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物“吴正光
2001-12-01吴一文
吴一文
初夏,地势低矮的都柳江畔赤日如汤。沿着贵州省榕江县古州大街信步,临街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吸引了我的脚步,进得门来,只见前后两厅宽敞明亮,左右耳房严谨如一,东西花园草青叫翠。它就是建于200多年前,后为红七军军部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七军军部旧址。说起这处文物的完整保护,县文管所所长杨远松至今仍念念不忘省文化厅文物处那位叫吴正光的处长的功劳。他说:“要是没有吴处长,哪有今天的这些东西。”
这得从20多年前说起。那一年,县里要修一条连接县委、政府和中心大街的干道,规划的路线正好要从旧址大门通过,这就意味着路一修,建筑毁。正巧吴正光到黔东南州调查文物情况,听说此事后,他立即找县、州里领导协调,在他的多方奔走之下,路线终于修改了。
这件事在吴正光30多年的文物工作中只是“小菜一碟”,以致我与他谈及此事时,他想了半天后摆着头含含糊糊地说:“想不起了,想不起了。”
1963年,这位来自湘西边城凤凰的苗家子弟放弃了留在母校中央民族学院任教的机会,一头扎进了贵州的苗岭侗寨、水家彝村,从省文化厅群文处的一般干部到文物处处长,从省博物馆馆长到研究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没有断过他那深厚的“文物情结”。
受过历史专业系统训练的吴正光深知,搞汉族历史文化研究可以依赖“故纸堆”,而对于历史上没有文字的民族则不然。他经常说:“搞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光翻书不行,关键要进行实地考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贵州的80多个县、市,数百处文物景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1979年,吴正光发起并参与了全省文物普查活动,仅在民族地区就组织了400多人的队伍调查不可移动民族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2500多处,民族传统节日集会1000多次,拍摄民族文物和民族风情照片一万多张。1983年他担任了省文化厅文物处领导后,又积极推动和参与了全省抢救民族文物活动,征集各类民族文物1万余件,抢修文物古迹和革命遗址200多处。
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一次,吴正我到侗族聚居的黎平县地坪公社考察花桥,然后又向当地领导“汇报”。公社门口有一条阳沟,上面架着一块门板大小的“石桥”,他觉得有些蹊跷,这“石桥”缘何如此光滑方正,于是顺手往下一摸,感觉既光滑又有凸凹,后来找了十几来个人翻开,只见“为严禁土司勒收兵谷及一切规费事,照得国家设官牧民,其取于民者,丁粮正供之外,即不得妄取百姓丝毫……”等字明灭可见。原来这是光绪八年(1882年)贵州巡抚林肇元为严禁土司勒收兵谷等所发布的告示。如今,这块石碑还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新立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桥亭右侧。
吴正光说:“我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就是喜欢东走西窜。”殊不知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就这样被他“窜”着了。
1984年,他到从江县高增侗寨调查民族文物,由于刚受火灾,村巷里四处都是瓦砾杂物。他走着走着,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脚,回头一看,地上有一块长方形的石块。心想,到处都是瓦砾,这里怎么会有这样一块石头呢?好奇心使他转身拾起,翻开一看,只见这块青色花岗岩上面刻着4个身穿盛装的女青年和一个男青年,或牵手,或搭肩正在载歌载舞。凭着多年的文物工作经验,他当即预感到可能是个宝物。后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块反映当地侗族同胞踩歌堂的浮雕,图上右襟结缨式样的服饰如今已绝迹,翘首花鞋亦十分少见。它是古代侗族人民生活情趣和服饰文化的生动再现,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扈丁解牛,旨在胸有全牛。摸清了全省文物的家底,吴正光提出了全国文物界著名的“文物维修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三结合理论”。而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和全省10多个民族民俗博物馆的成功,则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1984年国庆刚去,吴正光便风尘仆仆地赶往黔东南州调查鼓楼情况,车刚出州府里市20多公里,山间流下的一股潺潺溪流引起了他的注意,凭借长年跋山涉水的经验,他断定上游必定有人家。于是他们一行3人溯河而进,溪回路转,一座苗寨坐落山腰,吊脚楼鳞次栉比,美丽的景色使他自然地念起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古句来。
当晚,吴正光就决定住在村里,他一边喝着村民们敬来的米酒,一边听老人们讲着他们的祖先、清代著名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故事。美丽的自然环境,团结和睦的邻里家族,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深深吸引了吴正光一行。
后来,在吴正光的努力下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村里通了电,建了客房,扩大了铜鼓坪。1987年郎德苗族村寨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了。为了保证郎德的健康发展,吴正光已记不清去了多少次,而当地群众说:“可能近200次了。”有一回,他尚未进寨,就听见寨中传出流行音乐的声音。进寨后才知道村里安了高音喇叭,他当即找来村干,部语重心肠地说:“客人来这里是为了听节笙调,看铜鼓舞,流行歌曲他们那里多得很。”很快把航向端正了。
10多年来,郎德接待了国内和30多个国家的游客50多万人,年收入30多万元,每套价值5000元以上的银饰增加了103套,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跻身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列。
郎德越是健康有序地发展,吴正光与当地苗胞间的感情就越深。上到七老八十的老人,下至咿呀学语的孩童都统称他叫“巴娄”,后来他索性以此作了自己的笔名,尤其是涉及郎德的文章,他大多署此名。
一次,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拉着吴正光的手说:“巴娄,翻身我们靠的是毛主席,致富却是靠的你。你拿张底片来,我们每家洗一张像挂在神龛上。”吴正光立即表示“不行”!但在万般不赖的情况下,他分别与村里的老年人、党员、团员、妇女、演员、姑娘等分别留影。他说:“我就像模特一样照了一张又一张,身边的人挨了一批又一批,只有我没有动”。
为了把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结合起来,吴正光和他的同事们按展品及文物的建筑特征,地方风俗分类分别在台昌宫建起了刺绣博物馆,黄平飞云崖建了民族节日博物馆,兴义刘民庄园建了民族婚俗博物馆等10多个专题博物馆,寓保护于开发,此举被专家誉为“民族地区发展文博事业的一条新路。”
如今,吴正光虽还退休,但却是退而不休。4月9日,笔者采访他时,看见桌上摆着《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他承担部分的稿子,他说,已写了1000多条,30多万字,而且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我的眼里,这位文物保护专家,本身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