪滨丝画的发明者袁洪滨,就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连声说:“你真伟大!真了不起!非常高兴能见到你这位朋

友!”当袁洪滨向他介绍完产品后,他当即买下了近万元的产品,并一再表示要帮助把中国的洪滨丝画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洪滨丝画,认识中国和中国的艺术……

镜头摇过1995年德国光大公司举办的世界工艺美术展览的现场,摇过2000年元月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各地艺术家表演的地方,摇过北京国际和平周的安徽乡镇企业研讨会的会场,无处不看到人们争购洪滨丝画,赞叹洪滨丝画的动人场面。

亲朋好友话丝画

对于一项发明,人们总喜欢追根求源地询问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赞赏洪滨丝画的人们同样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带着众多有心人的关注,笔者走访了丝棉画的发明者袁洪滨,走访了他的亲朋好友,听到了如下的述说。

袁洪滨和他同时代的同龄人一样,在那个要求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年代里,到广阔天地里去摸爬滚打了三年,直到1978年才回到城里,在马鞍山一家纺织厂当上一名保全工。他那时整天的工作就是和机械设备打交道。一天,他突然发现车间里飞舞的一丝一丝棉花纤维在一位工人的衣服上巧妙地组成一幅抽象的图案。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拨动了他的思维神经,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美术。“如果把丝棉与美术结合起来,用各种颜色的丝棉代替颜料,进行艺术创作,不是一种创举吗?”丰富的想像力在他心田里孕育出丝画的种子,于是他便开始了丝画的创作。他利用工余时间挖空心思,细细琢磨,做了一次又一次试验,熬过一个又一个黑夜。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经常忙得饭也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妻子责怪他没能照顾家庭和孩子,左邻右舍说他没能很好地去孝敬父母。可这重重的压力并没能改变他研究和创作的决心。凭着坚强的意志、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付出,他的第一幅作品,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丝画史上第一幅作品《咪咪图》问世了。1983年他的发明被评为“钢城十大新闻”,并获得全国青年小发明一等奖。

成功的喜悦确实令人欣慰,但前进的道路又是何等的坎坷不平啊!1985年,随着改革大潮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他一心想把这独一无二的具有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产品推向市场,使之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利用人家的防空洞做厂房,办起了全国第一家丝画厂。在厂里,他既是领导,又是老师,还是操作人员。他不但要向学员传授绘画技巧,指导学员掌握制作方法,还要自己亲手进行制作,否则,厂里便出不来产品,他的那些弟子们便没有饭吃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丝棉画的创业之中。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从操作台面流淌出来,满腹书卷气的袁洪滨心里别提有多么高兴。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丝画创作出现一片生机,一件件产品开始行销全国之际,个别利欲熏心的人,竟然不顾师生情意,在丝画市场走俏后,偷偷地离开丝画厂,另起炉灶去了。由于骨干力量的不足,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丝绵画厂一下垮了下来。袁洪滨好伤心啊!望着以往热气腾腾的车间,他流下了热泪。这时,一些商家老板乘机找上门来,想买下他的小厂,实际上也就是买下他这棵摇钱树。他一口拒绝了。他硬是顶着半年没有一分工资的艰难,带着几个矢志不渝的伙伴,继续从事他的丝棉画研究。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为了丝棉画在技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与提高,他再次背起书包,拿出家里和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几千元,自费进入高校进修。在此期间,他一边上学,一边还不时地为厂里的生存奔波。1990年,在他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丝棉画厂又在市宾馆开张了。哪知厂里的牌子挂起来没多久,又因经营问题而倒闭了,他又是半年的工资没有着落。妻子由于受不了他的清贫和“冷淡”离他而去。照理,此时的他该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了。可他仍然没有放弃丝画研究。他相信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1993年以后,他相继与向山区雨山乡政府和市劳动局合作,先后把洪滨丝画厂的牌子再次挂了起来。这时,袁洪滨名义上是厂长、经理、董事长,可是,抓管理,跑销售,搞设计,他都要不分昼夜地穿梭于车间和市场,事无巨细,样样躬亲。为了和工人缩短距离,他干脆就在狭小的办公室隔出一块地方,住在里面。为了节约资金,他骑自行车到距厂10多公里的火车站托运原材料;出门联系业务,哪怕是再远的路程,他也是坐硬座坐到底。虽然他对自己是这样的“抠”,可他对跟自己一起拼搏的人却是关怀备至。厂里一位青工小陶,为在农村生病的父亲交不起一万元住院费而整日愁眉苦脸。袁洪滨得知此事之后,也没有对小伙子说什么不痛不痒的安慰话,而是首先掏出自己一个月的400元工资,还号召全厂职工开展献爱心活动,结果全厂捐助了6000元。最后还差4000元没有着落,袁洪滨硬是硬着头皮,又从厂里仅有的一点购买材料费中挤出4000元,亲自和厂里的一班人一起送到小陶家里。小陶深知厂里的艰难,执意不肯要。可袁洪滨含着泪说,只要有人,钱以后会挣到的。小陶的父母亲当时一下子跪下来,要给袁洪滨磕头,却被袁洪滨拦住了。厂里还有一位憨厚老实的青年木工在某处看病花了几千元,给他看病的医院说他并没好,要继续治疗。小伙子此时也为经济拮据所困扰。这事被袁洪滨知道了。为了彻底帮小伙子弄清病情,他不惜放弃商务洽谈和媒体的采访,亲自带小伙子到一家他熟悉的医院,找熟人帮小伙子进行了检查。结果小伙子没有什么病,而是被人懵了。小伙子顿时心情亮堂,从此干起活来更加生龙活虎。

