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逛拉萨新城

2001-08-02尕玛多吉

中国西藏 2001年4期
关键词:拉萨市拉萨出租车

尕玛多吉

日新月异的拉萨街道

60年代,一首在全国广为传唱的歌曲《逛新城》,反映了刚刚获得翻身解放的藏族人民,对拉萨这座古城发生巨大变化的欣喜之情。如今,拉萨与当年歌中唱到的"电线杆子行对行,纳金日夜发电忙……"这些简单的变化相比,更是今非昔比。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催生下,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崛起在世界屋脊。拉萨,今天正如其藏语含意"圣地"一样,真正成为藏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老阿爸迷路了!

5年没有到过拉萨的日喀则农民平措,在藏历新年前来拉萨走亲戚,令老阿爸感到难堪的是,过去去亲戚家轻车熟路,今天却颇走了几遭冤枉路,最后还是在多次打听下才找到亲戚家。平措感慨地说:"拉萨发展之快超过了我的想象!"

问路人多起来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变化。

一些年岁大一点的拉萨人都记得,过去拉萨城仅在八廓街周围一带,除此便是杂草丛生的荒地,一到冬季沙尘蔽日,而在夏日雨季又是遍地泥泞。据拉萨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资料显示:和平解放前,拉萨城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万。直到50年代末,拉萨市除了寺庙、官邸有一定的发展外,没有一项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建设与发展。

今年6O岁的藏族老阿妈扎桑的父母,在1959年年西藏民主改革前,还在为拉萨一庄园主当差役,当时全家8口人挤在一间从庄园主那里租来的低矮潮湿的约9平方米的小屋。她说:"相比之下,我们家还不是最糟的,因为当时有许多人就没有房子住,只能露宿街头。"此后拉萨的变化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拉萨的发展就像做梦一样,拿自己来说,从低矮的旧房搬进藏式楼房,最近已是第三次搬家了。

据拉萨市城建部门介绍,和平解放50年来,特别是80年代后,拉萨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投资数十亿元,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要求设计、规划、施工,同时注重保持高原民族特色,新建和改建了20多条道路,对居民住宅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目前拉萨城东、北、西三大新兴城区迅速崛起,城市面积已经发展到52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5万。

牛羊不见了,"的士"满街跑

过去的拉萨街上车辆很少,反倒是牛羊在街上漫步的场面随处可见。有时牛羊站在街道中间一动不动,司机形象地称之为遇上了"红灯"。

这种情况到80年代后就基本消失了。今天,一条条大街宽阔整洁,车如长龙,井然有序。特别是作为都市一大特征的出租车业发展十分迅猛,方便了高原人的出行。"没想到拉萨打的那么方便,站在街头不要一分钟,就可以打上一辆的士。"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勇惊奇地说。

一位曾在拉萨做副食生意的西安人,看到开出租车挺能挣钱,3年前就毅然改行,买了一辆夏利车,在拉萨跑起了"的士"。他告诉记者,近几年,到拉萨旅游的人增加了很多,他们的生意也比较好做,不到一年半,买车的本钱就赚回来了。

据交通部门介绍,拉萨出租车的出现还是近十年的事。80年代初拉萨的城市交通还很不方便,道路多是土路,而且很狭窄,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到80年代中期,拉萨开始有了两条公交线路。进入90年代西藏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拉萨城市交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但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而且加长加宽了,随着西藏的改革开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西藏知名度越来越大,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登山探险,拉萨市的出租车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了。从80年代末只有几辆出租车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200多辆。

许多拉萨人也开起了出租车。索朗就是拉萨市郊的一位农民,两个月前他开始替人开出租车,一天毛收入300多元,一个月可以拿到900多元的工资。他的老板是哲蚌寺下一个小村庄的藏族村民巴桑旺堆,他自己拥有4辆桑塔纳,年收入相当可观,一家的生活水平在全村数一数二。

