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赓冒死救蒋传奇

2001-10-28田桂林

军事文摘 2001年11期
关键词:陈赓黄埔蒋介石

田桂林

1933年南昌“剿总行营”。

“总司令,”蒋介石的秘书邓文仪捧着一摞书信和电报走进来。“请总座过目,又有这么多为陈赓说情的。你看看,一个陈赓,把咱们剿总行营搅得鸡犬不宁。”蒋介石头也没回,摆了摆手,示意邓文仪把东西放起来。“这有一份黄埔学生联名发来的电报,您看……”邓文仪谨慎地补充了一句。“你认为怎样?”“是求情的,劝您别杀陈赓。”邓文仪说着欲将电报收起来。“念念。”蒋介石倒背着手,面窗而立。邓方仪挺直上身,一字一顿读起了电报:“总司令:我等32名黄埔一期同学,三叩于地,为陈赓求情。恳求总座——我们的老校长,宽大为怀,道义为重,刀下留情,放了陈赓。师生情份,不能不讲,救命之恩,不能不报。有道是,知恩不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倘使执意要杀,不仅黄埔子弟为老校长绝情绝义而心灰意冷,总司令也无面目立足于人间。此可谓:杀一人之命,失众人之心。孰轻孰重,何得何失,请总司令三思、明鉴……”

邓文仪念毕,蒋介石无动于衷,漠然无声,沉默片刻,他冷冷地问了一句:“还有吗?”“有。”邓文仪从信扎中一封封翻着:“这有杜聿明将军的,张治中将军的,还有孙夫人的……都是为陈赓求情。”“不要讲了!娘希匹!”蒋介石极不耐烦地止住邓文仪的话,“把陈赓找来,我要亲自同他谈。”

陈赓被带进一间富丽堂皇的大厅。楼梯上响起了嘎吱嘎吱的皮鞋声。蒋介石一下楼梯便故意大喊:“陈赓在哪里?陈赓在哪里?”希望陈赓能上前恭迎。但陈赓听到声音后,故意拿起一张报纸把脸遮起来。

落座之后,过了好长时间蒋介石才开口:“陈赓,你瘦多了。”陈赓放下手中的报纸,冷笑道:“瘦吾貌而肥天下,这是校长你教导我们的……”蒋介石虽觉无趣,但仍装模作样,一副豁达大度:“你年轻无知,受人蛊惑,虽然在政治上犯了错误,但我可以原谅你。你是校长的好学生。”“谢谢你的好意。”陈赓放下报纸,冷冷地说:“不过,我不需要你的原谅。”“不谈这些,不谈这些。”蒋介石转移话题缓和一下气氛,“听说你到鄂豫皖去了,那里近来怎样?”“马马虎虎。”“你还年轻,前途远大。我一贯主张既往不咎,你也别嘴硬。我跟你摊牌,只要你过来,愿意带兵,可以随便挑选任何一个师,就是给你一个军,还不是一句话的事。也可以当特工方面的负责人。”“我不做你的官,共产党不像你,不会靠榨取人民的血汗来供自己享受。今天我落在你手里,要杀就杀。不要对我抱什么幻想!”“怎么能这样讲话呢!不要激动,不要激动。我看你还是那个脾气,忠勇之人,秉性刚烈。黄埔人应当团结救国,共图大业。黄埔的校长决不杀黄埔人。”蒋介石继续说,“现在国家弄得这样槽,剿匪当中死了30多万。中国不能这样沦陷……”

蒋介石话音未落,陈赓霍地站起来:“谁造成这种局面?!难道发起内战之责还要我们共产党来负吗?”

“国共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你年轻幼稚,易受蒙蔽。”顿了顿,蒋又说“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是校长器重的学生,校长的爱将,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军官。鬼鬼崇崇地钻山潜洞,干的都是偷鸡摸狗的名堂。你看你这身衣服,脏破褴褛。我听人说,毛泽东、朱德每天都坐在火炉边捉虱子,这成何体统啊!”“我陈赓身上也有,不过,它并不影响我们同专制腐败、不得人心的国民党的斗争!”“你中毒太深!”蒋介石气得脸色铁青,“你这个态度应该悔过!应该悔过!”

