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2002-04-29程淑华余慧娟赖配根
程淑华 余慧娟 赖配根
按语与导读
亲爱的读者朋友,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走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参与首批实验的教师大胆实践和探索,努力将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转化为教学行为,创造出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经验。
为了及时总结首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并为更多的实验教师走进新课程提供服务,我们从38个实验区推荐来的500多篇优秀案例中遴选了30篇编辑成新课程优秀案例专辑,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本专辑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专家访谈,课程专家就新课程实验中教师关注的一些问题答本刊记者问。
第二部分是教学设计,共15篇,涉及小学、初中多个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生物、美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每篇都贯穿相应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叙述精要,力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部分是特色案例,共7篇,各篇均抓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新理念指引下课堂上的新气象。
第四部分是评析与反思,共8篇,聚焦精彩教学片段和典型问题进行评点与剖析,不乏引人深思之处。
我们认为,这些案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某些细节可能有待推敲和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每篇都在一定程度或层面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都有令人兴奋的亮点,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案例,是先行者为后来者树起的坐标和书写的启示录,是理念与实践如盐溶于水的鲜活文本。如果读者朋友在与本专辑的愉悦对话中领悟了共通的教学智慧,把握了新课程的精神,获得了行动的启示,那么我们的初衷就实现了。
在此,我们要感谢江苏无锡、河南郑州、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和重庆等国家级实验区对本刊工作的大力支持。
新课程实施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近日,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类,专门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华博士。
如何看待教师的困惑
记: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自由度很大的空间,但一到实践当中,相当部分教师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不知道该怎样教了,作为课程专家、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者,你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教师可从哪方面去尝试尽快从困惑中走出来?
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每次课程改革,总是基于一个国际的背景,基于我们的现状,基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基于我们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改善的方面。對于已经习惯了在原来那种框架下按部就班工作的老师来说,过去的常规被打破,不知道如何去做,感到困惑和茫然,这很正常,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件好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或者说教师要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没有这一步,教师永远只能被别人牵着走,有了这一步,教师才有可能独立思考: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到底应该怎样教?
那么,教师如何尽快摆脱困惑呢?我以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独立思考:第二,把你的问题、困惑贡献出来,与同行交流、探讨,到底应该怎么办;第三,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回到课堂。这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教育研究的最前线。尝试着蹲下身子,与你的学生一起平等对话、交流、思索和协商。这本身就是新课程的一部分。
只有当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认真反思自己,能独立思考,能将自己的困惑与体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只有当每一位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那么,我们才真正是在走进新课程。
郭:新课程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发展的契机——打破了日常生活的熟视无睹,理所当然,每天不就这样的吗?备课,上课,改作业。好多教师在这种简单的重复中有了一种害怕心理:由于没有挑战,教课教到最后,我们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有的教师长年累月,就在一两个年级循环,重复固定的教学模式,陷入一个非常狭隘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机械的重复,促使教师对已经做过的和将要做的进行积极的思考。
刘:这次改革不是以更换相对静态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为目标,而是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始终面对着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实验教师必将和数百位新课程研制人员一样,充分感受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课堂实现方式
记: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到底该如何看待新课程追求的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刘: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越到一个人的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越难量化的,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我们个人的感受,都是如此。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正因为如此,它和人们的现实利益,或者现实需要出现了一定的剪刀差。现实中,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尤其是在东方文化方面,崇尚书本,崇尚学历,在这种情况下,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种外显指标去测量,去评价。
香港中文大学一位教授面对内地一位校长的提问:中考、高考不改革,课程改革寸步难行!曾提出:难道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测量,我们就可以不给予关注吗?的确,我们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成为教育者,就应更多地关注人的更本质的东西。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实践层面还有一个阶段性目标不好把握的问题。以前,我们一种流行的做法是堂堂清,周周清,一节课结束,马上做一个教学质量的测验,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的东西。这件事情非常值得思考。每节课能清的、能测的,多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东西。情感的目标,能力的要求,绝对不是靠某一节课、某一周能完成的,但是每一节课都必须体现这些目标。因此它更多的是靠在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这正体现了问题的复杂性,也正是挑战教师的地方。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舆论界应该深入反思的问题。
记: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比较难把握。我们经常看到,很多课堂必用多媒体,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有些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或者在某个教学环节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郭: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要在知识、技能上加上情感。因为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過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
刘: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层面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的,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
比如,帮助残疾人,不是靠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为什么要帮助残疾人,如何帮助,而是让学生坐在轮椅上,或者把眼睛蒙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残疾人的种种感受,自然就会在情感上、价值观上发生变化,不再会嘲笑残疾人,而是从内心里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郭:这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完全可以通过讲授来实现的。实际并非如此,它需要通过创造情境、创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的。课程功能变化了,相应的实施方法也应该变化。
刘:对,越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越不是能通过讲授来达到的。这里谈到接受学习。我们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不要接受学习,两者不是对立的。如果这节课我就是以让学生获得某个知识为目标,那么就直接告诉他们好了,比如牛怎么写,告诉学生就行了。越是知识、技能的东西,越是可以通过讲授获得。为什么新课程要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就是因为课程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而这些新的课程目标又不能通过讲授实现,而是需要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
记:那么,是不是在我们以前的教学中,或者说接受学习就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呢?
刘:也不是。事实上,老师声情并茂地读课文,或者组织学生参观、看电影,其中都有情感体验,有学生自己的理解在里面。但是,这个行为对多数教师来说是无意识的,有的教师可能意识到了,而有的教师可能就单纯地理解教学就是教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是以牺牲学生的创造性、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为代价的。但是,显然未来社会的挑战更需要后者,因此我们要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目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比较而言,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里有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圆形硬纸板、软布以及画在黑板上的圆,组织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尝试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但是,在学生分别汇报各组测量、计算出的结果时,老师为了尽快得出结果,只选择了结果在3.0~3.5之间的数据,与圆周率3.14相差较大的数据一概不要。
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是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数据是可以人为地选择的,为了某个目的可以修改客观得到的数据。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认识到测量就是有误差的,减少误差,两种办法,第一,尽可能认真,仔细;第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由此可见,知识、技能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里主要指科学态度是完全可以水乳交融的,而不是针对某一目标,人为添加上去一些教学环节。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堂数学课,学生亲自测量、探究,无论是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还是遇到问题想办法去克服,都会得到体验。学生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产生碰撞,思考,最后解决问题。由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绝对是不能与其他两个目标截然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