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禹的故里水歌豪迈

2002-04-29陈忠村赵宏兴

清明 2002年4期
关键词:水利局蚌埠市抗旱

陈忠村 赵宏兴

在蚌埠市,每天清晨,市民们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新筑的蚌埠市防洪大堤上进行早锻练,打太极拳的、跑步的、练腰鼓的,宽阔的堤坝上,舞姿翩翩。鼓乐阵阵,一片生机盎然;两组钢质的雕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组形似人的眼睛,寓意着人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惜水资源;一组以一轮太阳从水中冉冉升起,寓意着蚌埠市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明天,堤坡上,绿草如地毯一样,随着大堤铺向远方;堤坝下,绿树成荫,百鸟争鸣,淮河如一条缎带静静地流过。

夜晚,堤坝上霓虹闪烁,明亮的路灯连在一起,像一串美丽的项链,围绕着珠城,情侣们相依相偎的倩影,诗意朦胧,淮河的水面上漂摇着远行船上的灯火。

曾几何时,这里垃圾遍地,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堤坝上坑洼不平,夜晚黑咕隆咚,大坝抵挡不了百年一遇的洪水,是蚌埠市民心头的隐患,现在,这里却成了人们的娱乐场所,如上海的外滩风光旖旎如诗如画。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洒满了蚌埠市水利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皖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区人口50多万,1987年被列为全国25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蚌埠市1947年设市,至1949年市区尚无完整的防洪圈堤,仅在老铁路桥的东侧沿淮河有一小段标准很低的土堤。1950年大水后,淮水涌入市区,汛后至1953年逐步加高培厚原来的老土堤,以后40多年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加固维修,存在部分断面不足,险工险段多,穿堤建筑物多,设施老化陈旧等问题。既威胁防洪安全,又影响市容市貌,给日常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地位和迅速发展的市区经济很不适应,因此,对老圈堤进行加固改造十分迫切。1998年以来,蚌埠市共争取国债等各项投资1亿多元,开始了高标准,高质量的防洪圈堤加固改造工程。

蚌埠市城市防洪工程包括蚌埠圈加固改造工程和西区防洪工程两部份。蚌埠圈堤加固改造工程东起曹山,北临淮河,西南接老虎山,全长12.6KM,保护面积49平方公里,目前是蚌埠市区唯一的防洪屏障,但这段大堤由于年久失修,难以防御1954年型洪水。西区防洪工程自市区席家沟以西至黑虎山地区,这里地势低洼,敞口纳洪,是沿淮地区城市中唯一没有防洪设施的地区,在设计洪水位淹没地区面积涉及到车管学院、海校、丰原集团、热电厂、高新技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市区濒临淮河南岸,是安术开发区等企事业单位40多个,人口11万多人,同时还涉及到5个行政村4000多人,5000多亩耕地,中等洪水年份便造成蚌埠市区主要道路胜利西路交通中断,农田被淹,村庄被困,1991年大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1亿元,近年来,淹没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正常的生活。

蚌埠市城市防洪工程已被几届政府重视,成了广大市民们渴盼已久的心愿。

蚌埠市市委市政府为此高度重视,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半月开一次协调会,分析情况,解决问题,对施工环境实行属地管理,施工在那个辖区,哪个辖区就要全力保证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各类拆迁安置工作采取属地管理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保证拆迁顺利进行,不准无理要高价,不准互相攀比,不准弄虚作假以少报多,不准优亲厚友,其次,各行各业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协调一致,要从大局出发,按照分工做好本单位工作,搞好服务。

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蚌埠市城市防洪工程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蚌埠市城市防洪工程是一张美丽的蓝图,但在实际施工中却面临着一个个拦路虎,它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任务多,压力大,责任重,时间紧,施工环境恶劣。

任务之多:蚌埠市城市防洪工程计17.3公里,除主体工程外,需拆迁大量的民房住宅和企业厂家共18.15万平方米,涉及到2000余居民和52家工厂,且与拆迁还原居民户鉴定的还原合同时间为18个月,开工时时间已过近10个月,形势十分严峻。

压力之大:一是项目管理,尤其是国债项目管理要求高,从前期工作(规划,建议书,可研,初设)到组织实施(落实项目法人制,施工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直接到四个阶段的检查验收(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的不验收,建设程序不规范的不验收,管理机构不落实不验收,配套资金筹措不到位不验收),对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城市防洪工程实施以来一直是全市市民关心的焦点热点,每年都有不少提案、议案和来信来访,给施工单位的领导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责任之重:一是如果因为工作做不到位而影响蚌埠市争取水利投资,将难以向市委、市政府交待,向全市人民交待,二是如果因为工作不力和用不好这笔人民的血汗钱,将难以向党和人民交待。三是如果由于工作失误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将会背千古骂名,成为历史的罪人。

