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情感
2002-04-29陈蒂
陈蒂
分析教材
这是一节七年级的艺术课。
線,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点缀着自然,打扮着生活,装饰着艺术,表达着情感。线分为有形的线(视觉的线)和无形的线昕觉的线)。在绘画中,线,不仅体现了一种律动,同时也表达了精神内涵。无论是有形的线还是无形的线,都是人们思想情绪的鲜明体现。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线存在于自然和生活中,线有传情达意的作用,感知不同艺术门类中线的表现效果,尝试运用线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分析学生
七年级学生对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从小学的数学、美术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等视觉艺术中已接触到了不同形态的线。他们能列举出直线、曲线、波浪线等,但没有认识到线存在于音乐、数学、艺术作品等中间,线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它无处不在:学生不能意识不同形态的线会产生多种感觉,不懂得线能表达情感、表达思想。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线条,但乐于参与欣赏图片、游戏、舞蹈表演等活动。玩中学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七年级学生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临摹教材里的作品,他们喜欢画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设计理念
1.课程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美术或音乐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舞蹈、文学诗歌、数学、自然及朗诵艺术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2.在指导学生学习用线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真实思想情感的同时,培养他们从发现美、表现美到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能力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课堂设计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教学目标
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认识到艺术表现来自生活,艺术中线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不同形态的线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感觉,提高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了解线条表现出来的情感,学习用线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探索艺术的共性。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动动手,翻翻线。游戏内容:几乎每一位学生小时候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两三个人共同操作,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在翻线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式。
【让学生认识到线条是来自于生活的。】
2.欣赏幻灯片:幻灯片内容涉及建筑、服装、雕塑、动物、植物、人体等。
天安门城楼的红柱子一竖线;民族舞蹈动作一波浪线;老虎虎皮一虎皮纹线。
老师边带学生欣赏边让学生回答,这些线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让学生了解线条存在于生活中,它无处不在。】
3.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例如:斑马身上存在着线条的表现形式动物),竹林中也有线条的存在植物),还有北大桥、烈士塔建筑物)等等,还可以进一步展开,如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下雨的时候,小雨的斜线或随风飘扬的波浪线的情景等(自然现象),音乐中的旋律艺术作品中出现的线条)……由此,教师可引发出我们用听觉感受到的线主要是旋律线教师还要作进一步的示范,如边哼唱《我的祖国》、《两只老虎》的旋律边画旋律线)。
音感作画:欣赏儿歌《伦敦铁塔塌下来》和《思乡曲》)。播放到第二遍时,请学生边听边在作业纸上画出这两首曲子的昕觉的线。
音感表演:要求学生根据所播放的歌曲,用舞蹈或形体动作表现对音乐旋律线的理解。
教师总结:A.线无处不在;B.线可以分为听觉的和视觉的。指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视觉的线。
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他们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5.阅读:学生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展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6.总结: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A.视觉的线条分为直线和曲线。
B.线是有情感的,线条的不同分类及表达的情感为一直线,它还可分为:水平线开阔感、宁静感)、垂直线高耸感、庄严感)、斜线向上感、飞跃感)、曲线动感、旋转感)、射线方向感、前进感)、自由线,还有粗细不同的线条的存在形式表现不同的性格特征)。
C.线在数学上的定义:线是点的集合,或者说是点的延伸。
7.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
朱自清的《春》:外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
《海燕》: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摔成尘雾和水沫。
平静的湖面,空气中没有一丝风。
调皮的小鸟,投进一颗石子,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通过散文、朗诵的艺术形式创设艺术情境。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艺术与文学的联系。】
8.作品展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9.课堂作业。
可出示两种作业形式,供学生进行选择。
A.用线条作画:我的生活或情緒)。规则:老师请出一位同学,根据老师出示的线条作画,描绘出老师最近的生活。
【引导学生:生活有乐也有苦,关键在于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生活总的来讲是美好的。】
老师请出一位同学讲出自己的心情,然后请他的好朋友用线条描绘出这位同学的心情。
B.用线条画出我的爸爸或妈妈。课后把自己画的画带给爸爸妈妈欣赏,并将他们的评语收进艺术档案夹。规则:通过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的爸爸或妈妈。
【引导学生理解是相互的,要求父母理解自己的同时也应该理解父母。】
教学反思
在七年级某班,我第一次上《线的情感》。课后对于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却总觉得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特别是学生的作业效果不理想。为数不少的学生通过线条反映的是自己不愉快甚至消极的情感,例,通过杂乱、潦草、极端等的线条体现自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或者爸爸、妈妈天天吵架,这个世界上只有小狗与我知心,生活真没意思,等等。他们反映的是真实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这样一个社会问题:有许多学生生活在不快乐的家庭中: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等。他们通过线条发泄自己的不满,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忧郁的、沉重的童心使我心碎。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通过线条表情达意,又能通过画线条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情感)的积极向往和乐观呢?我经过苦思冥想,想到了用保尔的故事启发他们,又觉得这个办法过时了点,学生并不喜欢听这样的故事,还想了其他的一些方式,均被自己否定了。突然,我灵机一动:我自己的生活不是最好的例子吗?上这节课时恰逢长沙市道路改扩建,我居住的房子需在一个月内拆迁,房子没了,要租房、看房、买房、装修等接踵而来……而孩子不足一岁,母亲身体欠佳……生活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我不也曾烦躁不安,怨声载道了吗?但我能及时调整自己,保持一份平和、积极的心态。老师的生活在学生心目中是神秘的,他们渴望自己和老师像朋友一样,想知道老师的生活情况。于是,我在另一个班上这节课时,在学生作业时增加了一个游戏:让学生看老师画的线条作画老师的生活,并请一名学生猜猜老师的生活。通过这个游戏,既让学生获得作画的创作灵感、思路,起到示范作用,又让学生从老师的乐观态度中获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方式试了一节课后,学生的作业让我欣慰无比,在他们的作业中除了发泄、诉苦之外,还出现了: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诸如此类的作业。看到这些作品,我把喜悦埋藏于心底,深感教师应该从教学的点点滴滴去关注学生,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感受,选择他们较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新课程,收获最大的是学生,而提高最快的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