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了结核病
2001-09-02许瑾
许 瑾
结核病仍是本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占世界人口1/3的人有潜伏期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1800万,因病死亡人数达300万,超过了艾滋病、疟疾、腹泻等死亡人数的总和。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人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全国已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菌,其中有1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发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举措,10年内病人总数可能超过3000万,75%的结核病人处在15~54岁,每年由此丧失的劳动日达3.6亿个。
为什么结核病从多年前相对得到控制,到今天重新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呢?其发病起伏的重要原因就是防范意识的淡漠。一是社会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经济、生活、工作条件较常住人口差得多,又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极易感染结核。二是耐药性患者的大量产生。由于治疗方案不当、病人管理不善、药物供应不足和经济状况不佳等原因,使部分结核病人成为耐药性结核病,甚至对多种抗痨药物产生耐药性,疗效极差。三是艾滋病病毒与结核菌双重感染。近年来艾滋病感染和发病人数增多,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使得结核病雪上加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核病现已构成一种“灾难性威胁”。
对于结核病的控制,当前国际上的一个共识是,阻力不再来自技术方面,关键是技术措施能否落实,彻底治愈传染性结核病病人,就是对结核病最好的预防。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疗法(DOTS)已经被证实为控制结核病的最佳技术方法。具体的说,就是首先为病人确定一个至少6个月的短程化疗方案,治疗开始的2个月,一般是4~5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在获得基本成功(痰内检查结核菌阴性)后,改用2~3种药继续巩固治疗4~6个月。为确保病人全程服药,医生对病人采用“送药到手,看药进口,记录再走”的直接面视下的督导化疗。目前国内应用含有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或链霉素(Sm)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一个可靠的治疗方案。
对于治疗耐药性结核病,有关专家建议:第一,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指导,选择至少含有3种对结核菌敏感的药物组成新的化疗方案。在无药敏试验条件时,应根据病人用药史选用可能敏感的药物或过去未曾用过的药物(包括一些新的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喷丁、力排肺疾、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安美汀等。病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则地用药,坚持全疗程,一般要坚持1.5~2年左右。第二,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同时,可辅助使用免疫调节剂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部分病人可应用局部疗法,采用经气管镜灌注治疗,将敏感抗结核药物注入病变部位,以提高药物浓度达到杀菌目的。对符合手术条件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结核病变,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