一阵沉默过后,蒋介石对旁边的邓文仪摆了摆手:“你好好劝劝他,这个样子不行!”临走时,对陈赓说:“以后文仪代表我同你谈。”蒋介石恼羞成怒地向楼上走去,脚底下已没有了下楼时的嗄吱嗄吱声……

邓文仪苦笑了一下,坐到陈赓身边:“如果放了你,请回到红军告诉黄埔学生,只要他们过来,校长是不会亏待他们的。你看,这样好不好?”陈赓坚定地摇了摇头。

陈赓再次被押解到南京。一个月后,陈赓安然出狱,又回到了党的怀抱……

历来刚愎自用的蒋介石此次何以屈尊降纡,并“宽大为怀”,对桀骜不驯的陈赓网开一面?原来早在黄埔时期,陈赓从死亡线上拉过蒋介石一把,算得上是蒋的救命恩人。

那是一个颇具传奇的故事——冒死救蒋。1925年10月上旬,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东征军,在蒋介石的亲率下第二次东征东江,讨代陈炯明。黄埔一期毕业的陈赓在东征军任7连连长。攻打惠州时,7连担任主攻部队的尖刀连。陈赓率队浴血奋战,所向披靡,第一个冲上惠州城头,因而受到蒋介石的褒奖。攻克惠州的第二天,陈赓所在黄埔第4团在惠州城里一所学校休整。临近中午,蒋介石带着随从来到4团驻地,直奔陈赓的连队。“陈赓,把你的部队集合起来。”蒋介石说。7连仅存的30多人很快列成横队,接受蒋介石的检阅。

眼前的队伍,军装虽破烂不堪,但士气却十分高昂,完全一副胜利之师的样子。蒋介石看在眼里,喜不自禁:“陈连长,你马上去找军需官,领200套军服来。”他顿了顿,然后解释说:“为什么要领200套呢?一,你们这里的弟兄,每人发两套;第二,我马上补100新兵给你,每人发一套。”陈赓大喜:130多人的连队,是可以顶上一个加强连了。蒋介石接着说:“等军装穿好了,你把队伍带到总司令部来。从现在起,你们充任总司令警卫队,你就是少校队长!”一向不苟言笑的蒋介石,给陈赓还过礼后,面带微笑走了。

黄埔一期藏龙卧虎。培养自己的心腹骨干,蒋介石心里早已有了一本帐——陈赓机敏热情,文武兼优,应该培养他作高级幕僚。古往今来,治国平天下者,身边不可能缺少这样的人。但蒋介石这时不知道陈赓已是共产党员。

经过短暂休整补充后,东征军于10月17日继续挥师东进,连克海丰、合埔,并在河婆附近击溃洪光麟部。初战数捷,东征军指挥部开始飘飘然。骄兵必败。第3师在未对敌情作出准确判断和调查的情况下,贸然朝塘湖出击,在浑然不觉中,走进了林虎以主力布下的包围圈。

林虎是两广享有盛名的将领。辛亥革命后,他曾带着6千子弟驰骋广西,所向无敌。第一次东征的棉湖战役,林虎率军恶战黄埔军,虽使黄埔军损失惨重,但他到底败阵而去。这口气林虎怎么也咽不下去。此次林虎运气不错,碰上的是黄埔军里战斗力最弱的第3师。他布下口袋阵,待第3师发觉,已是四面重兵。更不可思议的是,战斗打响后,东征军指挥部和第3师的军官们,竟不清楚当面悍敌到底是谁。

枪声越来越密,林虎军猛烈的火力不断给第3师造成伤亡,而林虎的阵地固若金汤。战至中午,第3师开始退却。远在3公里外的蒋介石,从望远镜中发现了这一情景,陡然铁青了脸:“娘希匹!不准后退!谁后退枪毙谁!”为激励部队,他带着第一补充团和军队,亲自到前沿阵地督战。实际上,待蒋介石赶到,第3师已处于全面溃散中。历来不甘服输的蒋介石,见状忍无可忍:“告诉谭曙卿,”他对站在身边的陈赓说:“临阵逃跑的一律枪毙!”谭曙卿是3师师长。

