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门螺杆菌胃肠才能保健康
2001-09-02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一般而言,工业化国家的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较少,成年人感染率为30%~50%;而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则较高,成年人为60%~80%。现已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的发病密切相关,但也有许多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由于幽门螺杆菌不经根除不会自然死亡,所以一定要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根除治疗。人们不禁要问,人群中60%~70%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不是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疗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1999年公布了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和治疗方面作了十分具体的规定。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主要为:
(1) 消化性溃疡,不论是活动期还是愈合期,不论有无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等;
(2)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3) 早期胃癌手术后。
此外,近年认为严重的胃炎,如胃糜烂、中度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也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
自从Marshall 和Warren于 1982年在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各国学者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1990年悉尼召开的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会议推荐铋剂三联14天疗法,但这一方案副作用较大、依从性差,难以被患者接受。现在一般认为,理想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 按方案治疗的根除率应在90%以上;
(2) 方案的依从性好、简便、副作用轻,患者能接受;
(3) 价格不十分昂贵。
根据这一要求,目前认为治疗方案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为主的三联方案,另一种是以铋剂为主的三联方案。目前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和拉比拉唑等,加上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克拉霉素或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组成三联方案,7天为一疗程。我国常用的铋剂为胶体次枸橼酸铋,常与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四环素或阿莫西林组成三联7天疗法。近年来发现雷尼替丁枸橼酸铋(又称RBC)具有雷尼替丁的抑酸和铋剂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也可替代质子泵抑制剂(PPI)组成三联7天疗法(见表)。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很多基层单位应用呋喃唑酮(商品名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使溃疡愈合,疗效较好。当时并不清楚呋喃唑酮为何会对消化性溃疡有效。现在才知道,痢特灵有杀死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而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溃疡的年复发率可自70%下降至3%。现已知幽门螺杆菌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逐年增加,甲硝唑耐药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效果,使根除率下降,因而呋喃唑酮可替代甲硝唑,作为三联方案的药物之一。
接受根除治疗一个疗程后,怎样才能确定幽门螺杆菌是否已根除呢?目前一般都是在疗程结束后4周以上复查幽门螺杆菌,如结果阴性则可认为幽门螺杆菌已根除,如阳性则认为幽门螺杆菌未根除。胃镜检查时取活检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或组织学细菌检查可获得幽门螺杆菌根除与否的证据;13C-尿素或14C-尿素呼气试验也可准确地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是否已根除。
目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为:
(1) 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菌株耐药,尤其是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
(2) 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差,特别是因药物副作用而不能继续服药。
近年研究发现,在铋剂三联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组成的四联一周疗法常能克服甲硝唑耐药,对因甲硝唑耐药而导致治疗失败者可获得很高的根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