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开新
2003-04-29秦爱国唐晓平
秦爱国 唐晓平
编者按:美国制度经济学家汉斯认为:“路径依赖”是组织失败的原因之一。青岛发电厂在扬弃企业历史文化的同时,针对“路径依赖”造成的不利于创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和行为,实施“路径开新”的文化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其思路和举措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示范意义。
2003年8月7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青岛发电厂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现场会,将青岛发电厂确立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青岛发电厂何以能在企业文化群星荟萃的青岛脱颖而出,成为青岛市首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呢?
文化创新 构建企业新的支撑点
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青岛发电厂一代代员工,曾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的传统管理模式所形成的“路径依赖”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993年,青岛发电厂成立企业文化协会,开始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历经近十年的磨练,青岛发电厂的决策者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新要求,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他们在认真总结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实施文化管理的战略,组织人员对企业的文化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提炼和整合,形成了以“创新”为灵魂的青岛发电厂“路径开新”文化战略,其核心内容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该厂的“路径开新”文化战略,共分战略路径、思维路径、行动路径三大系统十五项内容。既秉承了该厂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同时,也提出了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创新思维,形成了“以优秀员工、优秀产品、优秀技术、优秀管理、优秀环境,永远与国际一流同步”的企业战略目标。
文化的创新,转变了员工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开辟了新的路径。
战略创新 追求企业与社会双赢
随着国家关停小机组和青岛市建设国际化生态城市步伐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环保、人员安置和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困境,该厂深深意识到,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如不及时创新和调整,将会贻误“战机”。他们根据青岛市的发展要求和企业实际,适时提出了“热电联产,二元推进”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环保与效益并举”的企业经营战略,两大战略同步推进,不以企业的短期利益损害社会利益和市民的居住环境,努力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青岛发电厂的老机组容量小、煤耗大、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周围的市民意见很大。该厂领导积极主动,果断作出了对超期服役、关停在即的老机组进行改造、对外供热的决策。他们利用亚行贷款近2亿元,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新上了两台容量为1.2万千瓦的背压式供热机组,实现了热电联产,既解决了污染严重的问题,又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近几年来,该厂累计对外供汽量超过150万吨,年增加产值近5000万元,使200多名员工解除了下岗待业的后顾之忧。企业热电联产环保战略的实施,拆除了供热区内低效小锅炉283台,以及排放灰尘不达标的工业小烟囱210座,使二氧化硫和飘尘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了25mg /m3和12mg /m3。同时,该厂还自筹资金3300万元,为供热机组安装了高效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5%以上。与此同时,青岛发电厂还通过不同渠道致力于环境改善。自筹资金200万元,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干灰分选设备,年分选国标成品灰8万吨,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2000年,又融资1600万元建成了年产10万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所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开发、码头等建筑工地,填补了青岛市建材行业的空白,同时,也使全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3%以上。
管理创新 与国际一流企业接轨
该厂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全厂动员,人人参与,仅用半年的时间,就一次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l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为确保安全生产,青岛发电厂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经营宗旨的首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企业的安全文化。在抓好企业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落实的同时,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他们在山东电力系统第一批通过了“无违章企业”的验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三安三化”的全新安全管理模式,即安全设施规范化、安全措施标准化、安全性评价日常化。从安全源头抓起,实现了安全关口前移,安全重心下移,企业的安全生产不断开创着新局面,截至2003年8月3日,全厂安全生产达1800天,创造了扩建以来的最高记录。
青岛发电厂将设施规范化延伸为安全措施标准化。他们对所有检修项目进行了统计,逐条制定工作措施,精心锤炼,做到一票一措一分析,对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工作保障措施进行提炼整合,形成了1381项标准工作措施,并据此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索系统,只要在检索系统中输入索引码,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份十分周全的标准措施和风险分析。他们深入研究和分析影响安全的人的因素,建立了167个工作岗位的人员安全因素评价系统,使安全工作中人的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由该厂创新形成的《发电企业安全措施标准化》和《人员安全性评价》两项科研成果已通过了专家鉴定,填补了国内安全生产管理的空白,其中《人员安全性评价》一书,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印刷出版,在全国广泛推行。
