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日记”与“笑容管理”
2003-04-29陈明杰
陈明杰
报载:宝钢技术部检测中心分析站领导在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员工遇到不快时要闹闹“小情绪”,影响了工作效率。有的嘴上不说,工作时却有意无意地,“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及时掌握员工当天的思想脉搏,分析站领导摸索出了用“情绪日记”进行动态管理和有针对性工作的好办法。这种日记由员工把自己的情绪用不同的色标,粘贴在预先设计的统—标有姓名的标牌上。方式新颖、色彩鲜艳的日记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使分析站能够及时掌握员工思想情况,解决思想问题。
由此我想到了“笑容管理”的案例。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子公司曾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下,利润上不去。后来,公司派出丹尼尔任总经理,企业很快改变了面貌。
丹尼尔的办法很简单,他在工厂里到处贴上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标语下签了丹尼尔的名字。丹尼尔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平时,丹尼尔总是春风满面,笑着同人打招呼,笑着向工人征询意见,全厂2000名工人的名字他都能叫得出来。在丹尼尔的笑脸管理下,3年后,工厂没有增加任何投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80%。美国人把丹尼尔的这个方法叫做“俄亥俄州的笑容”,美名远扬。
现代科学证实,经常发自内心地微笑对于提高人的生理机能、改善人的情绪有着显著的效果,人有好情绪,能够提高工作、学习、生活的热情,增进工作和办事效率。丹尼尔的笑容管理,实际上是注重了企业的文化建设,从而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笑容创造了效益。
“情绪日记”与“笑容管理”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管理要用“心”,要倾“情”。
前不久,北京某单位举办了一个高层管理研讨班。“何为管理?”一英国教授向几十位国企老总发问,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大多不离三点:企业有目标、制度、措施,三者合起来就是管理。英国教授说,“我也有个答案,第一,制订企业目标,第二,满足员工需求,此为管理。”闻之众皆愕然,“满足员工需求”居然同时为几十位老总所忽视。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们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得到保证后,就会向更高层次的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发展。相比薪酬等硬性物质条件,人情味是软性的,但它对员工的感召力、吸引力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员工是人,不是机器,不是原材料,他们需要得到心灵的关怀和慰藉。如果企业只是一味提高薪酬标准,而没有相应的人情追加,在员工看来,这只是应得的回报,与公司对待机器和原材料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追加人情因素,给员工发出的信号是把他们看作公司的主人,看作公司的“合作伙伴”,看作人。员工心目中的好公司无一不是把对员工的管理定位于人本管理上,鲜明地认识到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最具能动作用的因素,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而不单是几个高层决策者所谓的“高明”决策。企业不是几个人的企业,而是所有员工的企业,是一个凝聚为整体的团体企业。用心去留心,才是最高明的人本管理理念。
建立在科学体系之上的企业管理,并不只是一条条冷冰冰的规则条例,而是在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过程中,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激情,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从而达到企业最终的整体效益。可眼下,谈起管理,厂长、经理们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什么岗位目标责任制,什么以件计酬、奖勤罚懒,什么厂长聘科长、科长聘工人等等;还有些厂长、经理对待员工,动辄扣罚,以体现其管理的威严和执行制度的严肃。
如果说制度上的管理是硬管理,那么“情感”上的管理则是软管理。一般来说,企业要想有超常规地发展壮大,必须把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企业管理不容回避的位置上,企业只有制度、“情感”两手抓,令职工视厂如家,悉心做好本职工作,并出谋献策,企业才会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态势下占有一席之位,立于不败之地。
职工潜能的发挥要靠宽松的环境和舒畅的心情。营造人情味的环境,给员工的感觉是,你不必拘泥于死板的模式,你可以在一定的自由空间内挥洒自己的才华,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个员工都争先恐后贡献自己的才能,由此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比一千个、一万个制度都要强一千倍,管用一万倍。
如果有些企业家错认为员工需求的只是钱那就错了。员工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得到尊重的需求,有宣泄苦闷的需求、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有得到教育培训和提高的需求,也有获得发展空间的需求……其实,投资满足员工需求的成本未必很高,设计得好,就是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好办法。“情绪日记”与“笑容管理”都没有花钱、投入成本,但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他们做到了,你呢?你关注职工的情绪了吗?你对你的员工微笑了吗?你满足了你的员工的需求了吗?
(责任编辑:罗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