身在拉萨,坐吃大江南北

令土登记忆犹新的是,20年前拉萨市场上能买到的蔬菜只有萝卜、白菜、土豆等不到10种,屈指可数的餐馆经营着简单的几种菜肴。西藏人每次出门到内地,返藏时总要带回大包小包的蔬菜,送给亲朋好友。

"如今,拉萨也能吃到全国各地的菜肴。拉萨人真是口福不浅。"谈起日趋繁荣的拉萨饮食业,67岁的藏族老人土登更登感慨万千。

一家家饮食店如繁星洒落在拉萨街头,世代以糌粑和牛羊肉为主食的藏民族,今天不仅能吃上各种风味菜肴,也能品尝到鲜虾活蟹的美味。

青年路上熙熙攘攘的夜市,新疆马奶子葡萄晶莹剔透,陕西的肉夹馍香气袭人,成都、广东的鲜虾活蟹令人垂涎……再加上青海的烤羊腿、四川的田螺等,这里简直就象个小型的食品博览会。而在水果摊上,海南的香蕉、成都的雪梨、山西的猕猴桃,以及美国的葡萄、越南的龙眼、新西兰的橘子、泰国的榴连等国内外的各种水果供人们选购。

夜市上,一对青年藏族男女正围着滚烫的火锅津津有味地吃着,看着他们愉快的表情,记者上去与他们攀谈起来。名叫格桑的男子告诉记者:"自己不会做菜,工作又很忙。现在拉萨各种口味的菜肴都有,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大饱口福。"他说,我和妻子都喜欢来这里逛一逛,品尝风味小吃。

据介绍,目前拉萨市拥有上千家饮食店,全市餐饮批零贸易的商家达9OOO多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偏居一隅的西藏也开始融入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商品充足市场兴旺,最高兴的是拉萨市民。自治区卫生厅卓嘎女士高兴地说:"一搞市场经济,拉萨离内地更近了,各种新产品越来越丰富,价格也不断下调,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了。"

高原古城联通世界

今年春节、藏历年期间,高原古城拉萨街头的一间间小"网吧"迎来送往,热闹非凡,许多人在网上发送贺卡或互致问候,畅叙亲情。

记者走进位于布达拉宫东侧的一间网吧,只见几十台电脑前座无虚席,王悦从网上几十张贺卡中挑选了一张有善财童子和倒写"福"字的大红贺卡,再敲上几句温馨的祝福,鼠标轻点,他远在广州的朋友就收到了这份来自雪域的新年祝福。王悦说,一些平时很少联系的同学收到来自西藏的贺卡和电子信件后,都惊奇地打来电话说感到和西藏近在咫尺。

毕业于广东省邮电学校的王悦,两年前选择到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工作,当时是想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一下自己,但事实上,西藏要比想象中好得多。

"上网"、"下载"、"电子邮件"……这些两年前在拉萨还属新鲜的词汇,如今已挂在寻常市民的嘴边。据自治区邮电通信部门负责人介绍,作为祖国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省区,近年来实施了邮电通信适度超前发展战略,各地区相继开通了光缆,基本上实现了县县通电话,并进入长途自动交换网。目前仅拉萨市就有网吧38家。

据自治区档案馆资料记载,1959年,民主改革前,全西藏仅有10门磁石电话,主要集中在拉萨少数达官贵族家中,如今西藏不仅县县通程控电话,很多农牧民家也有了直拨全国各地的程控电话。据悉西藏日喀则、山南等地也正积极筹备开通互联网。

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巴桑旺堆坐在家中,启动电脑,轻轻点击几下鼠标,就能看见来自奥地利科学院查尔斯兰博的电子邮件。巴桑旺堆说:"过去主要是通过到国外讲学与国外同行交流,如今每天都可以用因特网来完成这项工作。"

像巴桑旺堆一样,今天的拉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时向各国朋友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现代通信手段给拉萨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

猜你喜欢

拉萨市拉萨出租车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凭什么
出租车司机不容易!
拉萨土豪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去拉萨不能错过的五件事