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品三羹
2002-04-29高艳明
高艳明
“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的江南水乡绍兴,不但有醇香馥郁的绍兴老酒和独具酒都特色的糟醉菜供人享用,还有那名闻遐迩的水乡农家“三羹”让人品味。这“三羹”便是:芋艿时件羹、西施豆腐羹和螺蛳肉羹。
中国传统的“羹汤文化”在古越之地的绍兴是十分丰富的。直到今天,绍兴人及其周边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羹汤总有深厚的不解之缘。一道古朴而滋美的“芋艿时件羹”,对现代人仍有大快朵颐的巨大魅力。“芋艿时件羹”中的“时件”用的是鸡或鹅、鸭的肫、肝、心、肠等。时件初加工必须用粗盐或明矾擦洗干净,漂清沥去水,再切成片状后,用绍兴老酒浸渍备用。芋艿要选用紫芋子,洗后先煮到八成熟,剥去皮,切片改成小方丁。烧时先将芋艿丁、时件片和鲜汁汤一道放入锅里,加盐烧沸,约煮5分钟后见汤汁变稠粘时,加入猪油,盛入汤碗中,撒上葱花,就可上桌供食。芋艿本身含淀粉,会自然成芡状,故此菜不必勾芡,且芋艿芡质地更为柔滋滑软利口,加上鸡汁汤的鲜美,味道分外诱人。绍兴老家逢年过节、招待来宾每每杀鸡宰鸭,此时大都爱用时件烹制这道风味奇异独特的羹菜。一般农家乡宴上,也常少不了这道乡土美味,称得上雅俗共赏之品。
绍兴西南的诸暨,是西施的故里。那里农家结婚宴上的头道菜就是“西施豆腐羹”。相传这是西施当年在家侍奉爹娘的拿手菜品,后来慢慢地成了小辈尊敬长辈的一种孝心的象征食品。“西施豆腐羹”上席后,第一汤匙品尝它的,照例是席间的长者。尝了一口后,往往先称道几句,然后才是众匙群起,蜂拥分享。“西施豆腐羹”的原料简单:嫩豆腐、嫩瘦猪肉丁、竹笋丁、虾米等。可制作却十分讲究。豆腐切成小棋子块后要入沸水中焯过,使除去豆腥味。所用汁汤,一般应是炖鸡的鲜汤,或撇去浮油的肉汁汤,并要求清澈洁白,油而不腻,淡而不薄。铁锅必需涮洗得非常洁净,切忌产生“锅蚂蚁”(黑焦小点)。锅上火后,先注入鸡汁汤,下肉丁、笋丁和事先用绍酒浸过的虾米粒,加盐后烧沸煮几分钟,再放入豆腐块,约煮2分钟后,撇净浮沫,用湿淀粉勾芡,加入味精,淋上猪油,撒上胡椒粉,盛入汤碗后,撒上细细的葱花,立即上席。让人领略现熬现吃,一热顶三鲜的可口滋味。勾芡的厚薄,是烹制中的重要关键,必须恰到好处地一次性完成,切忌添添改改。诸暨农村,新媳妇入厨烧做的第一只菜肴,也就是这道“西施豆腐羹”。一来表明学西施敬长辈的孝心,二来也是新媳妇烹调手艺的表演菜。因此“西施豆腐羹”熬制的如何,往往是人们评说新媳妇治家才能的第一印象。当地民间俗谚云:“熬得好豆腐羹,理得好三代账”,或许不无一定道理。
水乡到处有螺蛳,吃法也多样,如“炒螺蛳”、“蒸螺蛳”等,而“嘬螺蛳,过老酒”更是绍兴人悠悠然过日子的生活写照。绍兴谚云:“嘬螺蛳,过老酒,强盗来了勿肯走。”其味道、乐趣,还有什么可与之比拟的。“螺蛳肉羹”通常要选壳薄肉壮的青壳螺蛳,先在沸水中煮一会儿,捞出冲凉后用针头挑出螺蛳肉,掐去尾巴,洗净待用。豆腐切成小方丁,入沸水中焯去豆腥味。锅上火,注入肉汁汤,加入酱油、盐、姜米、绍酒,煮沸后撇去浮沫,投入螺蛳肉和豆腐丁,旺火烧约5分钟,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薄芡,装入汤碗,浇上猪油,撒以细葱花,即可上桌。“螺蛳肉羹”油光闪亮,清鲜独具,润滑爽口,食之开胃,据说还有益脑明目之功,绍兴人人都爱喝。相传徐文长还有常喝“螺蛳肉羹”的癖好哩。一年中春秋两季是熬制“螺蛳肉羹”的最好季节,因为那时的螺蛳肉特别肥美爽嫩,尤其是清明时节,绍兴俗谚云:“清明螺,胜似鹅。”诸暨、肖山一带盛产田螺的农村,则有用田螺肉切片烹制“田螺肉羹”的食俗,是一道异料同工的农家特色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