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与人口增长
2001-08-02张天路
张天路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社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和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它预示着封建农奴制度将走向覆灭和百万受压迫的农奴将当家作主人;预示着落后、封闭的西藏社会、经济将迈上现代化征程;也意味着1000多年以来处于停滞和萎缩状态的西藏人口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人口的简要回顾
由于西藏历史上没有建立过户口登记制度,也没有进行过全面的人口普查。因此,历史上的人口数量,一直由官方、半官方或学者进行估计或推算。笔者认为不论当时的估计或后人评估过去的数据,都应该坚持:第一、遵循严格限制在现今西藏辖区(120万平方公里)范围,严格与全国藏区和藏族人口,特别要与吐蕃极盛时代的疆域(包括西藏、青海全部,新疆、甘肃大部,四川、云南一部:国外的尼泊尔和印度、缅甸的一部)的人口区别开的原则:第二,考虑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严峻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有限生活资料,能养活多少人口?第三,考虑当时高死亡率对人口增长的消极影响,如到和平解放时的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平均寿命还分别为28‰、430‰和35岁,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少见等等。
根据胡焕庸教授等估计,公元七八世纪的吐蕃王朝,推计所辖地区的总人口将近300万人,而分布于现今西藏境内的大约不超过80万人⑴;《中国人口·西藏分册》则估计在7世纪的西藏地区约有386万人⑵,但该书分析这个人口数包括自然增殖、强令周边地区的俘虏迁入两个因素外,还有就是西藏各小邦的估计数的准确度欠佳。
元朝时期的1260年、l268年和1287年对西藏卫藏部分户口进行了清查,并推算卫藏地区的人口约为78万人,再加上阿里、昌都和全藏喇嘛人口的估计数32万多人,合计西藏总人口约为100万人⑶。清朝雍正至乾隆初(1734-1736),经过清查户口推算,达赖和班禅辖区的喇嘛与居民共为89.31万人;加上其他地区的4.81万人;合计全西藏约94.12万人⑷。
民国24年(1935年)林东海博士称:"传说共有500万人;西欧书籍所载,则谓三五百万人:另据调查,最多不过100万人;经本人调查,最多不过七八十万人,其中喇嘛约占五分之一"(5);同年,胡焕庸亦称,西藏人口约80万人(6)。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估计西藏人口95.6万人(7)或105万人(8)。可见,西藏人口从7世纪初的80万或者386万人,元代的100万人,清代的94万人,民国期间80万人和1951年的95.6万人或105万人,长达1400多年西藏人口一直处于停滞或萎缩状态。
还有需要指出的是,l9世纪以后却凭空出现了600万、1000万,其至3300万人之说。这些说法不是扩大了西藏辖区范围,便是缺乏科学论据,如孙中山先生于1889年编的《支那现势图》(1900年日本东京发行)中说,西藏土地面积65.15万平方英里(168.7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牙含章先生则认为西藏曾有过1000万人(9),而英国理查德逊的估计更是高得离奇,他在《西藏及其历史》中认为18世纪藏族有3300万人(10)。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不仅面临着西藏滞后的经济、独特的宗教、贫困的人民、空白的现代教育等严重问题,需要中央政府和即将诞生的西藏自治区政府妥善处理与加以解决,而且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人口停滞问题也是严峻的挑战,在1952年毛泽东主席接见西藏致敬团时指出:"西藏地方大,人口少,人口需要发展,……。"从此便开始实行了鼓励人口增殖政策。当然,根据西藏人口的萎缩实际和应对农牧业传统生产的需要采取了某些有效的措施,比如首先要提高结婚率和生育率,因为二者在旧西藏时期都不高或者很低;其次,要大力降低人口死亡率,因为这在旧西藏时期特别的高;第三,要加强医疗卫生和妇幼保健事业,实行了全自治区和全民公费医疗制度(这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独一无二的)等等。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生下乡为儿童巡诊
经过一系列的艰苦努力,从l951一2000年的50年间,不仅彻底摆脱了旧西藏人口萎缩的局面,而且在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腹地出现了人丁兴旺的局面。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过多的压力逐渐显现出来,新的人口问题需要用现代思维和手段加以协调。
l、西藏人口的增长。从1951-2000年西藏总人口由105万人增至261.3万人,增长了149.17%,平均每年增长率达1.88%。而西藏由7世纪初的80万人增至1951年的105万人,在10多个世纪中只增长了31.25%,平均每年增长率仅为0.22%,低于近50年平均每年增长率的1.86个百分点。
近50年来西藏人口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1一1964)。西藏人口由105万人增至125.1万人,阶段增长率为19.14%,每年平均递增率为1.36%,这是和平解放以来人口增长最为缓慢的时期,因为西藏在1959年废除农奴制度以前,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仍然维持原来面貌,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很低(3.01-3.85)⑾,还难以抵销当时的高死亡率水平;而且1959年达赖集团出逃时,流往国外的藏族多达9万余人,其中,仅西藏境内的藏族达到7.4万人:可喜的是1959一1964年期间的平均每年增长率提高到2.29%的水平,而出现了生育率的提高和死亡率的降低态势,如总和生育率已提高到3.89-5.06⑿,这是西藏人口史上空前记录,是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人民当家作主人的重要成果之一。
第二阶段(1964一1982)。西藏人口由125.1万人增至189.2万人,时期增长率为51.24%,平均每年增长率高达2.32%,成为西藏人口空前绝后的高增长时期;由于1965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援助下,利用和平环境,加大休养生息力度,使人口死亡率大大低于出生率,如1981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4.32‰和8.76‰,自然增长率便提高到15.61%⒀;而总和生育率更提高到4.12-5.76⒁之间运行。但人口的高出生、高增长,给西藏的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已明显地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更快提高和人均经济收入的增长。