袁洪滨就是这样以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不停地向着他的事业顶峰攀登。同时,他也以绵绵春雨滋润着和他一齐攀登的弟子和伙伴们。

政府心头系丝画

洪滨丝画的发明与问世,凝聚着袁洪滨的心血、汗水和泪水。而独具慧眼的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领导,国家的有关部门,也都心和袁洪滨一起跳动,一直关怀、注视着洪滨丝画的成长与发展。

还是在1983年,团市委刚刚发现了丝棉画《咪咪图》,市政府就把它作为“钢城十大新闻”进行宣传,并几次派专人到发明者袁洪滨所在单位进行了解,并向省里积极推荐;省里又向团中央和国家轻工业部大力推荐,从而使这一工艺奇葩得以参加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咪咪图》获奖后,市委、市政府领导一次又一次接见丝画的发明者袁洪滨。为了支持他的发明创造,市领导通过协商,把袁洪滨从纺织厂调到一个区的文教部门,要他筹办丝棉画厂。在此期间,市领导还亲自为丝棉画厂定名,让“马鞍山洪滨工艺美术厂”的牌子引人注目地挂了起来。当袁洪滨第一次创业遭受失败后,又是由于得到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洪滨工艺美术厂”的牌子于1990年在市宾馆重新挂起。当丝画厂再次受到挫折时,雨山乡政府和市劳动局先后伸出援助之手,让洪滨丝画厂的牌子在钢城最繁华的湖东路大街上再次亮起。1997年11月,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省长回良玉、副省长杨多良先后来到丝画厂询问丝画的生产情况,观看丝画的创作,并异口同声地称赞

说:“安徽省内,黑有铁画,白有丝画,可谓‘一黑一白,一软一硬两绝啊!”他们还叮嘱有关部门,要把这块牌子打出去,打到国际上去!

洪滨丝画像一个婴儿,一天天地成长,一天天地壮大,迈步走向全国。洪滨丝画到外地展出时,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又像关心孩子一样,关心着丝画行走的脚步。2002年12月25日,当“东方一绝——中国洪滨丝画艺术展”在上海正大广场展出的消息传到马鞍山之后,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鲍寿柏、副市长周宏基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铭和亲自率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赶赴上海参加开幕式。鲍寿柏同志在开幕式上热情洋溢地向客人们介绍丝画产品。他说,丝画渗透和散发着生活气息,也反映了艺术家的真诚。洪滨丝画是一项国际性的成果,它的影响力是在国际交流中逐步形成的,而艺术的魅力可以向人们展示许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由于市领导的亲自参加,展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前来参观的宾客络绎不绝。一本厚厚的签到簿上签满了热情赞誉的话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自鹏留言“洪滨的创作将在中华的工艺美术史上留下重要位置”,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见证。

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不但一次又一次地参加洪滨丝画展出活动,就连外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也不忘把洪滨丝画带着。一次,市政府到香港去进行一个工业项目的洽谈。刚开始,洽谈一直进行不下去。可是当我方把洪滨丝画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商后,外商看到马鞍山有这么高素质的艺术品,想到马鞍山人的素质也一定很高,最后,决意把那个数千万元的工业项目的合同签订了下来。

市委、市政府领导不但从精神上给予洪滨丝画精神鼓励,而且在经济上予以积极支持。丝画厂自创业以来,先后得到政府优惠贷款达一百多万元。不仅如此,市政府还责成市经济学会的一些专家、教授义务为洪滨丝画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为洪滨丝画的发展出谋划策。除此而外,当洪滨丝画的专利权受到侵害时,省、市领导又义正词严地指示有关部门,按法律程序关闭了一家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艺术公司。回顾洪滨丝画的发展历程,发明者袁洪滨不无感慨地说,市场给了我一片阳光,政府给了我一片绿荫,我是在阳光和绿荫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我应该感谢阳光和绿荫啊!

洪滨丝画走过了艰难的昨天,走到了阳光灿烂的今天,正和它的创业者一道,昂首阔步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走去。我们相信,同时也预祝洪滨丝画的明天更加辉煌夺目。

责任编辑邹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