时间之紧:1999年下达圈堤投资计划9000万元,其中蚌埠市自筹6000万元,要求在2000年底全面完成,且在汛期前完成投资2500万元,离计划要求相差甚远。在不到60天时间,要完成4700万元的施工任务,十分艰巨,且1999年完成不了任务,继续争取国债又是万分艰难。

施工环境之恶劣:一是宋家滩村民阻挠施工达一年之久,三号码头到席家沟段河滩地,属于国有水利用地,城市河道管理局已依法申领土地使用证,工程指挥部每亩按500元拨付了青苗补给费,但施工单位几进工地,几次被逼迫撤出,每次进驻工地,不是工棚被扒掉,就是机械被砸,更有甚者,强行把汽车开进,就是不让干,提出无理要求,强人所难,尽管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但仍毫无作用。二是蚌埠圈堤东段因部分村民的干扰,使500万元的工程投资达10个月时间无法施工,圈堤加固改造工程是利用国债实施的重点城市防洪工程,施工单位是通过招标投标确定的,而少数村民以工程地点在行政区内为由,提出工程就得让他们干,建设单位多次出面协调干预,他们仍给施工单位施加压力出难题。三是拆迁安置线长,面广,量大,矛盾多。虽然不少单位和个人在拆迁合同签定后,克服了很多困难,局部服从整体,很快进行搬迁,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条件,但也有不少单位和个人,不顾全局利益,漫天要价,达不到目的就不签合同,甚至有的单位虽然签订了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就不搬迁,有的长达半年之久,例如蚌埠乙炔厂,大部分厂房已拆,但留有几间还在生产,严重影响拆迁安置房的建设。四是汛期,受雨天的影响,在5月至9月的汛期期间,影响渡汛安全的工程不能施工,汛期之后,又是秋雨连绵,淮河水位居高不下,无法取土加固堤身,严重影响了主体工程建设。

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繁重的任务,蚌埠水利人没有被吓倒,而是扑下身子,发扬顾强拼搏精神向一切困难挑战。

拆迁开始时,正是炎热的夏季,建管处拆迁科科长梁雪敏、副科长徐勇,综合科副科长杨忠孝等到宋滩村、许庄村、石巷村、八里桥村、东赵村、王岗村进行拆迁检查、张贴《土地征用补偿公告》,给广大村民宣传该项工程的意义,到田间地头勘察测量,每天忙得汗流浃背,晒得像铁人一样。

有一次,一部分群众到水利局上访围堵,大家出于安全考虑。劝蔡善承书记不要出面直接接触,蔡书记不同意,说:“群众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是对工程有益的事,我们就应该要主动去做,而不能回避。”几十年的群众工作,蔡书记已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解决群众问题的方法,他把上访代表邀请到办公室坐下来,倒上热水,认真地倾听,平等地相谈,蔡书记与大家一起细算拆迁的每一分钱,他让大家放心,国家拨给农民的钱,我们一分钱不克扣,对非分的苛刻的要求,我们坚持原则,一分钱不给,国家的财产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对合理的要求当场拍板处理,不留尾巴。如了解到因工程施工破坏了部分水井,使群众吃水有了困难,蔡书记当场拍板,拨款1.5万元,用于打井,解决吃水问题。这次上访,使群众认识到了一个领导的风采,大家心服口服,久拖不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蚌埠圈堤防洪工程是一项造福子孙万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利用国债实施的重点工程,水利局的领导班子感到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为了用好每分钱,他们在财务上实行三级审核制,杜绝乱花一分钱,领导外出也按每天10元的工作餐标准进行补贴.项目法人孟繁德的手机费都不报销。有一次,蔡善承书记到工地上检查工作,中午,大家要留他去饭店吃顿饭,蔡书记坚决不同意,表示就和大家在工地吃工作餐,这一顿简朴的工作餐吃得工人们心头最温暖。

