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的珍爱

2001-12-01庄孔韶

中国民族 2001年5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民俗文物

庄孔韶

(一)

什么是文物

世界上文物的概念与界定,一直反映着人类对文物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认识的提高,从其作为“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和“文化财产”(CULTURAL PROPERTY)的“物质遗存”到具有广泛涵盖力的“有形文物”和“无形文物”术语的设定即是。有形文物一般指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品、墓葬、遗址、字迹、典籍、人工器物与天然物等。无形文物是指表演、音乐、技术与工艺等。

和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形的与无形的文物分类交叉在一起的还有“民俗文物”。日本的文物保护法中明文列出“文物”范畴中还有称之为“民俗资料”的类别;即包括“衣食住、生业、信仰,-年的例行活动等风俗习惯以及这些活动中所用的衣服、器具、房屋及其他物件”并且规定“重要的民俗资料”也就是“重要的文物”。此外,在历史上、学术上和艺术观赏上有价值的文物,如古坟和城址、庭院、桥梁、海滨、山岳等名胜古迹、动植物和地质矿物等被称为“纪念物”。民俗资料和纪念物显然已包含于有形与无形文物之中,然而在立法的分类顺序中给予了一种递进式的强调。

怎样看待文物的价值

文物的价值首先包含着历史往昔的真实信息,其情感的价值表现是: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和象征、历史的传承感、新奇性质与宗教信仰;文化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考古的、生态的、历史的、文献的、科学的、建筑的、人类学的与美学的;此外,还有文物所拥有的利用与使用的价值”。尤其,文物大多以其形象、影像与能被感知而成为超越国家与民族的共同文化财产,即全人类及其世世代代的共享文化资源。

因此,长久以来,各国努力增进自身对文物的认识以及因受到社会进步的敦促而实施文物保护法并不断修订,从而确保各国文化财产真实地传递下去。

欧洲200年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人类对文物保护的确有一个认识过程

欧洲对古代建筑文物的保护思想来源于18世纪崇拜历史传统的浪漫主义思潮。例如英国在 19世纪初开始了文物修复工作。是一个被称作“哥特复兴”以修复中世纪建筑为主要兴趣的思潮。但人们对中世纪建筑修复缺少真正的考证。有时只凭建筑师的主观想象,从而其文物保护工作招致了严厉的批评。法国早在1837年就设置了历史文物委员会,并于1840年公布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名单,随后制定了要有确凿证据和忠实于原状的修复方针,并强调风格的统一。被称作“风格复原”。19世纪中叶,一个“反修复”运动兴起。代表人物拉斯金称当时的修复工作是“对被破坏的纪念物伴以虚假形象的破坏”,说“修复”的弊病必须终止。莫里斯受到拉斯金的影响,他在1877年建立了古建筑保护协会,其协会成立和发农表的宣言,标志着英国通过立法保护历史建筑行动的开端。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

20世纪以来,战争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先后出现,巨大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同时也刺激了文物保护思想理论化的过程,而且19世纪的文物保护思想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雅典宪章》(1933年)、,《威尼斯宪章》(1964年)、《内罗毕建议》(1976年)、《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华盛顿宪章》(1987年)、《世界文化遗产公约》(1987年)等一系列文件代表了当代文物保护理论与原则的逐步确立。

1933年的《雅典宪章》又称《都市计划大纲》,开始提到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人类清理废墟和进行城市重建。然而如何看待古迹和古老街区并确定其保护政策,便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在50年代前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成立了一些国际专业组织和研究中心,签署了一些文物保护的协议书和劝告书。最终在1964年5月通过了《威尼斯宪章》,扩大了保护文物建筑的概念。其重要的思想是:

“历史文物建筑的概念,不仅包含个别的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

有四个方面的价值要点:

第一是真实性,第二是情感价值,包括有珍奇的、认同的、延续的、精神的、象征的和崇拜的价值;第三是文化价值。包括有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古老与珍稀的、古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审美的、建筑艺术的、城市景观的、风景的和生态学的以及科学的价值;第四是使用价值。包括有功能的、经济的(包括旅游)、教育的(包括展览)、社会的、政治的价值。而且,上述价值的“保护”曾是一门人文主义的学问,它导致了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古人类学、历史学和美术史学的研究。现在,文物保护包含这些重要学问的贯通,是科学,是管理,是文化活动与国际合作。文物保护可以制止人为的和自然的资源浪费,使之被社会更长久地享用。

(二)为什么要保护三峡的民族民俗文物

何为民族民俗文物

民族民俗文物是指一个文化地理区域内现在生活着的地方族群使用和利用的传统民俗物品及各类文化资源。它包括有形文物,如民居、绘画、服饰、工艺品、人工器物等;无形文物,如表演、音乐等。民俗文物还特指一年内周而复始的风俗治动,其使用和利用的民俗材料以及技艺。根据文化遗产的现代意义,民族民俗文物和考古文物、古代建筑等历史文物具有同等收集、保存和记录的价值。

民族民俗文物虽由现今的人们使用和利用,但它们带着文化和记忆传承烙印,是地方诸族群集体智慧和文化传递的物化与非物化的典型,是古今文化关系的重要证据和说明。因此,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地下考古文物、地面古代建筑属于文物范畴,而且过去忽略的地上民族民俗文物和考古文物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遗产的整个系统。如果忽视民族民俗与文物的收集,在本质上将降低考古文物以及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保护三峡民族民俗文物的依据