第三阶段(1982-1990)。西藏人口由189.2万人增至219.6万人,时期增长率为16.07%,平均每年增长率降为1.88%,比上一阶段降低了0.44个百分点。这是由于为缓解人口过快增长压力,除了在汉族中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外,从1985年开始在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中实行2孩生育政策,使得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81年的5.81降为l989年的4.22,但还是高于生育更替水平的1倍多。由于1989年的死亡率进一步降为7.94‰,而出生率(24.17‰)比l981年变化甚微,因此自然增长率(16.23‰)⒂,还稍高于1981年的水平,就是说西藏的人口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第四阶段(1990一2000)。西藏人口由219.6万人增至261.63万人,时期增长率为18.99%。平均每年增长率再降为1.88%,这段时期的人口增长因素,仍然主要为自然增长,如直到1999年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3.20‰、7.40‰和15.80‰⒃,这比l989年的情况只有微小的改善;其次,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第一次对外来人口进行了调查,即把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统计为西藏人口,其数量有多大?尚需等待公布。从现有数据看出,严峻的人口形势,仍需认真面对。
2,藏族人口的增长与比例的变化。西藏是以藏族人口占绝对优势的自治区。同时还与汉族和几十个少数民族共同一起生活,共同为西藏的建设与边疆的保卫献计出力。
虽然,西藏历史上的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具体数据十分缺乏,可以想象自蕃唐通婚以来,便有汉族进入西藏,又据《西藏史地大纲》记录了西藏的汉族、其他少数民族的活动:"拉萨住民中藏人最多,汉人在清朝有二千,蒙人一千,尼泊尔人约八百,不丹人约五十。经商者,汉人常有二三千人,包括滇人和川、陕人,还有新疆、蒙古及西伯利亚、印度等地人亦常往来不绝"⒄。1964年以后的人口普查和统计资料才提供了具体数据,并能计算出民族构成。
在现代社会还找不到一个自我封闭的国家或民族,能够实现人口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只有在交往和双向移动中广泛地、深入地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帮助,才有可能加快地区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的发展,实现跨越式的飞跃,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过程中,预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启示与建议
分析、研究和解决西藏人口问题,不能采取孤立的、就事论事的态度和做法,而必须把人口融入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中进行综合性考虑,比如长期的人口萎缩、停滞,既受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制约的同时,又反作用于该制度缓慢发展与长期延续,以致人口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和平解放以后,特别是农奴制度废除以后,仍然是传统经济占统治地位,与之相适应的自然是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它的经济发展所依靠的是人多力量大、人多产量多,因此,鼓励多生多育、倡导人口增殖,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持家庭生活的需要;但当进入现代社会经济时代,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力量大取代了人多力量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取代了"人多产量多",此时的高生育率与人口的过快增长,已威胁到或严重威胁到人口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脱贫致富,"少生孩子多读书","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快致富"等便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西藏由鼓励生育转变为计划生育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西藏广大农牧民10多年来迫切要求计划生育是顺应时代的需要,遗憾的是至今还未得到满足,以致高生育率、高增长率的严峻态势仍在持续,希望有关部门多予关注和加以解决。
西藏社会、经济滞后的实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是现代教育不发达、成人文盲率偏高以及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因为在现代社会只有重视现代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崇尚科学与技术革新,才是最有希望和高瞻远瞩的民族。因此,应在下最大力气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同时,努力办好大学教育及成人职业教育,及时培养出振兴西藏所需的高、中、低各级人才。建议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应把科教兴藏,特别是把"百年树人"工程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优先地位。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育观态和降低高生育率与死亡率,才有可能实现西藏社会、经济腾飞和缩短与东、中部省区的差距。
注:
⑴⑹⑼⑽⒄胡焕庸等,《中国人口地理》(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445-454页。
⑵⑶⑷⑻刘瑞,《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52一58页。
⑸中国日报,民国廿四年2月1日。
⑺孙竞新,《当代中国西藏人口》,中国藏学出版社,l992年35页。
⑾⑿⒁⒀⒂常崇煊,《全国生育节育抽调查报告集(西藏卷)》,中国人口出版社,l993年第41页。
⒀⒂(1989)《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72页。
⒃ (2000)《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