在圈堤建设中,市水利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监督,制定了20多个规章制度,覆盖到施工、设计、监理、质检等各个环节,形成规范化的操作。施工单位坚持做好按设计、按合同、按规范、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自检,班组互检,质量专检的“三检制”落实,监理单位坚持做到进度、质量、投资三控制和合同管理,实行旁站监理,把质量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有一次,某施工单位中标实施的八里沟涵,在检查中发现存在质量缺陷,建设单位及时召开各有关单位参加的座谈会,提出整改措施,按基建程序执行。为了使大堤成为蚌埠市的一道坚固的防洪屏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们在施工中大胆改革,引进了高科技手段,采用防渗新材料土工膜、土工布,这项新科技在98年被水利部列为全国50处水利工程新型合成材料试点。

在这里我们来认识一下,蚌埠市西区防洪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代表孟繁德同志。

孟繁德自1978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来到蚌埠水利局工作的,多年来,他先后担任过蚌埠市淮河修防处主任,蚌埠市水利局水政、规划计划、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科科长等职,是局党委委员,高级工程师,主持过多次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一接到蚌埠市城防工程任务后,就下定决心,要珍惜这难得的机遇,把这项工程干成样板工程,为蚌埠水利人树一块丰碑。

孟繁德自从任上了项目法人代表后,就开始得罪人了,首先是老岳父不再和他来往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盂繁德有一个内弟,通晓汽车拖拉机的驾驶技术,在知道孟繁德负责项目后,多次找到他,希望他能从手指缝里漏点活给他干。孟繁德每次都把他劝了回去。后来,内弟就自作主张地买了一辆自卸车,想采用先斩后奏的办法,逼孟繁德给点活做,孟繁德仍没有答应。内弟一急,就回家搬来了老父亲,老岳父从家里赶来了,孟繁德苦口婆心地给老人讲道理,老岳父气了,说,过去我们从没找过你,现在你手中有这点权了,你一点忙都不给帮。老岳父走了,从此再没有来过,内弟最后的希望成了泡影,只得把车子卖了,一下子损失了近万元。

面对三个科室,三个工程指挥部,孟繁德身兼数职,成了一个工作狂:仅去年一年就拟文142件,写汇报材料56份达30余万字,在这期间他写的一篇科技论文还得了奖。

由于过度劳累,孟繁德住进了医院,但仍放心不下工地,打吊水时刚拨下针头,就赶到工地上。

儿子考学要求他请半天假相陪,他犹豫了好久,还是没有答应;岳母遇上车祸,躺在医院3个多月,他也没能去照料;家里搬迁装修房子,妻子要他请一天假,他又是不肯。

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项目法人代表,勤于奉献,不辱使命,铁面无私的高尚境界。

1987年以来,孟繁德多次受到蚌埠市政府、市人事局、市水利局的记功奖励,连续多年被考核为优秀公仆,并被市政府授予农村经济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蚌埠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50位最佳公务员之一。

经过蚌埠水利人近四年的努力,利用国债实施的蚌埠市重点工程蚌埠市圈堤加固改造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完成6.35公里砼护坡10万平方米,修筑4.55公里砼防汛道路,拆除旱闸2座,老涵2座并复堤,拆除房屋4.3万平方米,工厂48家,绿化13.2万平方米,累计完成土石方119万立方米,砼2.83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1600万元,建雕塑景点4处,在30米护堤地内栽植了垂柳欧杨柳,在堤身栽植草皮,设立花坛,在20米护堤内开辟了淮滨公园,园内栽植了奇花异草,在堤顶栽植了3米宽的绿化带,设置了6处雕塑景点,安置了烟花灯,建设一处淮河水文化广场,建设长25米,高5米的水文化墙,将蚌埠市城防工程建成一流的景点,一流的休闲娱乐场所。在下一步市防洪工程建设中,将形成工程建设和美化环境的和谐统一,为蚌埠市建成一道防洪保安屏障,营造更美的景观。

蚌埠市水利局书记、局长蔡善承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和启示》中,对蚌埠圈堤加固改造工程总结时写道:

一,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是搞好城市防洪工程的主要前提,蚌埠市城市防洪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与城市交通、供排水、小区建设、环境工程有机结合,与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二,突出重点,保证质量是搞好城市防洪工程的关键措施,质量是城市防洪工程的生命,为了防止并杜绝“豆腐渣”工程,我们做到:1,严格坚持“四制”,把项目法人负责制乃至终身负责制放在首位;2,是全过程地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形成氛围;3,是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督察,对发生的质量问题,“铁面孔”对待,“铁手腕”处理,一丝不苟。三,依法依规,妥善拆迁是搞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中心环节,为了让拆迁安置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市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大力宣传<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及安置移民办法>,并就老圈堤改造专门制定了规范性文件,统一政策,统一标