在三峡峡区,以该地整个生态与人文环境为基础,应对大江及其支流的重要社区与族群的民俗生活及其居址转换做紧急性记录与调研。而人类学家的相关课题正是在民族民俗文物保护的规划中实现的;并且在这个专题策划中出现了以人类学家牵头协调的多学科合作研究态势。

三峡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性调查与收集工作并不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局限,而主要考虑:生态环境——区域工艺发生——社区集体智慧的人地关系;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族群意识、族群认同和造就区域民俗传统的关系;考察民居聚落形成、宗族、家族和人口构成,历史性迁入与迁出的社区过程研究;大小传统在峡江地区的具体表现等。为此,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具体包括民族民俗文物的收集工作,还应有多种手段的记录工作以及容纳人地关系、古今关系、族群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等不同学科角度的合作调研工作。

三峡地区生态环境条件和人文传统造就了那里特有的生计方式、居址格局、衣食交通等物质风俗宗教信仰、婚丧礼仪和人伦道德等精神风俗,宗族制度、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等社会风俗以及深入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俚语行话等口传风俗。高山峡谷型地貌,以河运为主的交通方式以及以“坝”、“坪”等小平地为特点的农耕生产方式,山地林果种植及渔猎作为生活的来源之一在人们生计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有别于他处的区域人文景观。

峡江地区纵向序列的巫山山脉支配了呈南北向的文化分布:横穿的长江、清江则使东西面区域传统得以勾连,纵向与长江交错的诸多支流沟通南北,构成以长江为中轴线的大河流域文化景观。自宜昌至江津之间的狭长区域内形成了极富地方特点的大小城镇,这些城镇聚落是审视本区空间地理和民俗传统的着眼点之一,对理解本区的历史文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三峡及其周围地区是现今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土家族的起源地。石柱、巴东等地至今仍保留有浓厚的土家族民风。沿几大支流深入到乡民生活的细部,可发现许多传统农作及渔猎的生活图景:吊脚楼、吞口屋(撮箕屋)、天井屋、大三间等依山构筑的房屋;传统手工作坊如制陶、织染、磨面、榨油、土法酿酒等仍有较多保留;舟楫与背篓是交通运输必不可少的用具,也勾画了别一番风貌;山地农作的实际场景则限定并规范了农具文化,而传统农具的延续仍相当突出,如锄、镰等柄与器身的夹角与他处地理区域农具然有别;衣食与家居生活方面兼具南北特色,亦显现出东西交汇的特点;主食为包谷(玉米)和稻米,辅以红苕(红薯)和洋芋(马铃薯),味重竦,“无辣不成席”;狩猎传流上是山民生活的来源之一,围猎则是盛行方式;捕鱼以家户为单位进行,渔具种类繁多。境内的土家族在明代以前多被限制在高山深洞中,有“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虽经清代“改土归流”,传统风俗在深山地区仍多有保留。

在人生礼仪方面,十分重视婚丧嫁娶。土家族盛行“哭嫁”;迎亲须先祭土王庙(或向王庙),女家则佯装拒纳。婚俗用品很讲究,从婚床、衣柜、衣饰到饮食器具,乃至“洞房”布局装饰,均按老例实行。当地人信奉“死当狂歌”,遇人亡故,亲人围棺且舞且歌,击鼓伴奏,通宵达旦,是为“跳丧”(有“坐丧”、“转丧”之区域变种)。因端公信仰盛行,凶死者要由“梯玛”上刀梯超度之。一般亡人之家也请道士超度亡灵。姊科归、巴东一带的偏僻乡村可看到道士、端公们作法用的器具,如法号、法锣、水陆画、刀梯等等.在墓地的建设上比较注重,墓地石刻干姿百态,内容丰富,不乏匠心之作,细心收集,当是重要的民俗文物资料。

峡江地带寺观庙宇众多,除已列入保护规划的白帝庙、张飞庙、屈原祠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民间供奉的山神庙、水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中小型寺观亦应选择典型予以保护。

在文化艺术方面,竹枝词颇有传统,唐代诗人刘禹锡受三峡人文传统影响曾作多首《竹枝词》,影响较大。三峡民间盛行“喊山歌”,田间劳作兴唱民歌,乐器多用“响器”,叫“打锣鼓”,有“薅草锣鼓”、“栽秧锣鼓”等。三峡作为“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的歌乡,民间音乐、歌舞文化尤为发达。兴山音乐体系及所谓“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的发展,已向世人昭示了“大三峡文化”的无穷魁力。

三峡地区历史上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工程,明清之际虽有较大的移民运动,但较其他平原地区而言,民俗传统有较多保留。至少在宋代以前三峡(及湘西地区)是中原沟通大西南的通道之一,所以这一地区说“官话”,而江汉平原则说“土话”。站在历史大背景关注地貌与生态,以及古今族群居住与移民史来认识三峡地区的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工作,会得到许多新的认识。

从整体而言,三峡地区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相当多的农村社区仍属“传统社会”,民众与外界的互动相对较少,传统民俗文物长久存留。三峡工程对整个三峡地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也是前所未有的。生计方式的改变导致经济生活的变更,由之引发对传统物质文明的全面冲击。当然,精神生活的冲击也许会更大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三峡库,区民族民俗典型文物的搜集与保护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而且也为未来发展提供对过去和今日生活方式的理解。世界上大小工程无不将此类工作作为重点问题,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积极认知态度。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民俗文物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