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民族工作何以引人注目
2001-12-30
在民族工作方面,沈阳是一个独特的城市。首先,沈阳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大城市之一——沈阳市有38个少数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为6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0.3%,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人口比例均居全国同类指标的前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成为我们关注沈阳城市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显然,这并不是全部。我们特别关注沈阳还在于近年来,这里的城市民族工作呈现出了许多引人注目之处。我们相信,这是沈阳市的民族工作者认真探索和倾心实践的结果。
基本估计之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基本估计之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这是对城市民族工作进行探索的基本思考前提。
记者:请您谈谈沈阳市的民族工作这些年来着重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肇主任:沈阳市的民族工作要说近年来取得了些成果,这得益于改革的时代,得益于国家民委、省民委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只是做了我们民族工作部门应该做的,当然我们是尽心尽力地去做,而且有所创新。首先我们对沈阳这个城市的民族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沈阳是少数民族散居的城市,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四万的世居民族有满、朝鲜、蒙、回、锡伯,其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65万的98%以上。沈阳又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其城市化进程中早已打破了各个少数民族原有的经济生活的狭小圈子,代之而起的是由各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构成的经济整体,单一民族经济体系不可能存在。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时期共同的经济生活,必然使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增多,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与日俱增,社会生活的一致性得到迅速增长。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亲相融的生活现实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是一个基本估计。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消亡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新时期。由于新时期民族意识普遍增强,各民族将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优秀文化,显示自己的特点。那么在民族心理的表现上则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这是第二个基本估计。由此而构成城市民族问题的一个基本特点,即相融相斥并存,相融是趋势,相斥存个性。所以,城市民族工作必须注意协调好各族群众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使其相亲相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使相斥的得到正常的发展,以存民族的个性,唯有这样才能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记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这样的结论是对沈阳市的民族现状进行透彻分析后得出的,从这个结论出发来思考民族工作显然是具有指导性的。
肇主任:这是一个基础,只有把我市的民族工作放在这样一个基点上进行思考,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索。近几年我们在协调民族关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使用、基层民族工作、帮扶少数民族特困群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组织部里有一张单列的少数民族干部报表;以市长令形式制发的《沈阳市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决定》;将触角下延到社区;突出创新思维。
记者:相对于众多的大城市而言,这些年来沈阳市的民族工作在哪些方面取得了突破?
肇主任:首先在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方面取得突破。由于多年的努力,我们与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局建立了十分和谐的工作关系。每年的全年干部统计都单列少数民族干部报表,并由市民委汇总掌握;每年向组织部推荐50名市管后备干部,也可以民委党组名义向组织部推荐具体局级干部人选。其次,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经过我委的调研和努力,以市长令的形式制发了《沈阳市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决定》文件。同时在全市聘请了20名监督员,每年都要对“清真不清”问题进行检查。我们认为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对城市民族工作而言,能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良好风气至关重要。由于我们注重抓了这个问题,近年来沈阳市没有因此而发生民族问题。第三,在挖掘整理、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方面。近年来,我们借“势”即借全市举办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之机,来打民族文化这张牌。先后挖掘了“满族系列舞蹈”、“搓步秧歌”等十个满族舞蹈,锡伯族“灯官秧歌”,朝鲜族“回甲祝寿”、“刀舞”,回族“龙狮逗”、三十年代回族婚礼展示和蒙古族舞蹈等。同时编撰并出版了《沈阳满族志》、《沈阳朝鲜族志》、《沈阳回族志》、《沈阳锡伯志》、《沈阳少数民族专家学者传略》、《沈阳回族家谱》、《沈阳辽滨塔家祭》等民族书籍,我们又支持和指导建立了满族民俗村及满族博物馆、朝鲜族民俗村,并决定每四年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今年六月我市将举办第四届民运会,这届是与市体委、市文化局共同举办,目的也在于突出文化内涵。这些举措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也有利于营造民族团结的氛围。第四是在基层民族工作和帮扶少数民族特困群众方面。以往的民族工作,一般都是在县区、民族乡、街道或企事业单位这个层面上,很难再延伸。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把工作触角下延到社区和少数民族特困群体。把社区的民族团结、特困职工再就业、特困大中学生的助学都纳入我们的工作视野,而且认真地去做。近年来,我们共帮扶几十名特困大中学生,而且一管就是三年;解决了几百名少数民族职工再就业;在全市推广了东寺社区创建“民族团结社区”经验。第五是在民族工作方式方法上力求创新。近年来,我们突出创新思维,先后提出“六四四”工作思路,要求做到六个转变,提倡四种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同时,抓了机关干部的“四新”建设,要求全机关干部都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作风、新形象。由于有为才有位,市民委的形象和地位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反过来也推进了工作。民族工作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城市的中心工作,但无论如何说城市民族工作又是极其重要的——城市民族工作的特点完全不同于民族聚居区。如何把握其尺度?
记者:您认为大中城市民族工作的最难点在哪里?沈阳是如何在这些最难点下功夫、并取得有效成果的?
肇主任:这个问题不好做出肯定的回答,见智见仁,只能因市情而定。我认为城市民族工作最难点是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转轨过程中,以往的具有明显照顾性的政策难以实施,新的政策又没有出台,因而一时弄不清有些民族工作到底该从何入手,要到位又不越位这是最难的。因为城市民族问题的特点完全不同于民族聚居区、民族工作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城市的中心工作,但是无论如何说城市民族工作又是极其重要的,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把握工作尺度的问题。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是协调民族关系,前面我讲的几个方面的突破,都是围绕这个重点而展开的。换句话说,只要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进步,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事情,民族工作部门都应该努力争取做好。但如何去做却是大有文章的。如我们在帮助民族乡、村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感到只靠简单的、输血式的给予一点十分有限的资金投入,并不能改变这个乡、这个村的经济发展问题,“普降甘霖”无助于改变落后面貌。后来我们分别组织了“脱贫致富示范工程”、“科技致富示范工程”,创办了“沈阳市民族科技示范基地”,改变以往的资金扶贫为项目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目前基地发展态势良好,已经取得积极效益。今年我们还要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需要财政、科委、农委、副食局、农行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为此,民委在发挥协调职能作用的同时,也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即要讲理也要讲情,只有如此才能争取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其形成合力,促进民族事业发展。
记者:沈阳市民委将在新年新世纪里继续推进哪些方面的工作?您们的目标是什么?
肇主任:21世纪充满着挑战和希望,民族工作更是任重道远。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民委的布署,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遵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推进民族关系协调、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团结社区建设、民族乡、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等项工作,全力推进,力求有新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沈阳市建设成为一个各民族相亲相融,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得到保护和继承,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