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第3师的部队像决堤之水,向山下漫去。

补充团团长、共产党员周保山见形势危急,率部突入敌阵,把谭曙卿救了出来,但并未止住3师的溃兵。周保山率部死战,补充团伤亡惨重。几分钟后,周保山头部中弹,壮烈殉身。补充团的防线也开始瓦解。蒋介石命令陈赓:“你现在代理第3师师长,立即收容溃兵,重新组织抵抗!”

陈赓拔出驳壳枪冲了上去,迎头拦住一股溃兵:“我是陈赓!蒋总指挥命令我代理第3师师长!不准后退,就地抵抗。”溃兵根本不理会,纷纷夺命而逃。林虎越来越近了。指挥部的人员也开始四散奔逃。蒋介石见大势已去,顿感万念俱灰,遂掏出手枪顶住前额。陈赓一个箭步冲上来,夺下蒋介石手中的枪:“校长!”蒋介石声泪俱下:“我已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校长!”陈赓拉住蒋介石,“你是东征军总指挥,全军将士不能一日无主啊!”蒋介石执着地摇了摇头:“我一再教导你们,战死则罢,不战死则杀身成仁。今天我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不辱黄埔之威名……”“胜败乃兵家常事。”陈赓望着步步逼近的敌人,急切地说:“我们快撤吧!再耽误就来不及了!”

趁蒋介石片刻的犹豫,陈赓一把背起他朝山下奔去。陈赓背着蒋介石一口气跑出四五里路。天近黄昏,敌人已被甩远,他们在河滩边的草丛里停了下来。不一会,又聚拢来数十名卫队官兵。这时蒋介石已恢复理智,他扫视了一遍周围,突然说“我要马上同第1师联系,谁去送个信?”

第1师由周恩来和何应钦统领,此刻正在80公里外的海丰后埔一带,中间隔着人迹罕至的莲花山脉,山深林密,猛兽横行,盗匪啸聚。因而,当蒋介石提出送信,在场之人都垂头不语,面有难色。“还是我去吧。”陈赓吃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我会讲几句广东话,碰上土匪也可周旋。”蒋介石目光里充满赞许:“也好。只是太辛苦你了!”此时此刻陈赓在他心目中是最可信赖的人。他向旁边一名军官要了50块银元递给陈赓:“带上,万一碰到土匪,可以疏通一下。”

一路上陈赓马不停蹄,历尽艰险,于第二天赶到海丰。一身破旧的老百姓服装,一张憔悴的脸,一副沙哑的噪子……当手提木棍的陈赓出现在第1师师部,把周恩来和何应钦吓了一跳:“陈赓,你怎么到这来啦?校长呢?”他们已得知第3师溃败、指挥部被冲散的消息,正在商议派人去救应……

陈赓沉睡了两天两夜后被胡宗南拉了起来。当他睁开眼,见蒋先云、贺衷寒(两人和陈赓被誉为“黄埔三杰”)、许继慎等都在身边,不禁有点奇怪:“你们这些家伙不去打仗,站在这里干什么?这是什么地方?”操一口浓重浙江乡音的胡宗南说:“校长专门把我们叫来看你,我们还以为你快要死了呢!”有“黄埔一支笔”之称的贺衷寒伸出大拇指:“陈赓,这次你的功劳可立大了。校长对我们说: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许继慎接着贺衷寒的话说:“当时我就给校长说,什么时候我们记不起黄埔精神了,就跑去看陈赓长得什么模样!”一阵大笑。不久,陈赓成为蒋介石的侍从参谋。△

猜你喜欢

陈赓黄埔蒋介石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陈福成:为祖国统一尽力是两岸黄埔人的天职
陈赓 三“骗”彭德怀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陈赓敲竹杠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
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