准,实行“三公开一监察”,实施扩迁安置,我们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摆正位置,不搞越俎代疱,即坚持拆迁安置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建设单位密切配合,在具体做法上建设单位根据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方案,与承担移民安置任务的地方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建设单位根据实施进度和程序,拨付资金给有关地方政府包干使用。

事实证明,蚌埠市城防工程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已接受水利部,国家审计署,南京,武汉,济南三个特派办,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淮委,省,市巡查巡视稽查审查审计等达30余次,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已验收的27项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其中22个达到优良等级,优良率达80%以上。

蚌埠市水利局是市政府的水政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全市三县一郊的水利工作,在采访时,他们多次向我们提到另一个下属的县级水利单位,固镇县水利局,上级主管部门对一个下级单位如此有口皆碑,这里面肯定有不少动人的事迹,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慕名前去进行了采访。

在固镇县水利局,我们首先见到了局长单桂刚同志,他的身上透示着一股年轻精干的精神,果然名不虚传。

单桂刚原来是一个镇的书记,1998年新年刚过,被领导安排走上了水利局局长的工作岗位上的,此前,固镇县水利工作围绕着三河治理,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如何拓宽水利工作的思路,一直萦绕在单桂刚的脑海里,他深感责任重大。

同年一场大旱袭击了这个农业大县,沟塘干涸,土地皲裂,禾苗卷叶枯死,无灌溉设施的百姓含泪坐在田头,无奈地望着田间枯死的禾苗。面对干渴的土地,面对一家一户零散无序的灌溉方式,面对水资源供需矛盾,单桂刚苦苦思索,深感作为水利人,尤其是水利领导干部肩上责任重大,怎么引到水、怎么开展灌溉、怎么才能发挥水利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怎么才能确保农业灾年不减产,这一系列怎么办,时刻萦绕在他的脑际。1998年10月,经过深思熟虑后,单桂刚在局党委会议上提出了:我们当前,乃至以后一个时期内工作的重点是要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和办了不合算的事,针对当前农村抗旱,我们要抽调主要领导,配备精干人员,花大力气推行抗旱社会化服务工作。在他的倡议下:县水利局很快组建了抗旱服务队和“绿禾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强强联合,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人工增雨,捕捉空气中水资源;组织打井队和洗井队深入缺井的乡镇、村,实行2,4小时作业,开辟地下水资源;积极与市防指联系,并建临时翻水站补充沟塘蓄水,调引地表水资源;为有效解决灌溉水源,实现了“三水”并用。同时还积极示范引导推广旱地龙和水稻节水控灌等非工程技术措施,深受广大干群的热烈欢迎。10月底,完成了节水灌溉推广试验中心、早地龙推广中心、抗旱设备销售中心等9个分支机构的组建运转,年底又增设了6个乡镇基层抗旱服务站,抗旱服务队边建设边运作,形成了以县抗旱服务队为龙头。以乡镇抗旱分队为骨干,以有机泵农户为补充的县、乡、村、户四级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服务覆盖全县每个乡镇。1999年抗旱服务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抗旱服务队,如今抗旱服务队已拥有正式职工74人,办公经营场地2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00多万元,各类设备300多台套,抗旱灌溉能力达10万亩,其施工项目已延伸至周边多个县市,抗旱服务队依靠自身实力发展的成功经验,很快受到了水利部和省市领导的关注,先后获得国家级抗旱服务示范县,省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等荣誉。为了使抗旱服务队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学习三个代表的活动中,单桂刚又提出了“农民招招手,服务到田头”等一系列承诺,对抗旱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改革新形势,单桂刚积极打破职工旧有的等米下锅,改为找米下锅的新思想新观念,积极培养懂经营、擅管理的经济型人才,大力发展水利经济。为紧紧抓住水利大规模投入的机遇,及时优化组合了谷阳水建公司、水利工程建筑队,属蚌埠江河水建分公司,拥有国家二级资质,进一步拓宽了水利工程建设市场领域。局下属机械队先后转战九江、灵壁、江苏淮安,现已在淮河人海道工程中,以优质工程队标兵占据了一席之地,工程队在抓好本县水利工程施工同时积极向跨行业领域进军,铜陵长江堤防加固工程、蚌埠圈堤加固工程和公路桥梁建设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在搞好工程设计、施工的同时,水利系统还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水利局劳服公司还与福建和阜阳等地客商联合创办了固镇县第一家超市。通过几年的运作,目前,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等企业已拥有2万平方米的办公经营场地,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年创水利经营产值3000多万元。

