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2003-04-26姚爱祥
姚爱祥
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探究活动,都能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那种不从学生的实际、材料的实际、环境的实际、教材的实际出发,过度追求理想化探究的活动,那种缺乏儿童自我“探究思维”的、缺少高弹性自主探究时空的、缺少学生自我探究兴趣和激情的活动,就不是“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在这些方面,《观察鱼》一课的教学给出了很好的样例。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探究水平。
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探究水平,实事求是地建构有意义的探究活动,是实现有效探究的基础。
《观察鱼》一课的教学中,第一项大的探究活动——观察并用语言和图画描述鱼,既符合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的实际,易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又符合他们善于用绘画这种形象语言表达的实际描述水平。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对教材有较强的理解和整合的能力。《观察鱼》一课,教师在第一次执教时,设计成一节由完全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可是三年级的学生还刚接触科学课不久,还从未真正经历过完整探究学习的过程,还不了解许多探究的方法,结果并不理想。后来,又尝试调整“视角”并重新整合教材,从内容上建构了两个大的活动:一是观察并描述鱼:二是有计划地引领学生亲历鱼的探索研究,结果教學效果很好口
二、建构新的“探究评价活动”。
评价是一种激励,一种维持学习的内驱力,特别对低中年级的儿童来说,保持一种探究的热情,反思自我探究活动中的行为,对形成自我探究常规,提升探究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观察鱼》一课的教学,成功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是探究主线,另一条是评价主线。让评价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常规教育有效结合——让学生知道怎样开展好自己的活动,怎样做才是有效的;课的最后一部分的评价更显独特的魅力,通过给自己小组的探究活动打一打分,给老师的教学打一打分,让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反思”。
三、关注“探究思维”的训练。
“探究思维”绝不是科学教育中的老话题。低年级儿童学科学,要让他们通过一次次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探究活动来理解科学探究本身的意义,逐渐掌握探究的方法,熟悉探究的过程。教师的机智调控、有效的评价和灵活的“对白”是建构“探究思维”的良好策略。《观察鱼》一课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这整个过程是教师有计划的启发下的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且每一个“小活动”的过程都展现了学生丰满的思维,没有教师的“直接告诉”,而是在自然“对白”中让探究思维不断生成。
四、理解和把握探究教学“三要素”。
在科学教学中,“常规”、“材料”和“对探究的理解”是教师建构“有意义”探究活动的三要素。其中,“常规”是建构“有意义”探究活动的保证;“对探究的理解”是教师构建“有意义”探究活动的前提。而“材料”则是建构“有意义”探究活动的核心,没有了材料就没有了动手做的对象,就没有了思维的基础。让材料的内容结构化”——通过有限的材料启迪学生无限的思维;让获得材料的途径多元化——所有的学习者都是材料的积极准备者,从而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让材料的组合方式多样化——不仅是教师主观的一种呈现,还要让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成为材料选取的主人:让材料的效用综合化——以最适当的时间和方式呈现最有意义的材料。《观察鱼》一课,教师不仅发动全班同学集体准备了普遍意义上的研究鱼的材料,而且事先考虑小组研究内容的差异,提供了更多富有意义的结构化的材料(鱼鳞、各种各样的鱼食、研究鱼的呼吸“套材”等),使研究内容多样化成为可能,使儿童的探究更具个性化,正因为教师注重了对“材料”的研究,科学课才更加显出了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