为鼓励员工在企业管理中不断创新,该厂特别单设了管理创新奖,激励员工进步。自该奖项设立以来,已经有近百人次受到表彰奖励,受奖金额达5万多元,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管理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该厂2号机组在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中,从全国58个电厂的166台同类机组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年获得唯一的特等奖,1号机组也获得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号机组在首次大修后,实现了连续安全运行215天,创造了全国同类型机组首次大修后的最高记录。
机制创新 培育优秀的员工队伍
本着“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人才哲学观,青岛发电厂在全厂员工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采取学习、培训、考试、考核、考评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与岗位技能提高相结合,考核成绩与评选先进相结合的办法,把素质工程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去,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对考核成绩列本部门后两位者,人事部门安排谈话激励,连续两年落后者,直接转岗、降岗或下岗再培训,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学习热情,逐步形成了“岗位竞争靠能力,收入高低看贡献”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促进了人才的成长和选拔。截至目前,近几年已有12名同志通过竞争走上了领导岗位,16名普通员工成为管理岗位的中坚力量,另外还有近百名员工被选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工作,把“德为人本,能级任用,酬显其绩”的企业人才坐标落到了实处。一名在运行一线工作多年的职工,通过竞争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他深有感触地说:“企业为你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为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该厂还创建了焊工、钳工、热工培训基地和计算机协会,以此为依托,全面提高员工的动手能力、技术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积极开展建设学习创新型团队活动,倡导并实践“企业要成为学习创新型的企业,部门要成为学习创新型的部门,每一个人都要成为终身学习的人”。近年来,该厂共投入教育资金近千万元,培训职工达7000多人次,促进了职工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在2002年山东电力组织的发电系统“热工保护技术比武”大赛上,该厂三位选手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科技创新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该厂在科技创新方面,突出“紧抓四条线,做好一结合”:
一是信息化管理线。先后开发、引进了包括TMMS全面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等30多套生产管理软件,将这些零散的资源加以整合,形成了企业信息管理网络,使全厂所有生产设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机组的运行数据,在全厂所有授权局域网计算机上均可实现实时监控,极大地方便了生产。
二是设备状态检修线。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检修费用,该厂在主要辅机上加装了发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根据转动机械的振动监测、电气设备的红外线温度测量等指标的变化,综合分析,超前诊断设备运行状况,根据实际,对设备实施动态检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三是新技术推广应用线。新机组投产后,因主要辅机的电机均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制造的,输出功率无法根据机组负荷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厂用电消耗很大。为扭转这种状况,该厂对50余台主要辅机电机实施了变频技术改造,降低了消耗,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每年节约电能约400万千瓦时,综合效益近200万元。
四是合理化建议线。为搞好科技创新,青岛发电厂坚持发动员工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近年来共收到关于技术革新的合理化建议3000多条,采纳1000余条,实施近800条,创造经济效益1700多万元。
在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该厂还坚持做到自我攻关与校企联姻相结合。2号炉喷燃器由于先天设计的缺陷,燃烧效率一直不高而且水冷壁高温腐蚀严重,发电成本高不说,安全运行更是个大问题,这成了青岛发电厂的一大心病。他们联系山工大、哈工大两所院校联合攻关,对其进行了科技改造。改造后实验证明,该燃烧器在高效、稳燃、低污染、防高温腐蚀、防结渣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年创经济效益2200多万元,供电煤耗下降了20克 /千瓦时,达到了334克 /千瓦时的省内领先水平,以此技术为核心的“摆动式水平浓淡风燃烧技术”还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政工创新 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青岛发电厂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构建起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工部门组织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思想政治工作“一把手抓两手”,每年党政领导都要与基层党政领导签订责任书,把以往“零散”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集约化”管理,明晰了责任,明确了目标。
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偏重的是考核、扣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厂党委及时组织人员重新修订了《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和《党支部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对各项工作量化、细化,将单一的扣罚改为加分奖励,将“负激励”改为“正激励”,将精神激励改为精神、物质的复合激励,由评先进改为算先进。对于党支部工作,每季度组织绩效考评小组进行一次全面考评,由绩效差异决定先进与否,尽量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调动了党支部书记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一位党支部书记在新的考核办法试行后说:“以往抓思想政治工作,量化指标少,原则性的东西多,好像有点儿没着没落的感觉,现在好了,有了具体的目标,抓起来有准头,激励职工也有了劲头。”
近几年,青岛发电厂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以新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新的问题,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他们充分发挥区域网络在信息传播中速度快、覆盖面广、操作方便、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等优势,建立了企业政工网站,职工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意上网学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2002年4月1日,山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率领全省17地市和部分大企业的宣传部长、党教处长一行90多人来到青岛发电厂,视察了该厂的企业党校和网站建设,由衷地发出了赞叹。
可以说,创新为青岛发电厂增添了无尽的活力,无限的动力。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