在固镇,包浍河穿境而过,是县内的一条重要河道,河的中游有一个叫小北湾的村庄,河道治理到这儿后,由于与老百姓产生了矛盾,老百姓就是不让干,拖了两年无法进行下去,为此,政府部门去了10多次调解都没有解决,成了包浍河治理的一块“钉子”。有一次单桂刚陪同水利部领导去小北湾考察,竟被当地农民围堵起来,可见与农民矛盾的激化。小北湾不治理,整个包浍河的治理就不能收尾,汛期来临人民财产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单桂刚坐不住了,他决心要啃下这块骨头。1999年5月,他亲自动笔写了一封告小北湾群众的信,在县电视台和县广播电台上播送。然后,他自己又来到小北湾,群众以为他不过是蜻蜓点水似的走过场而已,然而,单桂刚却在小北湾住了下来,他每天和群众一起吃饭聊天,拉家常交流感情,向他们讲述包浍河治理的重要性,要顾全大局。当了解到群众生活的实际困难后,给他们打了几眼吃水井,造了一个小码头,群众被感动了,单桂刚前后仅用5天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棘手的老大难问题,群众过去提出的许多苛刻条件不要了,还由过去的阻挠变为欢迎,终于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了施工。

解决小北湾的难点后,单桂刚又主持了包浍河上固镇闸的改造和扩建工作,这个地方由于长期没有治理,河堤上垃圾成堆,坑坑洼洼,河道弯窄,来往船只经常在这儿发生堵塞和争吵。单桂刚在接受这项任务后,立即投入运作中,从拆迁补偿、设计规划到机械调度等,单桂刚都带领着大家自己动手干,上面没有资金,单桂刚就带领大家自筹200多万元,克服许多困难,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固镇闸修建成固镇县城南大门的一处美丽风景点,如今这里坡上草色青青,树木成行,河道宽阔大大改变了过去的脏乱差的面貌,清清的河面上,渡船有序,再也没有堵塞的现象了。

在学习水法过程中,单桂刚逐渐发现了水行政执法领域需要首先解决的薄弱环节,对此,县水利局建立了一支水政执法依法收取水规费、参与水资源管理于一体的高素质专职执法队伍,取得了安徽省行政执法资格证书和安徽省行政执法检查证。在宣传水法规时,他们注重五个结合,即:水法规宣传与科技下乡相结合、与中学生水法规竞赛相合、与汛期检查河道清障相结合、与查处水事案件相结合、与水规费征收相结合;实行了五个面向,即面向县领导、面向水利行业自身、面向兄弟单位、面向取水户、面向学生家长,由于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及时,宣传得力,为此后更好地开展水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1998年到今,固镇县面上农田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9000余万元,新增灌溉面积7.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新增防洪面积1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6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万亩。2001年全市“大禹杯”兴修评比,固镇县水利局夺得金奖。投资1.1亿元的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全面建设完成,工程于2001年1月顺利通过验收,综合鉴定为优良工程。固镇县水利局连续4年被评为市县目标考核优秀单位。2001年,单桂刚因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优秀水利局长。

如今,走进固镇县城,你就会看到,固镇县防汛调度中心已成为固镇县城的标志性建筑,固镇闸公园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水利一条街开发改善了下属单位的办公条件,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和住房……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都是单桂刚和他领导下的全体水利人聪明才智的结晶,因此,作为主管行政工作的蚌埠市水利局也为他们感到骄傲和光荣。

缤纷的榴花映红江淮,

大禹的故里水歌豪迈,

淮河儿女历尽艰辛,

治淮兴淮汹涌澎湃。

防洪保安,兴利除害,

开发水源,丰收花开。

万众一心志不移,

人杰地灵展风彩。

世纪的钟声响彻天外,

淮河的战场春的节拍,

水利战士奉献争光,

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

资源水利,持续发展,

科教兴水,荟萃人才。

凝心聚力求发展,

众志成城向未来。

这是蚌埠市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蔡善承同志写的一首歌词《淮河的歌》,诗里表达了一位资深水利工作者对淮河的深厚感情,对水利人辛勤奉献的精神歌颂,对祖国美好未来的畅想,诗由感而发,脍炙人口,刊登在南方出版社出版的2001年3月《诗风》杂志上。

就让我们以这首《淮河的歌》来表达对蚌埠水利人的崇高敬意吧!

责任编辑红杏

猜你喜欢

水利局蚌埠市抗旱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大规模连续抓治理 三川河旧貌换新颜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Table of Contents
磬云岫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党建、扶贫工作纪实
通 幽
知磬堂
禅 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